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章 再接再厉

第四章 再接再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68 更新时间:2023/12/23 22:09:01

第四章再接再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们经常说,一次战斗的胜利,肯定不排除运气的成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战斗,便陡见奇功,那一定是运气到家了。但是,如果他次次战斗,又次次建功,显然就不能用“运气”给予简单的归结。其实,这一次的战斗,就打出了他的帅才天分。

>

>一个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战斗将军,居然就做到了避实就虚,而且犹如嗅觉灵敏的秃鹰一般,长途奔袭800里,直接就攻击匈奴防守最为薄弱的龙城,没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战无不胜的胆略,是肯定做不到的。

>

>这一次的战斗,大汉其实没有把匈奴打败,仅仅因为卫青痛杀匈奴700人,把匈奴打痛了,也把匈奴人打怒了。公元前128年,匈奴骑兵再次进犯,而且集中兵力攻击辽西。辽西太守壮烈殉国,辽西的驻守汉军也基本被消灭。匈奴人打得性起,也许因为汉军的抵抗力实在太不敢恭维,匈奴骑兵意犹未尽,居然兵锋南转,直至雁门。一支8000人的匈奴骑兵,竟然深入雁门地区,耀武扬威大扫荡。

>

>呵呵,他们居然把自己当成了2000多年后的日本鬼子。

>

>这8000人的匈奴骑兵,运气不大好,他们遇到了卫青。卫青对刘彻的建议就是:抓住战机,以骑兵PK骑兵,主动出击聚歼这股敌人。刘彻批准了他的建议,并命令离雁门最近的李息部队火速出动,拖住这股要不玩吃不完的匈奴大兵。

>

>这一战,李息表现出来了他的顽强与果敢。李息部浴血奋战,以所部3000人阵亡的代价,成功拖住匈奴骑兵,为卫青率领3万骑兵火速赶往驰援,争取了时间。

>

>这一战,3万PK8千,卫青同志和他的部下们再一次砍瓜切菜,砍得那个酣畅淋漓。卫青再次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又见功勋。

>

>这一仗,匈奴骑兵有6000人的脑袋,被割了下来。这一战,也是自大汉开国以来,与匈奴PK斩首最多的一次战斗。

>

>这一战,打出了大汉精神,也让刘彻看到了曙光。

>

>这个曙光,就是战胜匈奴。与匈奴相比,其军事力量还是要薄弱很多。但是,刘彻,也包括卫青等一大批汉朝的将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战胜匈奴的方法。避实就虚,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在武帝刘彻的眼里,能够贯彻执行这一光辉思想的人选,唯有卫青无疑。

>

>这个人选的选择,肯定不带有任何裙带关系的考虑。卫青尽管不具有飞将军那般百步穿杨的神勇,但却具有穿越时光的战略眼光。

>

>也只有拥有如此眼光的将军,才可能是大汉汉军的军魂。

>

>大汉的反击,显然令匈奴帝国异常恼怒。原来的软柿子,居然没有征兆就硬了起来,甚至连报告都没有打,竟然就吃掉了他的8000人骑兵。这对强悍的匈奴来说,无疑就是奇耻大辱。他们当然要捞回这一脸面,于是再一次出动大军,于公元前127年,悍然进攻上谷渔阳一线。

>

>唉,这匈奴的同志,有点不爱动脑筋。每一次他们大规模抢劫,汉军都是仓促集结,总是还没有赶到他们的抢劫地,匈奴的大军早已经无踪无影。他们以为,这一次大汉军队,依然也会在上谷渔阳一线集结。殊不知,这一次,刘彻同志不想在东线集结,这小人家要玩一次以前从未玩过的新奇玩意儿。他命令卫青从西线的云中出发,进攻河套草原。

>

>匈奴的大军都到东边抢劫去了,西边就相对薄弱。

>

>是怎么说的?

>

>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

>对,打的就是敌人软肋。

>

>这一次,卫青同志再次发扬了长途奔袭的革命精神,又一次大胆穿插,居然就奔到了匈奴的背后,并顺势夺取了石门水、高阙两个要隘,切断敌人的后路,然后由北向南,从匈奴的屁股后面杀过来。

>

>呵呵,杀猪杀屁股,还真实各有门道。

>

>这一杀,匈奴的同志显然猝不及防。大汉朝在南面啊,它的骑兵居然从北面杀了过来,而且,还一路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匈奴的同志,除了喊爹叫吗之外,就只有举手头像的份儿了,当然,被砍了脑壳的除外。河套草原就此落入大汉之手。

>

>这是一次决定性的战争,因为,它成为汉匈战争的一个重要拐点。从此之后,在汉匈PK的战争中,大汉军队从场场失利,变成了仗仗胜利。道理非常简单,大汉皇朝随即发动了10多万民夫,修筑长城和营垒,设立郡县,并屯兵10万,而且,还成为大汉军队北上和反击匈奴的主要阵地。

>

>为了夺回河套草原,从公元前127-124年,匈奴发动了N次战役,都被卫青率部击退。就此,大汉皇朝也终于在河套草原扎根,此地丰美的水草以及丰厚的战马储量,也成为大汉骑兵的主要来源地。战争的天平,也从此朝大汉皇朝倾斜。

推荐阅读:

准确的反义词是什么?准确的近义词是什么?

【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什么?【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

繁华的反义词是什么?繁华的近义词是什么?繁华的意思是什么?

标签: 第四章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邦并不是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市井无赖

    历史上刘邦并不是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迁的《史记》中,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狎侮」人,且「好酒及色」,做了亭长,还常常装神弄鬼赊欠酒钱;大臣高起、王陵直言「陛下慢而侮人」。看上去,刘邦不仅是个傲慢无礼的家伙,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司马迁是个受刑罚的中书

  • 吕后简介:实行皇帝制度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一个

    吕后简介:实行皇帝制度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后简介:吕雉,汉高祖刘邦原配妻子吕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

  • 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怎样骗财骗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相如

    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怎样骗财骗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那个传诵千古的美丽爱情故事的真相是:司马相如深信卓文君受不了穷一定会主动提出回临邛逼其父出血;司马相如深信卓文君之父总受不了丢人一定会极不情愿地出血。所以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之前已经有了劫财的准备。西汉两司马,太史公司马迁以及大

  • 大王不备甜酒门客从细节看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门客

    大王不备甜酒门客从细节看出了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杯甜酒,算不上有多贵重,但寻常之物,却也透着主人的真实心意。智慧的门客,自然是见微知著,能从细节看出自己何时应该退出。汉朝时,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多才多艺,喜欢诗书,曾和儒生鲁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到当时知名的儒家学者浮丘伯门下学

  • 西汉的飞将军李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飞将军

    西汉的飞将军李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的飞将军李广: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纵横沙场约40年,最终不但没有封侯,反而含恨自杀。飞将军李广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就连王勃在他的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中也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

  • 古人怎样做饭?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灶台

    古人怎样做饭?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人怎样做饭?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炉灶的出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释名·释宫室》说:「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说:「灶者,生养之本。」灶同火膛相比,密闭性能更好,更能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源。汉代盛行着「以生事死」的

  • 女性内衣命名始自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女性内衣命名始自汉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女性内衣命名始自汉朝从现有资料来看,为女性内衣命名始自汉朝。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而唐朝女性的“以肥为美”,所追求的并非肥胖。而是丰满,也就决定了美丽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样穿吊带的“心衣”,于是,唐代

  • 汉武帝建立慰安妇制度真实内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建立慰安妇制度真实内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创立营妓制度,让青楼女子作为慰安妇为军人服务,体现出雄才大略的皇帝善解人意,关心士卒性苦闷的仁慈心肠。慰安妇制度始创于汉武帝,这是真的吗?近代,我国涉及古代青楼女子的性学历史著作,大致都沿用营妓始自汉代的记载,究其出处,均系引自王书奴《中

  • 东汉历史常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

    东汉历史常识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光武中兴刘秀当上皇帝以后,便镇压和收编各地的农民起义队伍,削平割据势力,经过近十年的奋战,统一了全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减轻赋税,精简地方机构,惩治贪官污吏。在刘秀统治的这一时期,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

  • 刘邦的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

    刘邦的戚夫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戚夫人(?-前194年),又称戚姬,戚姓,名字不详。出身秦末定陶(今山东定陶),随刘邦征战了4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刘邦死后,吕后立即着手残害戚夫人,先暗杀其子赵王如意,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烂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哑药再将其丢进厕所里,称之为人彘,数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