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六章 青出于蓝

第六章 青出于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59 更新时间:2024/1/3 0:29:15

第六章青出于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一次,不是匈奴人出击了,而是大汉军队出击了。这就是公元前124年著名的漠南之战。河套草原的收复,直接暴露在大汉眼皮底下的,是匈奴右贤王部。右贤王是匈奴汗国极为重要支柱,因为他拥有匈奴最为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打掉右贤王,匈奴就失去了半边天了。

>

>那一年,命李息、张次公出击右北平,目的却是牵制左贤王军队。率主力部队再次长途奔袭。我的天啊,又是长途奔袭,出塞700里,直接扑进右贤王大营。

>

>一般来说,军事上的长途奔袭,肯定就是轻车简从。但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卫青的这次出征,他居然带有大量的战车。真的无法想象,带着大量战车长途奔袭700路,竟然不被敌人发现,他是怎样做到的?但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他就是做到了。

>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冒险行为。但是,我可以坚信的是,以卫青谨慎的性格和低调的为人,在冒险之前,他一定做足了功课。从行动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有充分的把握,把他的战车神鬼不知地,放在敌人的屁股后面。

>

>卫青之所以一定要带着他的大量战车跟随,是他的战车具有超强的杀伤力,他的战车都配有精良的弓弩,其弩箭快速的发射和强劲的射程,远远高于匈奴人的马弓。这是卫青的精明之处,在着力打造精锐骑兵的同时,依然吸收汉军本就具有的兵车优势。

>

>这一次的战斗,卫青就以战车作为移动堡垒,阻绝右贤王的退路。这是卫青发明的著名的战车固阵,当匈奴骑兵蜂拥而至,合力冲击的时候,汉军快速而密集的弩箭,成为大面积杀伤匈奴骑兵的致命武器,也成功地阻截了亡命逃窜的匈奴骑兵。

>

>同时,在卫青的骑兵队伍中,还有轻重骑兵的分布与配合。当卫青布置好战车固阵以阻截匈奴退路之后,又用重装骑兵从中央突破。从天而降的大汉骑兵,令还在海喝猛吃的右贤王惊慌失措,措手不及之间即仓促上阵,当即被大汉重装骑兵砍了一个屁滚尿流。

>

>好不容易组织队伍反扑,却又遭遇汉军轻骑兵左右包抄,迅疾切断匈奴骑兵队形,将不识兵,兵也找不到将,恐惧加慌乱,匈奴王庭瞬间崩溃……不需要任何人指挥,慌了神的匈奴人疯狂地朝着汉军战车固阵奔来,天啦,好一场被汉军强劲快速的弩箭射杀。

>

>汉军狙击手高兴得不得了,这可是你们自己撞上来的,可别怨俺——箭无虚发。

>

>著名的立体战法,居然在我2000多年前的大汉朝,就被卫青发明并运用。

>

>N多年来,卫青的这一战法,都是匈奴同志的噩梦。

>

>这一战,也是我中华民族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之一,汉军3万,而且还是长途奔袭,将吃香喝足精神饱满的匈奴右贤王部,打得四散奔窜,斩首万余人,俘获1.5万人,牛羊马畜近百万。这一回,大汉皇朝赚肥了呢。从此之后,统一的匈奴汗国被成功切割,河西走廊因此与匈奴本部王庭断绝联系,右贤王残部也被迫北迁。匈奴对大汉发动大规模侵扰也从此加大,抢劫犯罪的成本也加大了N多。

>

>有史以来,这是大汉对匈作战中,最为丰盛的一场胜利。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刘彻的那个兴奋啊,当即就派使者去到卫青军中宣布:拜卫青为大将军,统率全军。

>

>这一个时间段,应该是骑奴出生的卫青,人生最为辉煌的时间段。

>

>在这个时间段里,卫青收获了爱情,他迎娶了汉武帝的姐姐。

>

>战争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卓有成效的教官。如同日本鬼子打了进来,尽管我们当时的科技水平非常的落后,但我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依然可以发明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打得趾高气扬的小日本抱头鼠窜。

>

>同样的道理,当抢劫犯匈奴的同志也被卫青打得屁滚尿流的时候,他们居然也学到了对付正义的方法。漠南惨败后,匈奴一改大规模侵扰汉境的方式,以小部队骚扰的方式蹂躏我大汉边境村庄,叼一口即走。公元前123年,卫青组织了10万大军出河套直扑匈奴单于王庭。但是这一次匈奴学乖了。他们不在用大兵团阻截,而是且战且退,有组织的抵抗,也是有组织的撤退。

>

>这令卫青大为光火。为了捕捉匈奴主力,其前锋盲目冒进,3000汉军被消灭,主将赵信被俘投降。这样的战斗,令汉武帝刘彻非常不爽。

>

>但是,刘彻却收到另外的一份惊喜。

>

>这个惊喜,是。

>

>霍去病可以来到这个世界上,基本上与卫青如出一辙。稍微有一点儿不同的是,卫青是老妈的私生子,霍去病是这个老妈女儿的私生子。而且,他们各自父母偷情的地点,居然是同一个地方,都在平阳公主的府中;更要命的是,他们各自母亲偷情时候的身份居然一样,都是平阳公主的服务员(女奴)。

>

>当然,他们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卫青的老爸姓郑,而且事后没有推卸责任,尽管不尽人意,但至少愿意收养卫青;霍去病的老爸当然姓霍,但是,也许出于不要破坏原本家庭等等原因,他老人家坚定不移地否认霍去病是他披星戴月辛勤耕耘的劳动成果。

>

>这样的产品,因为没有出产的标签,显然不能在市场上堂而皇之的流通。没办法,卫青一家只能偷偷地干活,捂着抚养。好在,他们家经常产出不贴标签的产品——至少经验丰富嘛。

>

>呵呵,平阳公主的府邸,竟然是卫青家族的爱情圣地。

>

>卫青的老妈偷情,是在这里;卫青的姐姐卫少儿偷爱,也是在这里;包括刘彻与一见钟情,居然还是在这里;更要命的是,卫青获得平阳公主的放心,竟同样在这里。

>

>福地吧?

>

>这似乎就预测了,无论卫青还是霍去病,天生就有好运气。因为卫青的姐姐、霍去病的姨妈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霍去病的妈妈卫少儿也就有了好的归宿。但是,霍去病没有跟着他的妈妈,而是跟了舅舅卫青。于是,这小人家在卫青的调教下,也在众位亲人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

>据说,霍去病这名字就是刘彻取的。那一天,还是孩儿的他跟着舅舅进宫看望姨妈,却正好赶上刘彻生病了。说来奇怪,当还在床上静养的刘彻,看见这小小人儿欢蹦乱跳地跑进宫里的时候,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轻快了很多,那个头疼脑热鼻子不通的难受,居然一扫而空。

>

>一高兴,他就“曰”:朕瞧见这小儿来了,病就去了。

>

>于是,霍去病的名号也就出来了。

>

>刘彻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他随随便便叫出的一个名字,在不远的将来,居然响彻云霄,2000多年来,都是人们无法逾越的丰碑。

>

>卫青在公元前123年的这一次出征,其实与以往的出征没有什么不同,他所使用的战法,也与过去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这次多带了一个人出征,这个人,就是霍去病。

>

>霍去病16岁了,刘彻为他安排了工作,当自己的随从。那一天,霍去病18岁了,刘彻突发奇想,让霍去病到军中实习,在他舅舅卫青的羽翼下,接受艰苦卓越的锻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人想到,霍去病的这次实习,为这一次卫青本是非常难看的战斗业绩,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

>因为,这一次的战斗,卫青让霍去病干了一个特种部队的指挥官(票姚校尉),统领800轻骑。从这一职务和所领导的人数马匹来看,这就是一支机动队伍,或者,说得更为直接一点儿,就是领导的护卫队伍。总之,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需要直接与敌人砍杀的。

>

>但是,霍去病不这么想。

>

>当时,卫青对各路将军都分派了迅疾寻找匈奴主力的任务,唯独没有给霍去病安排任务。其实,我们今天的人一定都会明白,卫青在保护霍去病。毕竟,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参加战斗,肯定经验不足;有毕竟,这是战争,战争的结果,无可争议地就是要死人的,卫青在希望可以培养霍去病的同时,也肯定不希望霍去病死。

>

>俗话说得好,初生牛犊不怕虎,舅舅不分派工作,咱们自己找工作。他连招呼都没有打,拉上他的800个兄弟,呼啦啦找工作去了。

>

>当卫青回过神来的时候,霍去病和他的兄弟们,早已经无踪无影了。

>

>当所有队伍都一无所获地回来之后,唯有霍去病没有回来。

>

>卫青那个急啊。

>

>霍去病恐怕就是为这沙漠而生的,天生的嗅觉灵敏。当赵信苏建部遭遇匈奴主力并杀得天昏地暗的时候,霍去病正带着他的800骑长途奔袭,同样的大胆穿插,这小人家居然就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

>这是所有匈奴人都不会想到汉军可以到达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匈奴的王庭。霍去病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是月明星稀的时光,他依稀感觉这里是一片庞大的军营,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营,只是命令手下人偷偷地干活,不得发出声响。目标,是那座最大而且灯火通明营帐。

>

>他冲了进去,他的800兄弟也都冲了进去。

>

>他冲进去的目的,肯定不是跳舞,他是挥刀乱砍,照着那个坐在最高也是最豪华椅子上的男人一阵疯砍。其他的兄弟们当然有样学样,同样地,见人就杀,杀无赦。

>

>匈奴人却炸了锅,除了喊爹叫吗之外,就是疯狂逃窜,他们以为汉军主力杀到。

>

>跑吧,汉军主力杀到。

>

>不跑就是死翘翘。

>

>殊不知,跑,丢魂似的狂跑,更是死翘翘。

>

>历史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的失败,其实是自己的恐惧造成的。如同这次一样,匈奴人不仅自己狂逃,还帮着霍去病踩死自己的同胞。

>

>这可不是做样子,是不要命的狂踩。

>

>不把自己人踩死,绝不收腿。

>

>就在卫青将要崩溃的时候,霍去病回来了。他当然不是仅仅只有800骑回来,他还带回了大量的血淋淋的匈奴人头,以及垂头丧气的大队俘虏。一审问,俘虏中,居然有一个是伊稚斜单于的叔叔、另一个是相国;而且,还在霍去病挥刀乱砍的时候,一不留神竟然把伊稚斜单于的堂爷爷砍成了两半截。

>

>卫青大喜过望。

>

>至少,业绩好看了嘛。

>

>还至少,刘彻的那张脸,一定不会太难看了嘛。

推荐阅读: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谁拼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他的名字怎么读

气势磅礴的意思是什么?

萦绕的意思

标签: 青出于蓝

更多文章

  • 馆陶公主两个儿子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馆陶

    馆陶公主两个儿子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馆陶公主两个儿子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馆陶公主是汉初第一位受盛宠而权势滔天的公主,因为投了个好胎,对她而言地位、权势和钱财都唾手可得。对于汉文帝和窦太后而言,她是唯一的嫡女,对于汉景帝而言她是唯一的同母姐姐,再加上她是汉武帝的姑姑,馆

  • 刘邦八个儿子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刘邦八个儿子的命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齐王刘肥险些被杀,但结局完好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刘邦尚未结婚的时候与曹氏相好,生下刘肥。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刘肥他妈死的早,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觉得应该补偿他一些,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所以,没尽过父亲职责的刘邦对这

  • 汉昭帝刘弗陵的情史 刘弗陵的爱情故事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爱情故事

    汉昭帝刘弗陵的情史刘弗陵的爱情故事揭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刘弗陵的爱情几乎可以讲是没有的,上官小妹是刘弗陵的皇后,可惜刘弗陵不爱她,只把她当做小妹妹,下面我们来看看刘弗陵。导读:皇后或太后先找一个机灵的宫女,美其名曰试婚格格,帮自己的宝贝公主去试试驸马。女官又称内官、宫官,俗称女太监,

  • 司马迁——真正的猛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猛士

    司马迁——真正的猛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迁祖上曾经辉煌过,到了父亲司马谈的时候,就做了太史公,为国家记录历史。司马迁记录父亲:“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不可谓不博学,司马迁自然继承了父亲的学术习惯: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

  • 高祖斩白蛇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祖

    高祖斩白蛇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高祖斩白蛇的故事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是一个著名传说。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郦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高祖估计等到了郦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高祖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

  • 陈平传:足智多谋的一代传奇帝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足智多谋

    陈平传:足智多谋的一代传奇帝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足智多谋,用奇计辅佐夺得天下。陈平和都可以被称做是一代帝王师,通过自己的智谋屡次帮助刘邦度过难关,是刘邦可以倚靠的智囊团。但是后世在评价二人时常有不同的说法,突出陈平的是一个“奇”字。做人奇,处事奇,计谋更奇,所以我们说

  • 以身体换和平:美艳王昭君的无奈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美艳

    以身体换和平:美艳王昭君的无奈选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以身体换和平:美艳王昭君的无奈选择我又看见了那个奥秘的女性,正在塞外穹形的帐房外低首。最终一抹落日落在了她的双肩,她微张的目光回眸时,马上迷醉了整个草原。青草无边,向远方铺排而去。大地一片碧绿。她移步来到离帐房不远的湖边,空气中的细微颗粒

  • 新朝大事记:一篇文章读懂新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事记

    新朝大事记:一篇文章读懂新朝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新帝(公元前46年~公元23年)在位时间:公元8年~公元23年曾用年号:始建国、地皇谥号:无庙号:无安葬地:不详公元前48年,去世,汉元帝即位,生母王政君升任皇太后,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

  • 东汉帝后陵寝之汉殇帝刘隆康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陵寝

    东汉帝后陵寝之汉殇帝刘隆康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史料中有关康陵的记载《东汉观记》载:“孝殇皇帝讳隆,和帝之少子也。和帝皇子数十,生者辄夭,故殇帝养于民。元兴元年十二月,和帝崩。是日仓卒,殇帝时生百余日,乃立以为皇太子。其夜即位,尊皇后邓氏为皇太后。帝在襁褓,太后临朝。殇帝诏省荏弱平簟。延

  • 刘邦血洗功臣,为何此人却能寿终正寝,还清除了吕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寿终正寝

    刘邦血洗功臣,为何此人却能寿终正寝,还清除了吕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开国诛功臣的皇帝中,刘邦算是比较有名的了。皇位只有一个,开拓者既要担心臣子功高震主威胁自己吗,更害怕自己先功臣而去,继任者无法驾驭老臣。在汉王朝初期,刘邦封了七个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淮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