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知识:汉朝的巡视制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学小知识:汉朝的巡视制度
巡视作为一种与监察相联系的制度,是在汉代以后开始正式实施的。具体来说,就是汉武帝时期。
巡视在我国历史上起源很早,当然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有人说可能是在我国文明起源的初期就已经有了,或者说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我觉得把它作为一种萌芽看待是可以的,比如说在商周时期,天子巡守或者中央一些高官到地方去巡查,这种情况都有。但是如果说把巡视作为一种制度化,作为一种与监察相联系的一种制度,我认为是在汉代以后开始正式实施的。具体来说,就是汉武帝时期。
历史上巡视制度拉下的高官就非常多了,我不举某一个人的例子,我举具体某一次。比如说在武则天时期,她设立了一个右御史台,她定期派监察官去巡查。当时每一道查处的官吏,多的2000多人,少的1000多人。东汉顺帝时期,派出了八史出去巡视。据我一个同事的研究,他说在豫州有八个郡国,其中有两个地方的高官就遭到了弹劾,占33%。还有鄞州有8个郡国,有3个地方的长官被弹劾,占刺史所巡查高官比例的38%,就是一次巡视就超过了30%多的官吏被弹劾。可见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力度是非常之大的。
从汉武帝开始设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制度的设立也就是把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委派刺史到13个监察区进行监察。早期的刺史是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而且他只是代表中央进行特别专项的一种视察,汉代叫做六条问事,只问查这六条。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但它也反映了我国的巡视制度从这个时期正式开始了。
推荐阅读:
慌张的反义词是什么
燧人氏简介燧人氏第一个字怎么读?
用渐渐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