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儒生开始参政事

第五节 儒生开始参政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3/12/23 22:13:37

第五节儒生开始参政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汉初期,统治者虽然崇尚黄老思想,标榜清静无为政治,但同时也杂用儒术。其具体表现有两点:一是吸收儒生参政,二是鼓励孝悌力田。

>

>历来的儒生们,多有积极参政意识,汉初的儒生也不例外,而且对西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统治阶级对儒生有益于治国利民的政治主张,一并加以采纳,相互为用,呈现儒道法各家主张杂用局面,虽然主流是道家,但其余各家思想也很活跃,较为自由。特别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将其替代或抹杀,其真理性和现实意义,不管统治者的政治主张如何,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实行。至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已有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儒生遍及各地,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和深厚的浊会基础。儒生参政之后,力倡德治教化,起到转变世风、改易民俗、净化良知等积极作用。是以儒术可使黎民淳厚,兴于礼义,社会稳定,海内殷富。

>

>刘邦虽有帝王才能,但他不读书,不修文学,而且对儒生持有偏见,与儒家的繁文缛节格格不入。许多儒生好为直言,当面揭短,更使刘邦觉得厌恶,甚至对儒生做出下流侮辱行为。在未发迹之前,曾见到客人头戴儒生帽子,伸手将客人帽子摘下,往里撒尿。自为汉王以后,又常骂儒生为竖儒、腐儒,随意贬毁。但是,对某些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尚能言听计从,加以推崇器重,又颇有尊贤雅量。早在人关前夕,郦食其去见刘邦献策,他虽很有胆识,擅长谋略,但因是位穷困落魄的儒生,知名度不高,故而刘邦见到他时,漫不经心,很不礼貌,继续坐在床上,使两名婢女为自己洗脚。郦食其看到此情此景,也很不客气,只是略为拱一拱手,不予叩拜,并以教训的口气责问刘邦:“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乎?”接着,刘邦和他对骂:“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攻秦,何谓助秦?”郦食其紧跟着又以教训的口气说:“必欲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双方经过如此唇枪舌剑对阵之后,刘邦已看出郦食其很有胆识,非等闲之辈可比,后悔骂他是个贱劣如小孩子的儒生,赶忙停止洗脚,起身更衣,请郦食其上坐,表示歉意,愿闻教诲。于是,郦食其先从战国合纵连横经验教训讲起,随后建议刘邦避开攻打秦朝关中要地,夺取关东四通八达、粮草充足的战略要地陈留,并自愿亲往陈留游说县令,使其投降刘邦。若县令不肯归降,可率兵随后攻之,自己为内应。刘邦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遣郦食其人陈留游说,随后率兵至陈留城下,一举夺取了该城,为人关灭秦打下了基础,树立了信心。故而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奖励他帮助扩大势力范围的功劳,成为第一个受到刘邦重用的儒生。

>

>汉王三年(前204)秋,项羽打败汉军,占领荥阳,迫使刘邦退守巩城。荥阳以北的敖仓为秦朝屯粮之所,积粟甚多,项羽夺取荥阳后,不以重兵镇守敖仓,而继续挥师东进。刘邦因数困荥阳、成皋一带,也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屯兵巩城至雒城一线。郦食其见此形势,向刘邦讲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建议打消退守念头,复进兵收取荥阳,食敖仓之粟,扼成皋险要,断太行通道,据飞狐口,守白马津,以成割据之势,令天下望而来归。接着又分析了燕赵齐楚各地形势,自愿往齐说服齐王称藩归汉。刘邦心悦诚服,依计而行,重新收复荥阳,占据敖仓,气势大振,对战胜项羽又多了几分信心和把握。

>

>随着郦食其才能的显露和计策的奏效,刘邦对他也格外尊重和信任,同意他东去说服齐王田广归降。于是,郦食其重任在肩,只身至齐,见齐王田广,历数项羽背约毁盟,失信天下,肆虐施暴,滥杀无辜,嫉贤妒能,贪天之功,为天下之所共弃。盛称刘邦能与天下同利,赏罚分明,士卒乐于效力,贤豪乐于为用,发蜀汉,定三秦,占据关东各险要,已成帝王之势,为天下之所同归。最后,敦请田广速归汉王,以全齐国社稷。否则,齐国危亡立待。田广认为郦食其的话既符合事实,又有道理,立即决定归汉,撤罢兵守战备,与郦食其饮酒祝贺。

>

>郦食其不用一兵一卒,只凭自己的才识和利口,使拥有70余城的泱泱大国归汉,足显儒生威力无穷,不可小视其作用。但是,文武相轻、争名夺利的陋习,往往使许多事情功亏一篑,付诸东流。正当郦食其在齐游说时,大将韩信也率兵东进,欲以武力夺取齐地。途中听到郦食其已说服齐王归顺汉王,欲停兵折返,转战他乡。谋士蒯通对韩信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70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50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这种不顾大局、轻蔑士人的话,与韩信内心想法暗合,随即言听计从,率军渡河,指向齐国,进至临淄城下。齐王田广面对韩信来攻,也不辨黑白,认为是受郦食其的骗了,遂将其杀死,而后弃城逃走。

>

>郦食其的悲剧,是韩信一手促成的,他不仅借齐王的刀将郦食其杀害,而且乘齐王已降不备,将郦食其已到手的功劳夺为已有。汉王虽然得到齐地,却因韩信而丧失齐的民心,齐王田广、齐相田横逃走后,集结残部,与楚联合,同汉为敌,继续使汉军背上沉重包袱。

>

>西汉政权建立后,一些经过楚汉战争洗礼,帮助刘邦定天下的儒生,首先受到重用,并形成西汉政权建章建制的骨干力量,其中最受尊崇者有叔孙通陆贾等人。

>

>叔孙通是汉初通权达变的名儒,秦朝时即拜为博士,并从秦二世虎口逃出。汉王二年(前205),叔孙通率百余名弟子归汉。初到时,因身穿儒服,为刘邦所憎恶。他知道刘邦既然以衣帽取人,便投其所好,改穿刘邦家乡短小的楚服,令刘邦高兴。接着他向刘邦推荐了许多)士士武夫,而不推荐自己的弟子,令弟子们大惑不解,问他是何道理,叔孙通对弟子们说:“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于是,取得了弟子们的谅解,刘邦也很佩服他的见识,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希望他能像后稷辅佐一样帮助自己打天下。

>

>汉王五年二月,刘邦令叔孙通选择吉日良辰,在定陶宣即皇帝位。在庆祝刘邦登基宴会上,群臣借酒争功、醉后狂呼乱舞,拔剑击柱,有如一群乌合之众,令刘邦深以为忧。叔孙通看到刘邦越来越讨厌这种不成体统的场面,便向刘邦建议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刘邦虽然也懂得不同形势下,起用具有不同特长的人,但觉得建立朝仪这件事很难,怀疑叔孙通能否办到。于是,叔孙通又讲述各代礼仪都不一样,因时世人情之变而异,可以参考古礼和秦制而创立汉朝礼仪。最后,刘邦仅答应叔孙通试一试,仍无必成信心。并告诉叔孙通:一定要简单明了,容易掌握,他能做到才行。

推荐阅读:

拴组词|用拴组词全网最全

太组词有哪些?太组词大全(5-300个)

准确的反义词是什么?准确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签: 儒生

更多文章

  • 王莽成功篡汉:小人也能成“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莽

    有道是“大善必有大伪”。在中国的小人史上,伪君子也是一支相当大的队伍。他们往往会小心翼翼地扮面谦谦君子,或忠或孝地混在满朝文武中蒙骗天子,然后觊觎更高的权力。西汉时期的王莽就是其中一个。提到王莽,就得了解一下当时汉朝的情况。众所周知,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朝,其间隔了一个历时18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

  • 汉武帝十万水师平定南越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越

    汉武帝十万水师平定南越内幕云南昆明大观楼诗联下联开头讲:“数千年往事注上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这“汉习楼船”一词,讲的便是汉武帝刘彻,在京城长安(西安)郊南的皇家旅游狩猎场上

  • 第四节 汉景帝刘启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四节

    第四节汉景帝刘启登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汉这些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康,朝中无党派,权力交接很顺利。六月九日,太子刘启登基,尊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太子妃为皇后。皇后无子,太子位暂缺。因为太子暂缺,皇宫又有一场好闹。做完这些事后,汉景帝马上对朝中重臣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礼。他首先拿汉文帝的宠臣张释

  • 汉昭帝刘弗陵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汉武帝为何将他托付给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是怎么

    汉昭帝刘弗陵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汉武帝为何将他托付给霍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民间一直流传着这句话,其实他们不知道,不论是在皇帝还是寻常百姓眼中,家中最小的孩子,总是会更受关注一些的。在豪门世家中,占着一个“嫡”和一个“长”字,就可以在家族中横着走。在皇帝的儿子中,照样

  • 第三节 吕氏前辙 文帝为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吕氏前辙文帝为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勃等人的意见一统一,大臣们便以朝廷的名义向代王发出召旨,请他进京登临皇帝宝座。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以及精心准备,公元前179年,代王刘恒于长安代王府(非宫殿)中接受皇帝尊位。时年23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更是踌躇满志。刘恒打算大作为一番。刘恒8岁被

  • 汉高祖刘邦传位给谁?刘邦的儿子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传位给谁?刘邦的儿子有哪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高祖刘邦传位给谁?刘邦的儿子有哪些?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

  • 汉宣帝陵在哪?汉宣帝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之谜

    汉宣帝陵在哪?汉宣帝死亡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宣帝陵在哪?汉宣帝死亡之谜杜陵之前世还是拜很多宫斗剧(乌龙闯情关),以及那部让很多正常孩子变成脑残孩子的小说《云中歌》所赐,汉宣帝刘询在今天的名头很大,当然很大程度上是不好的名声,不知道西汉王朝的一代雄主,奠定了中国历史上武功第一个极盛时期的

  • 第三节 少年得志的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少年得志的霍去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除了提及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也不得不提,他就是。在这位少年英雄身上,有太多故事和战功,他几乎成为汉朝将领的代表,有必要了解一下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40年-117年),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卫青的外甥,其父是平阳县的一个衙役,后来被

  • 汉安帝刘祜延平元年八月,汉殇帝不幸早夭。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延平

    汉安帝刘祜延平元年八月,汉殇帝不幸早夭。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安帝刘祜是东汉第六位皇帝,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在位19年,享年32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刘祜为何早逝延平元年八月,汉殇帝不幸早夭。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决定迎立清河孝王

  • 代田法的特点是什么?使用代田法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有什么

    代田法的特点是什么?使用代田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代田法的特点是什么?使用代田法有什么作用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代田法是西汉中期农学家赵过所发明并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它的方法是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