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的建立:六王毕 四海一

大秦帝国的建立:六王毕 四海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4

大秦帝国的建立:六王毕四海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灭六国,天下一统

>■确立皇帝名号

>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各代秦王都礼贤下士、励精图治。由此,秦国渐渐具备了统一六国的经济、政治基础。而其他六国彼此倾轧,不能一心抗秦,更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他运筹帷幄,很快平定内乱、铲除了异己势力吕不韦,总揽大权。后经数年的部署和征战,公元前221年,他终于尽灭六国、统一天下,自春秋以来持续了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局面终于结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建立。而秦之所以能灭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原因是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现在天下统一了,秦始皇让丞相、御史发布命令,说明他扫荡六国、统一天下的理由,其实是为秦国的武力征服做一个总结,让天下人相信,秦国发动那场持续16年之久的战争,是迫不得已,责任在六国,而不在秦国。其内容大致如下:

>

>韩国,韩王本来已经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却与赵国、魏国合纵叛秦,所以兴兵讨伐之。

>

>赵国,赵王派丞相李牧来与秦国结盟,于是秦国归还赵国人质。但赵国转过身来就撕毁盟约,反攻太原郡,不得不兴兵诛灭之。赵公子嘉不奉秦命,自立为代王,也举兵消灭之。

>

>魏国,魏王也答应臣服秦国,竟悄悄与韩国、赵国谋划,企图偷袭秦国,所以兴兵破大梁。

>

>楚国,荆王本来已经献地入秦,转而背叛盟约,出兵攻我南郡,所以也发兵征讨之,攻灭其国。

>

>燕国,燕王昏乱,竟敢让太子丹荆轲来刺秦王,也兴兵诛灭之。

>

>齐国,齐王采纳后胜的计谋,与秦国绝交,意图作乱,不能不兴兵消灭之,收平其地。

>

>这道命令还有一个内容,秦始皇说:“寡人以渺渺微小的身躯,兴兵诛暴乱,天下大定,若不变更名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各位爱卿,我该用什么名号?”

>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这三个官职在汉朝演变成为三公)说:“过去三皇五帝,地方不过千里,外夷不相宾服,诸侯不受节制。现在陛下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统一,此等盛事自古没有,三皇五帝不及。臣等与众博士官商量,一致认为,古时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是人最尊贵的名号,大王就称‘泰皇’。大王发布的口头命令叫‘制’,大王发布的书面文告叫‘诏’,大王自称朕。”

>

>秦始皇以极度的信心说:“去掉泰字,保留皇字,采上古帝位号,称‘皇帝’。其他按你们说的办。”秦庄襄王被追尊为太上皇。

>

>这就是秦始皇高明的地方,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亲自确定皇帝名号,站得高,看得远,所以结论不同。他的创造性是符合数学逻辑的。

>

>用人者自己不够高明,如何能够统帅天下人才?齐桓公管仲成就霸业,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概因为他们博大的胸襟和高明的见识,所以能发现大才,任用大才。

>

>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所下的第一道命令是:“朕听说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了才为谥。子议父,臣议君,朕可不想这样。从今往后,废除谥法。朕是第一个皇帝,就称始皇帝,后世累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二世胡亥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秦始皇反对“子议父,臣议君”,显然跟儒家思想有关系。

>

>就这样,秦始皇迈出了帝制谋略的第一步,中国从此走入帝制时代,延续了2132年,对中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他确立皇帝这个名号,表明自己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也显示出他对自己的极度自信,为后面的极度自负画出一条轨迹来。

>

>确立皇帝名号的谋略意义在于:1.先从称谓上把皇帝神圣化,他不是凡人,所以拥有无上权力,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命曰制,令曰诏,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确定皇帝的独裁地位不可动摇,也不容侵犯,连神权都不能约束;2.废除谥法,不准臣议君、子议父,加强皇帝的神圣性与权威性,也就加强了皇帝的独裁统治;3.皇帝这个位子,只能在皇帝家族中传承,二世三世,至于万世。这个谋略后来被刘邦进一步细化,“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

>齐国人邹衍曾创建了一套阴阳五行相始终的哲学观。秦始皇以周朝为火德,水能灭火,所以秦为水德,以十月作为每年的开始(阴阳五行观念认为冬天水旺,十月为亥月,水之首。大自然的规律则是冬天为枯水季节,两者并不相同),衣服旌旗都用黑色,黄河改名叫德水。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加载到朝代更替上面,构成一个循环状态,黄帝为土德,夏朝为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为火德,秦朝为水德,汉朝又为土德,一个克一个,代代更替,循环无穷。

>

>水在北方,属于黑色,在数字上为六,所以秦帝国以六为数,符和冠都为六寸长(符和冠是权力身份的象征),车辆六尺宽,皇帝乘六马,六尺为一步(长度单位)。收天下兵器,铸为12金人,分天下为36郡(后来增加为44郡),徙天下豪富12万家居咸阳,似乎都跟六相关联。写成于周代的书籍就对数字六和十二有丰富的哲学认识,而甲骨文则完整记载了六十天干地支表,这表明中国人对数字六和十二的认识,其实远远早于秦王朝。

>

>水属阴,主刑杀,于是秦始皇急法刻削,也不大赦天下,搞得人民怨声载道,指责他刚毅暴戾,刻薄寡恩。

>

>这些跟阴阳五行相关的治政思想,在200余年的时间里,经过一系列演变,加入别的元素,综合成为皇帝、天子、龙种等神学思想,证明皇帝的权力得自于天,臣民只能服从,不能反对。这成为帝王统治谋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深入人心。

>

>■全面推行郡县制

>

>丞相王绾又建议说:“今天下初定,燕、齐、楚太远,若不分置诸侯王,难以管理。请立诸子为王,管辖边地。”

>

>秦始皇让大臣讨论,都表示赞同。唯独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姓为诸侯,他们的后人却与周王越来越疏远,代代攻伐,相互诛灭,形同仇人,连周天子也不能禁止。现在全靠陛下英明神武,海内才实现统一。王子和功臣有税收做赏赐,而无独立地盘做根基,这才是天下的安宁之术。若分封诸侯,各自独立,就很难控制了。”

>

>秦始皇说:“天下战斗不休,就是因为诸侯。靠了祖先神灵保佑,我们才平定天下。若再立诸侯,埋下隐患,要想天下宁息,岂不困难!廷尉说得对。”群臣暂无异议。

>

>于是天下分为36郡,郡守乃地方最高长官。周朝的制度是,天子辖区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县比郡地位高,所以《左传》说:“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到了秦始皇这里,正式确定国、郡、县三级行政制度,沿袭至今。

>

>八年之后,群臣百官又为是否分封诸侯展开讨论。

>

>那是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阳宫中,70名博士官前来给秦始皇祝寿。博士官首领、仆射周青臣拍马屁说:“以前秦地不过千里,靠陛下神明英武,平定海内,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取消诸侯王,设立郡县制,天下太平,人人安乐,也没有战争隐患,这样的政治功绩,完全可以传之万世。自上古以来,三皇五帝,都不及陛下啊。”听到这话,秦始皇乐了。

>

>博士是战国就有的官职,掌通古今。秦汉之际,博士的级别跟后来的从七品相当,各级官职都有仆射为其首长。周青臣是博士仆射,有学问,通晓古今,也是一个马屁精,缺少名臣气量。叔孙通也是博士,可能当时还归他管,却比他高明得多,所以才有机会活到汉朝,为刘邦制定汉家天子的威严。

>

>博士官淳于越站出来驳斥说:“我听说商王、周王的天下都延续了千年,因为他们分封子弟功臣,作为王朝的枝辅。现在陛下有海内,但子弟都是普通人,朝廷郡县有大臣,而无骨肉血亲,一旦有事,谁来相救?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这种事还不曾听过。周青臣当面奉承陛下,加重陛下的过错,非忠臣所为。”

>

>秦始皇让百官讨论。

>

>丞相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政策各有不同,因为时代变了。今陛下开创大业,建立万世功勋,这不是迂腐儒者所能懂的。淳于越说的是三代旧事,哪里值得相仿!”

>

>李斯这一通话,由反对分封而起,本来不过是一个政见分歧,结果竟引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化大灾难——“焚书”,后一年又发生“坑儒”事件。

>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曰:“可。”书被焚了,从此群臣再不敢提分封这事。

>

>李斯坚持郡县制,正好迎合了秦始皇的独裁口味。分封与独裁不相并立,又为动乱之本源,所以秦始皇不喜欢。春秋、战国几百年混战,根源就在分封,现实的经验迫使秦始皇寻找新的国家模式。周青臣表面赞扬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未必真的看懂了秦始皇的谋略意图。李斯深刻洞察了时代变化,也懂得秦始皇的想法,因此能大胆探索新的国家制度。正是因为他与秦始皇的国家谋略高度同步,所以才能从一个小小郎官,平步青云至丞相宝座。他靠的不是巴结,而是以真本事为基石的衷心迎合。秦始皇需要这样的人才。从商鞅、司马错、韩非到李斯,法家人物似乎最具务实态度和变革精神。

>

>分封导致分裂,所以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秦国建朝15年而亡,最突出的政治遗产,就是为古代中国奠定了以郡县制为主,而允许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国家模式。

>

>■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官僚制

>

>秦始皇设置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官僚制度,其谋略目的在于,既强化皇帝的绝对独裁地位,又保证国家的行政效率。在秦始皇之前,秦国的丞相权力很大,几乎包揽了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大权,魏冉、吕不韦都是这样。

>

>《韩非子》仔细讨论过大臣权力过重而威胁君主安全的道理,秦始皇读了他的书,肯定受到发,所以他把相权一分为三,丞相管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三者独立,互不统属。虽然名义上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但权力很大,负责监察包括丞相在内的所有官员和百姓,地位基本上与丞相平等。后世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

>

>三公以下,有所谓的九卿。他们分别是:

>

>奉常,掌祭祀与礼仪。

>

>宗正,掌皇室成员的各种事务。

>

>太仆,掌皇帝车马及交通。

>

>廷尉,掌国家司法工作。

>

>少府,掌皇室收支与皇家用品制造。

>

>郎中令,掌皇帝侍从及宫殿门户。

>

>卫尉,掌宫门警卫。

>

>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与税收。

>

>此外还设博士官,多达70人,便于皇帝随时咨询。

>

>皇帝在第一层,三公在第二层,九卿在第三层,构成一个权力金字塔。

>

>郡县也各有主事官吏。官吏的俸禄分别为万石、2000石、800石、600石、400石、200石、100石不等。万石、二千石是高级官品,与三公九卿及郡守相应,仿佛今日的省部级以上。县令一般600石。

>

>整个社会可分为皇帝、官僚、百姓(黔首)三个等级。由于官吏掌握着各种特权,做官就成为古代中国最普遍的人生追求。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以儆效尤

冈村宁次怎么死的?

砚台简介

标签: 帝国

更多文章

  • 孟姜女哭倒长城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城

    孟姜女哭倒长城了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朋友们,你一定知道长城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也是中国的一大象征。说起长城,还有一个好凄凉的传说,那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但这么雄伟壮观的长城,真的被孟姜女哭倒过吗?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好凄凉的传说!相传秦始皇年间,万喜

  • 鲜为人知的秘密: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鲜为人知

    鲜为人知的秘密: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岁开始营建,前后38年时间动用数十万人力。“从秦始皇陵建设工程总体上看,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秦陵可说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曾参加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田野考古发掘

  • 秦二世胡亥:统治残暴自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残暴

    秦二世胡亥:统治残暴自杀而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二世胡亥: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胡亥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

  • 秦朝法律多严密?从个人到牛马,从国家到家庭,都严密执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严密

    秦朝法律多严密?从个人到牛马,从国家到家庭,都严密执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透过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尘埃,秦王朝留下的苛政符号,随着秦简的发掘有了另一层解读秦代法、律、令较完善,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于是秦代官吏慎遵职守,凡事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秦律调整的范围遍及国家、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达到了十

  • 第7节 长公主:女性版的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不韦

    第7节长公主:女性版的吕不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口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阳公主曰:“用无子故废耳。”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刘嫖,在当时她还有另一个名称:窦太主。那是因为

  • 解读: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胜吴广

    解读: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陈胜自己解释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这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打他的旗号。陈胜、吴广发动的是农

  • 第六章 文景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景之治

    第六章文景之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代王即位前景多艰——汉文帝在艰难中起步刘恒是刘邦的儿子。他的母亲薄姬,自从刘恒出世之后,就过着被冷落的日子。刘邦晚年,后宫争宠之风愈炽,那些曾经得宠的妃子,后来都遭吕后幽禁,并施以各种残虐的手段。薄姬一贯安分守己,又不是受宠的妃子,终算死里逃生,没有遭到

  •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改革旧制及便利交通的举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统一。从此,“大一统”就由一种观念变为现实。而“大一统”的观念,又在新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秦始皇的“大一统”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西进攻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进

    西进攻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战略失误,攻秦受挫临时政府建立以后,陈胜并没有停留,而是马上派他的亲密战友吴广,督率诸将向西击秦,沿鸿沟北上荥阳,拟从函谷关入秦。咸阳的东部屏障是三川郡,所以秦始皇派李斯的长子李由镇守三川郡,李由是秦始皇的女婿,李斯则是和他并肩战斗了三十年的第一助手,值得信赖。地

  • 被历代王朝所仿效的秦朝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官制

    被历代王朝所仿效的秦朝官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被历代王朝所仿效的秦朝官制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秦之中央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下,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