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齐桓公的功业可以比肩周公、姜太公和召公?

为什么说齐桓公的功业可以比肩周公、姜太公和召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3/12/8 16:19:52

齐桓公的作为如果说是霸主之行,倒不如说是个大家长,齐国终其任期内皆为中原诸侯列国的保护者,卫国都城为狄人所破,齐桓公帮助卫国在楚丘复国;刑国为中山国所破,齐桓公帮助刑国在夷仪复国;燕国被山戎部族围攻,齐桓公又亲率大军远征山戎,帮助燕国收复失地。更为重要的是,燕国为感激齐桓公,燕国国君燕庄公亲送齐桓公,直到齐国国境之中,齐桓公竟是以“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为由,把燕庄公所到达的齐国土地割让给了燕国。

齐桓公的这种尊攘夷之道,彻底的征服了周天子和诸侯列国,皆以齐桓公为仁义之君,齐国为仁义之国,这即是公开承认齐桓公的霸主之位,齐桓公依靠自己的军事和外交策略推动自我达到比肩圣人的层级。在与燕国达成同盟关系时,齐燕两国本属同等级别的诸侯国,但齐桓公就能居高临下命燕庄公修召公之政,可见齐桓公的威信已在。召公可是当年与周公、姜太公同等级别的圣人,而召公更是燕国的初代国君,齐桓公此举显然已是将自己放在了比肩召公的位置,所谓代周天子行政,莫非如此。

齐国、燕国和鲁国是西周“三公”的封国,也是周人震慑淮夷地区和稳固东部阵营的重要封国,而在齐桓公时代在齐国率军援救燕国之时,姜太公的齐国显然在国力上就透露出超凡的发展潜力,而召公的燕国和周公的鲁国实际上已经落后于齐国。齐桓公在亲率大军远征山戎的时候,曾经派人到鲁国与鲁人结盟,希望两国携手共同援救燕国,而鲁人则以“师行数千里,人蛮夷之地必不返”的借口,表面上承诺齐国共同出兵,最后却并没有派遣一兵一卒。这就让齐桓公感到非恼怒,后来从燕国归来就想要“移兵于鲁”。

�6�7齐桓公的谋臣管仲认为时机未到,反对齐桓公出兵攻打鲁国,理由则是“君之所得山戎之宝器者,中国之所鲜也,不可以不进周公之庙乎!”齐桓公的雄霸之处,不仅其能杀伐决断,其更能博采众长,管仲之谏言跟“尊王攘夷”的说法不谋而合,况且鲁国不出兵帮助齐国对外征战,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误。因此齐桓公便把从山戎夺取的宝物献给了鲁国的周公之庙。这即是说,齐国攻打山戎部族,部分国土送给了燕国不说,还把夺取的宝物献给了周天子和周公之庙,齐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所谓有所失就有所得,齐桓公的这些策略都是具有相当政治远谋的举措,此后鲁国也便因齐桓公的“以怨报德”,而对齐国俯首陈臣,齐国率领大军攻打莒国的时候,鲁国就非常主动的派遣大军协助齐国,史书中说是“令丁男悉发,五尺童子皆至”。西周三公自受封诸侯而后,数百年间三国之间的关系或许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而齐桓公以一人之力,将三公之后裔彻底感召为齐国的附庸之国,跟周公、姜太公、召公比较起来,齐桓公显然是更具开创性的君主。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为朱元璋贡献一生,最终却难以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基,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纵观刘基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书生从政的典型。他之参加元朝的科举考试,显然是以之作为进身之阶,希望进入元朝的官场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这时,他是将元朝作为自己的“国朝”,在他心中,是没有民族轸域的。因为他出生于元朝统治比较稳定的时期,元初汉族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意识至此已经淡薄。为当朝服务以实现自

  • 揭秘:雍正皇帝即位后便杀了一位老太监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赵昌这位康熙时代的老太监我还真没查到过资料,但雍正皇帝即位后确实想杀一位老太监却是真实的。只不过,雍正可不傻,在康熙一死就杀了他,那不是给当时的政敌、后世的无聊的人以口实嘛。能在“九龙夺嫡”中最终胜利的人会那么傻吗?(1)康熙死后九个月,雍正对一直看不上的总管太监魏珠进行处置康熙在1722年十一月十

  • 蒙古人发动的三次西征都打赢了 为什么要还撤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蒙古,元朝,历史解密

    蒙古西征打胜了为何还撤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蒙古帝国从来没有,因为打败了,停止西征的情况。蒙古人因为打败了而撤军的情况,只在南宋遇到过。1235年,第一次南征,因为王储阔出被打死了,蒙古人撤军。1259年,第二次南征,因为大

  • 大英帝国和美国相比 谁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英帝国,美国,历史解密

    现在的美国号称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当年的大英帝国也是如此,要比第二名的海军强国,拥有两倍及以上的兵力优势。纵观世界历史,能称作超级大国的国家,在航海大发现以后的世界,也就三个半。他们分别是,第一个,半个超级大国,航海大开阔时期,先驱者西班牙帝国,不过他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军事实力只能算半个超级大国。

  • 历史上出现最多太上皇的时期 总共先后出现六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太上皇,历史解密

    大唐到底有多少太上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唐是历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时期,太上皇的出现一般都伴随着宫廷斗争,一旦做了太上皇,则权力全失,是一种变相的废立之计,也基本上就被与人世隔绝了,做太上皇的日子并不好过,能有多苦只有自己知道。唐高祖李渊称帝以

  • 陶正遏父之子 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陈胡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朝,陈胡公,历史解密

    陈胡公,亦称胡公满、虞胡公,妫姓,有虞氏,名满,字少汤,舜帝之后,陶正遏父之子,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之后的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妫满在位期间,修筑陈城,以抵御外敌入侵;以周朝的礼义德行教化百姓,使陈国成为礼仪之邦。妫满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

  • 清朝在十八个省之外设立了行政区,是怎么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的行政区划自上而下分为省、府、州、县四级,这是最通俗的说法。但要仔细分析起来,要比这个更加详细。清代地方区划的主要特点,就是分为“一般行政区”和“特别行政区”,下面就仔细介绍一下这两者的不同情况。一般行政区一般行政区通称为“直省”。清初,划分全国为十八行省,计: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

  •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什么缺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可以说是颠沛流离,但在公元207年到219年的短短12年间,刘备的命运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军阀,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汉中王。刘备的这一变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少不了关系。诸葛亮在哪一年对刘备说出了《隆中对》,我们已经找不到答案了,但大致发生在201年(刘备屯军

  • 历史上怕老婆的皇帝可不是隋文帝,而是宋朝这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的权利很大,作为一国之君,他有着生杀大权,统治者全国人民,可以说皇帝看不顺眼的人他想除随时都可以除掉,当然了,对于他的后宫嫔妃也一样,皇帝有着七十二嫔妃,想宠幸哪一个就宠幸哪一个,想砍哪个的头哪个就不能活命,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嘛”,还有一个词叫做“最是无情帝王家”说的就是

  •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国,历史解密

    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