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色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黄色计划简介

黄色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黄色计划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4/1/20 23:45:17

二战时,德军成功地突袭波兰后准备进攻法国,并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然而情报泄密,但就是这份泄密的绝密情报成为德国牵着英法鼻子走的“辔绳”,因为德国就势成功地设置了一次情报战骗局。西欧的战败,把残英法联军推了死亡之角——敦刻尔克。

战争概况

二战时,德军成功地突袭波兰后准备进攻法国,并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

就在法国及其盟国的情报人员千方百计窥取德国作战计划而苦无结果时,1939年12月底,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英法当局获得了一份德军第二航空队司令官弗尔米发给各兵团指挥官司令部的第五号训令。训令中说明了“黄色计划”第一方案的作战企图,其中包括德军通过比利时向法国及其盟军实施主要突击的方向,对英法盟军来说,真是喜从天降。

然而,就是这份绝密情报成为德国牵着英法鼻子走的“辔绳”,因为德国就势成功地设置了一次情报战骗局。 “黄色计划”(第一方案)落到英法联军手中后,德军总参谋部认为再实施这一计划已不可能取得“闪击”的效果,必须改变西线初期战役的企图。原“黄色计划”在战线右翼通过比利时中部,尔后转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后来决定改为由登地区经卢森堡向色当,继而向西北,然后转向加莱地区实施纵深分割突击,割裂英法联军的北方集团,并把他们逼到海边。

“黄色计划”修改后,隐蔽真正的主要突击方向对德军来说意义重大,成为德军关键性的战略任务,它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为此,德军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反情报措施,使英法联军确信他们所获得的“黄色计划”没有改变,主要突击方向仍是经比利时中部地区。

德军采取的第一项迷惑措施是,在原计划通过比利时、荷兰实施进攻的“B”集团军群内建立强大的军队集团,并集中在原计划的主要突击方向上,而新选定的主攻战略集团“A”集团军群则隐蔽在远离国境线150公里至200公里的位置。同时,德军战略展开的指令是按“黄色计划”第一方案的精神拟制的,但下达指令时指出,可以不执行指令中的一些措施,除非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为了不引起盟军怀疑,德军多次召集高级将领讨论第一方案,讨论中肯定主要突击方向仍是通过比利时指向法国。

德国的第二项迷惑措施故意“泄露”一些“绝密”情报。为使英法“死心”认定德军“黄色计划”没有改变,德国在中立国和亲德国的外交人员中故意抬高原计划制订者的战略思想;在明知有敌人窃听的电话线路上通话,“无意中”泄漏德军要进攻荷兰和比利时;在许多秘密件中,包括特别重要的文件,透露德军有将主力集中在北部战略翼方向的想法;就在战争的前几个小时,由报刊、电台发布的德军战报还是将要从北部实施主要突击,而阿登地区的军事行动是只稍微一提。另外,德军还多次改变入侵法国的开始时间,并把改变的日期通过某种途径让英法政府和总参谋部获悉,使之逐渐习以为,失去警惕。以致于在英法情报机关报告德军调动时,英法联军还以为又是一场“虚惊”。

由于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情报措施,所以在法国情报机关作出“德军将在卢森堡发起攻击”的判断时,法国统治集团和最高统帅部根本没有相信。直到德军大兵压境,英法联军还在向其他方向移动,全然没有防备。于是,德军便长驱直入,迅速占领法国。

战争背景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并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该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经比利时中部以法国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

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该计划因此落入英、法之手。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坦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建议改为以阿登山区为主要突击方向,他的这一建议遭到了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

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坦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标签: 德国波兰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杀太子 他的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以为太子谋反了,所以派兵斩杀太子刘据,此时汉武帝杀的不是太子刘据,也不是儿子刘据,而是一个大汉帝国的叛逆刘据。封建皇朝的两个权力颠簸期:一个是雄主暮政,一个是主幼母壮;汉武帝无疑是解决了主幼母壮,但是他没有能解决雄主暮政。经过三四十年的汉匈战争,汉武帝也疲惫不堪,国家也穷困潦倒,西汉的社会经济

  • 朱元璋当皇帝后对诸多功臣赶尽杀绝,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兄弟就姐妹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朱元璋发迹后,将他父亲的名字改为朱世珍,母亲陈氏。朱世珍夫妻俩一生共生育了子女6人,其中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朱重五,后更名为朱兴隆,娶妻王氏,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圣保,次子朱文正。二儿子朱重六,后改名为朱兴盛,妻子姓名不详,有一个儿子朱旺,但很早就去

  • 李斯:师父是荀子,秦国任用最久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斯,秦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病死沙丘,不久后的夜晚,中车府令赵高就拜访了丞相李斯。赵高决定说服这个朝廷中最大势力的人物,然后和自己一起篡改遗照。两人说了一会话,李斯就答应了。赵高说服李斯这实属不易,可李斯沙丘变节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与嬴政知遇之恩秦始皇对李斯恩重如山,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李斯原本就是楚

  • 春秋时期为什么各国打仗前请吃一顿饭就打不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打仗,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首都迁到了洛阳,中国历史开始进入著名的东周时期。东周主要分成两段,春秋和战国。所谓春秋无义战指的就是春秋时期的战争。这个时期的战争说白了大家都不厚道,都没有什么理由。而战国相比春秋来说残忍的多,都是直接兼并了。把你的国家给吞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大家还是会觉得春秋还是

  • 古代巴尔喀什湖究竟是什么地方 为何西北疆域总是止步于此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北,古代,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西北疆域总是止步于巴尔喀什湖,强盛的中原王朝似乎永远不能越过这个区域向北继续前进。那么,为什么巴尔喀什湖会成为我国古代疆域的极限呢?地理的桎梏首先,巴尔喀什湖南部的伊犁河流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而北部的巴尔喀什湖北面是狭长的干旱草原地带,湖北沿岸区和阿拉

  • 刘邦给信任的人封侯,却把讨厌的人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建国时,所封的王非常奇怪,那些死心塌地跟随在他身边的人,比如文臣中的萧何、张良、陈平等人,武将中的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他对他们一个王都没有封过。而他不喜欢的,讨厌的,甚至有仇的那些人,他却一连封了七个王。说起来,他真正喜欢又封为王的。只有卢绾一个。不过,刘邦封卢绾为王,却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的

  • 努尔哈赤真的是宋徽宗后代吗?有什么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裔,现在找不到任何史料来佐证。因为“爱新觉罗”这个姓,在满族历史上只是小姓,远远比不上佟佳氏、瓜尔佳氏等“八大姓”。因为是小姓,而且在其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有点名气的人物,因此,其历史事迹,就基本上没有记载,也没有族谱。之所以有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后裔的说法,一是缘于一

  • 陈平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优点 为什么刘邦等人都对他委以重任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邦,陈平,历史解密

    刘邦能创立大汉王朝,离不开手下众多能人异士的帮助。不过在西汉建国后,这些能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韩信被诱杀、张良选择隐退、萧何曾被抓入大牢,被杀掉的功臣比比皆是。不过,有一人却在西汉初年的动荡局面中,一直都过得很好,刘邦、吕后、汉文帝都对他委以重任,此人就是陈平。(陈平剧照)那么,陈平到底有什么特

  • 揭秘焚书坑儒的原因 始皇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皇帝这个名词是什么来的,他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发明的。这位政治家也可以说是一位权谋家,就是横扫六合的秦始皇!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他发明了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这一历史意义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为后来各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算是秦始皇的一个功,但

  • 《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典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华佗,刮骨疗毒,历史解密

    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也有意志坚强的意思。在正史《三国志》有记载关羽刮骨疗毒之事,但医生并非华佗。华佗为曹操所杀。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记载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前文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