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奉天之难为什么会成为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

奉天之难为什么会成为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3/12/17 6:45:08

公元779年,唐代宗的长子李适登上了唐朝皇帝的宝座,这就是我们后世所熟知的唐德宗。历史上的唐德宗在位总共二十七年的时间,在这二十七年,这位唐朝皇帝可以说是经历了诸多的起伏。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唐德宗在位的时间点,正好是唐朝藩镇势力最为猖獗的一个历史时期。而藩镇势力猖獗的产物,便是发生于德宗一朝的“奉天之难”。

历史上的“奉天之难”的发生,跟唐德宗有很大的关系。德宗继位后对藩镇势力,采取了坚决的打压政策。只不过让德宗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打压政策所招致的则是各藩镇的强烈反弹。先是建中二年,四镇因为朝廷不承认父死子继的节度使继承引发的变乱。后又是到了建中四年,淮西李希烈自立以及泾原兵发生叛乱,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天下大乱。

这期间,唐德宗在泾原兵的追击下,不得不放弃长安城出逃奉天。而到了奉天之后的唐德宗,所面临的则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这是因为,四镇纷纷效仿战国割据相互称,而李希烈与朱泚则宣布登帝位。可见,当时的华夏大地一下子就出来三个皇帝四个王,为了能够挽回局势,唐德宗无奈之下,只得下罪己诏,并宣布赦免四镇,这才避免了唐朝的覆灭。

可见,这个“奉天之难”在唐德宗一朝闹出来的动静,可以说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内部的又一大变乱。这次变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却也成为了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奉天之难”所以会成为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很大程度在于这次变乱,证明唐朝当时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削平藩镇势力。这场变乱持续的数年时间里,唐朝虽然最终得以从灭亡的边缘逃出来,完全是因为唐德宗赦免四镇的原因。若不是唐德宗宣布赦免四镇,使得四镇可以成为唐朝军队的帮手,那么最终鹿死谁手,则犹未可知。

唐朝在“奉天之难”中的落魄表现,完全是实力匮乏的一个结果。而这样的情况也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唐朝皇帝同藩镇势力之间,已经由过去的优势地位,逐渐转变成为了平衡的局面。这是因为,“奉天之难”的发生说明唐王朝此时,已经没有力量将藩镇势力连根拔起了。

而“奉天之难”也让藩镇节度使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推翻唐王朝近乎不可能,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唐王朝的框架下生存。可见,“奉天之难”后形成了一种藩镇与唐朝对耗相持的一个局面,而这个局面则成为了晚唐历史的真实写照。

同时,“奉天之难”所以会成为晚唐衰败的标志事件,除了事件本身外,还在于事件的后续影响。在“奉天之难”结束后,唐德宗对于藩镇势力则完全采取了姑息的策略,这中间尤其是“河朔三镇”,在此后的时间里,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次,因为在“奉天之难”中唐德宗受到了宦官的忠心跟随,在回到长安后唐德宗索性将神策军的军权交给了宦官掌控,这个举动,毫不夸张的说直接影响了此后唐王朝的历史发展轨迹。

“奉天之难”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不亚于“安史之乱”的一个历史拐点,如果说后者是中晚唐历史的开端的话,那么前者则完全是唐朝败落的标志。因为在这之后唐朝已经没有能力将藩镇势力连根拔起了,而“奉天之难”的后续影响,无疑使得唐朝加速走了覆灭的边缘。以至于,在德宗死后,唐朝即便出现了三次中兴,却最终全都无力回天。

标签: 奉天之难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最信赖的人被活埋之前,为什么还要在她头上倒石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剧中戏份颇多的苏麻喇姑,与康熙皇帝一同长大,照顾皇帝的日常饮食起居多年,康熙对她十分信赖和重视。虽然苏麻喇姑的结局很好,看透权势,远离宫廷,最终寿终正寝。然而,其实在她入宫不久,尚为幼女时就差点儿丢了性命。苏麻喇姑初入宫廷时,因为机敏灵巧,被孝庄太后选中,成为一名侍女。彼时,顺治皇帝在朝,十分宠爱董

  • 巴人与巴国:历史上消失的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巴国,周朝,历史解密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巴人是古羌的一支,和蜀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巴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巴人主要分布在今重庆、川东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以廪(音lǐn)君为首领,本有巴、樊、瞫(音shěn)、相、郑五姓。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

  • 张廷玉能配享太庙,为什么曾国藩不能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廷玉,清朝,历史解密

    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的重臣,但准确来说的话,张廷玉的职业巅峰应该是在雍正时期。当时的雍正手下能臣虽然也不少,但实际他所倚靠的还是只有这两个,一个是满人代表“鄂尔泰”,一个便是汉人代表“张廷玉”。而雍正在临终之前也给了他们最后的殊荣,就是让他们能“配享太庙”。当然了,两人都是雍正的重臣,还是铁哥们,好基

  • 周昌: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在刘邦面前很强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昌,西汉,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虽是楚人,但其创立的汉却承袭了秦制而非楚制,刘邦治下的官阶名称大多来源于秦,如汉初的三公:相国、太尉和御史大夫。相国主管政府运作,太尉主管军事方面,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初首任相国是萧何,首任太尉是卢绾,首任御史大夫是周苛,萧何是刘邦的老友,卢绾是刘邦的发小,周苛本是泗水郡的吏,后来跟刘邦一起

  • 揭秘:刘邦有哪三个大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史记·汉高祖本纪》中记载,汉五年天下大定,春风得意的刘邦问自己的手下“你们有什么说什么,不要隐瞒,分析一下我为什么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高起、王

  • 许叔微的著作有哪些?他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许叔微,宋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他一生著述颇丰,辑有《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10卷、《续本事方》10卷(均收入《四库全书》)。著有《伤寒百证歌》5卷、《伤寒发微论》2卷、《伤寒九十论》(合称《许氏伤寒论著三种》)、《治法》、《辨证》、《翼伤寒论》、《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许叔微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对辨证施

  • 满清政府为何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呢 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东北,历史解密

    满清政府为何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鹿鼎记大家都看过严禁汉人前往山海关以外的的原因,是因为关外是大清龙脉所在。于清朝初年,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三将军的辖区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和

  •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他的“秦陵地宫”到底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秦始皇,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迷信风水,秦始皇陵南倚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关于秦始皇地宫的史书记载关于秦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

  • 揭秘:关于西安事变参与者投敌之内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安事变,历史解密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确是改变了中国抗战的走向,蒋介石的“囊外必先安内”政策宣告失败,不得不与共产党联盟一致对外抗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然而后来至少有至少有99名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在一九三九年投降敌伪,大批国民政府军将领投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

  • 三国鼎立时期 谁是曹操最信任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没错,在曹操的众多大将中许褚是其中著名的一位,并且战功赫赫许褚还是曹操最信任的悍将。许褚字仲康,安徽亳州人,曹操的老乡。但是在曹操创业的时候貌似没有他,因此,可见得他入伙比较晚。但这都不影响曹操对他的信任。随着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史书记载,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也就是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