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清朝在全国的满语推广会无疾而终?

为什么清朝在全国的满语推广会无疾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31 更新时间:2024/2/21 12:28:50

作为清朝巩固中原统治的重要手段,“剃发易服”成为奴化汉人,消除民族符号的最直接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广大汉人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汉人才群起反抗,甚至降而复叛,和清朝统治者进行了长达30年的斗争。

应该说,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是真正的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和满语的推广比起来,“剃发易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满语本身是落后的

满语起源于1599年,是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两人将回鹘蒙古字母借来创制的,这种带有蒙古特色的文字虽然为后金的崛起立下不朽功勋,但它终归是落后的。

这种移花接木以及速成的满语,语言不够成体系,缺少丰富的词汇,没有完善的语法,有些甚至没有足够的音节。这样的语言无法承载恢弘的文化,无法阐述深奥的理论,无法清晰的展示复杂的逻辑。

如果使用满语,意味着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典籍无从解读,因为单薄的满语难以准确表达汉语的博大精深,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文明的断层。今日的韩国、越南及蒙古等国就深受其害,新生代的年轻人看不懂典籍,失去了基本的内涵和灵魂。

除了“满化”带来的文明断层,更重要的是连清朝皇帝也对落后的满文不屑一顾。自清朝入关以来,清朝高层的汉化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包括康熙乾隆等皇帝以熟读中华典籍为荣,乾隆更是作了40000多首诗。等到嘉庆皇帝以后,连皇帝也不会说满语了,况下属。

2、满族人口是不足的

世界上无论民族还是语言都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而且一般都是大众融合小众,虽然清朝建立时满足人口多达几十万,但相比于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汉人,满族人口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人口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逆势而动推广满语的难度可想而知。剃发易服好歹一下子,而且表面的东西易监督好操作,但是语言这个东西首先就特别耗精力,其次是难以管控。

在“权止于县政”的古代,即便清朝加强中央集权,以八旗绿营将触角延伸到乡村,但教化民众的艰巨任务,还是需要地主和士绅阶层去完成。而地主士绅阶层最关心的四书五经,从来不考满语。和功名利禄不沾边的东西,指望他们的自觉性终归是不靠谱的。

而且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语言惯性,足以反噬任何一个敢于改革语言的努力,最要命的是,这不是大开杀戒就可以简单解决的,注定比剃发易服困难得多。

3、清朝政策是失误的

作为典型的二元制帝国,清朝在疆域统治方面无疑是极其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建立在清朝严酷的民族隔阂之上的。

为防止汉人进入蒙古高原和东北,清朝除加固长城,还在东北地区修建柳条边,将帝国分成了几乎泾渭分明的三大部分。

不仅如此,清朝在内地还处处搞特殊化,比如在杭州等地设置专门供满洲八旗驻防的“满城”,和周边的汉人区严格区分。

这种做法对于人数较少的满族人来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历史大势如此,清朝皇帝的做法反而阻断了满语几乎所有的传播途径。

等到清朝末年,汉人大增并开始满族人生活的东北疯狂移民时,满语的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

4、满语是变相成功的

满语的推广无疑是失败的,否则清朝中前期的皇帝也不会不厌其烦地要求八旗子弟学习骑射和满语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满语的推广却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虽然满语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是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东北地区不断融合发展,成为东北方言的一部分。而当东北话风靡全国时,这些夹杂在其中的满语就走向了全国。

而不管如何,满语作为清朝统治者的母语,确实无法在全国推广,即便清朝将统治延伸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而满语的另类成功方式,也恰好说明了汉语包括汉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强大的融合能力,正是由于对周边少数民族文明的不断接纳,我国才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语才成为世界上最博大精深和最有生命力的语言。

标签: 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过后为何没有皇帝再下江南 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过后为何没有皇帝下江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康乾盛世,很多人都会想到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然而事实上,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才是造就康乾盛世的最大功臣,乾隆在位时期,很多制度措施也只是效仿前两位皇帝,除了爱作诗外,乾隆帝还喜欢游山玩水,乾隆帝

  • 清朝时期,为什么有的年龄很小的皇子就继承皇位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的皇帝,有的年龄很小就继承皇位,是否出现过昏君?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总会有一两个口碑不好的昏君,他们压榨百姓,百姓们过得是升不死的日子,但是往往这样的皇帝们是这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因为暴政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祖辈们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但是其实清朝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昏君的的,清朝的皇帝

  • 北齐代代都是昏君,这个国家竟还能存在28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代皇室里,如果要找一个没有优点的皇室家族,那肯定是北齐高氏皇族没跑了。一般来说,一个家族能够建立起一个统一天下的王朝,不管这个国家会出现多少昏君,但肯定也会出现几位英才,因为只有英才的出现才能建立起一个国家。但这北齐老高家也算是一个奇葩,从开国皇帝高洋算起,到末代皇帝高纬,这些高氏皇帝就没有

  • 鲁肃:三国中被低估的谋士,赤壁之战他有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肃,三国,历史解密

    可能是受到《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影响,大家一说起谋士,第一印象似乎都是诸葛亮,但其实三国时期还有许多谋士能够达到和诸葛亮比肩的地步。比如说二马三郭四瑜五诩也算是三国众多谋士中的中流砥柱。二马就是众所周知的司马懿,别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时候非常怂,但他一定程度上也是名副其实的最后赢家,毕竟他活的时间够长

  • 夏侯杰到底是怎么死的 被张飞吓死的说法有误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夏侯杰,历史解密

    说到夏侯杰,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夏侯杰生平是这样的。历史上的夏侯杰是曹操的侄子,长得高大,相貌英俊。夏侯杰的胆子非常大,在乡间很有盛名。传说夏侯杰七岁的时候,一个玩伴跌进了大水缸,有人就想破缸救人。夏侯杰却不费吹灰之力将人捞出来。夏侯杰从小极善骑射,

  • 叶浅予一生四次婚姻,与王人美生活的时间最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叶浅予,民国,历史解密

    在叶浅予一生的四次婚姻中,他与王人美生活的时间最长。他们是1955年结婚的,当时叶浅予47岁,王人美41岁。王人美,本名王庶熙,湖南浏阳人。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撒手人寰。1926年考入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她父亲本来是想让她女承父业,当个中学教师。不料父亲病故后,这个家中最小的女儿,无人照料,就跟

  • 在古代,一两银子有多值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一种景象,几个人去吃饭,点完菜之后就开吃,然后吃着吃着就发生了事情,需要急忙去解决,这时候也不能不付钱啊,随意往桌子上拍一块大大的银子,在喊一声:不用找了!其实在历史上这是十分夸张的,因为在古代很少有人出门带着银子,基本上都是带的铜钱。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官员的工资非常的低,

  • 本居宣长:日本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名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本居宣长,日本,历史解密

    本居宣长(Motoori Norinaga, もとおりのりなが,1703—1801),日本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名人之一(荷田春满、贺茂真渊、平田笃胤),又号芝兰、舜庵。是日本复古国学的集大成者,早年上京都学习儒学、医学。回乡后边行医为业,边研究国学。长期钻研《源氏物语》、《古事记》等日本古典作品。其古

  • 路易十六到底有悲剧 他死的很冤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法国,路易十六,历史解密

    路易十六是个悲剧的国王,继位的时候法国已经是个烂摊子了,他并不是骄奢淫逸的败家子儿也想励精图治重振国家。当时法国的政治和财政状况危机深重非常恶劣,4000家贵族占有了大部分国家资源却能仗着有特权不交税,财政负担把农民和工商业者压的不堪重负,特别是没特权的新兴的资产阶级从生存到思想观念都有要打破旧秩序

  • 你现在看的红楼梦都亏得和珅 要不是他就没有后世可以看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影视剧吧,里面的反派角色和珅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大贪官,特别的贪财。而和珅这个人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既会拍马屁还能贪污贪财,深得乾隆皇帝的宠信。但是这样无恶不赦的人,却在当时做了一件让后人都受益的事情。那就是保护了名著《红楼梦》的出版。《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