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和太子?这件事有什么历史影响?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和太子?这件事有什么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36 更新时间:2024/2/28 18:29:16

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曾写下《阿房宫赋》这一千古名篇,在这篇文章中,杜牧以生动的笔法和传神的文字,形象地展现出了秦王的后宫之众和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杜牧说,秦宫里的宫人卸妆后把废弃的脂粉倒掉,就足以让渭水变成一条香河,可见秦后宫人数之众。为了便于对如此多的后宫佳丽进行管理,秦人制定了一套后宫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前文所提及的“爵列八品”。

事实上,秦代的后宫制度史书上没有记载,所谓“爵列八品”是汉初的后宫制度。汉承秦制,汉朝的主要精力放在国计民生上,“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说明汉代对秦代的后宫制度基本上是原样继承的。

“爵列八品”,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这八种名号,不同的名号对应不同的爵位和待遇。据记载,始皇出巡时,也常常带一些妻妾随行。例如,始皇巡行到吴地时,在盐官县有位随行的美人因生子而死,美人仅次于皇后和夫人,地位是相当高的,因此始皇就将她所乘坐的车辆烧毁,并将这位美人葬在了山上,后来,山下建起了美人庙,用来纪念这位美人。

秦代后宫人员的待遇与汉代也是相似的。汉初,皇帝管天下,皇后管后宫,地位基本是匹敌的。皇后一般被称为中宫,其下设有一系列属官。夫人的待遇和爵位相当于丞相,美人的待遇和爵位相当于上卿,以此类推。可见,秦汉时代妇女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嬴政,其“第一夫人”是谁,甚至始皇是否立后,都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案。

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始皇必定有过隆重的婚礼,二是秦国有立后的传统。

嬴政的婚礼很可能是吕不韦赵姬一手操办的,这是因为当时一方面有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的礼教规定,一方面嬴政尚在少年,并不明了婚姻之事的重大意义。按照礼仪制度,王者的婚礼是一件关乎国家政权的大事,一般都要听父母之命。

王后的挑选条件也极为严格,必须是良家妇女,必须容貌秀丽,举止端庄。当时吕不韦和赵姬肯定是按照这一条件为嬴政选择了一位门当户对的王后。秦代的婚嫁习俗和现代基本类似,嬴政在迎娶王后时,也要经过提亲、聘礼、择日、迎亲、拜祖等一系列繁琐的礼仪。

此外,现存史料表明,秦人很早就向周王室学习礼制,建立起了相应的后宫制度。有学者推断,秦人立后是从德公以后出现的,但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位王后是秦惠王的王后。惠王以下,武王也有王后,但武王无子。武王死后,帝位传给其弟,即秦昭王。

昭王为秦王,其生母上升为太后,即著名的宣太后。昭王的王后史书上称之为叶阳后,有学者认为叶阳即华阳,无论其所说是否有理,至少能证明昭王也是立有王后的。后来,安国君为秦王,立华阳夫人为后。异人继为秦王,尊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赵姬为王后。

因此说,秦国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各项国家制度已经渐渐完善起来,并制定出了较为完善后宫制度和太子制度。

既然始皇娶有正妻,秦国也早已形成了立后的传统,那为何史书上看不到这位“千古一后”的身影呢?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始皇立后了,但史书没有记载;二是始皇根本就未设正宫。

第一种可能性很小。试想一下,作为千古一帝的始皇是当时人、也是后世人关注的焦点,始皇立后这种重大的事件,如果真的发生了,秦国史官怎敢不做记载呢?如果秦始皇确实立了王后,那按照礼制,始皇的骊山陵墓应该为皇后留下相应的位置,但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骊山陵墓中还未发现为皇后留下的墓地,始皇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此外,假设嬴政立有皇后,那应当是在秦完成统一前就将此人立为王后了,当始皇称帝后其地位也就由王后升为皇后。作为天下第一强国的秦国,其内政受到列国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如果秦王立后,即使秦国史书不写,列国史书也必然会提及此事。但巧的是,列国史书、甚至野史传说中都未留下始皇立后的蛛丝马迹,这在那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是不正常的。

最后,如果始皇立有王后,五次巡狩天下时至少有一次应该带上自己的结发妻子吧!但从后世的记载来看,始皇真没带自己的皇后出巡。始皇活了五十岁,执政生涯有三十六年之多,期间若立有中宫,祭天祭祖等活动中宫难道每次都可以不去?即使始皇和皇后之间未曾发生过大的风波,一些礼仪性质的活动,甚至一些政治丑闻偶尔涉及皇后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但这些都不见于记载。如果始皇真立有一位这样的皇后,那这位皇后当的实在是太低调,低调得都有些憋屈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始皇立后而不见于史书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在逻辑上很难说通。即使秦国史书有忽略女性的传统,但自秦孝公以来,历代君主的王后、太后大多是能见于正史的,即使只写有一两句,即使是短命的武王。

因此,第二种可能性,即始皇未立后这种可能更大一些。

首先,始皇后宫美女如云,如果在统一前始皇未立王后,那统一后始皇面对成千上万的佳丽,在哪位身边估计都不会逗留太久。美人众多,后宫过滥,挑得眼花缭乱,不知选谁,可能是始皇未立后的原因之一。

其次,始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他觉得天下是他一人之天下,有没有皇后是无所谓的。既便有也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那不如没有,于是始皇就没立皇后,这也是可能性之一。

再次,心理阴影。始皇若立后,首选应当是自己的结发妻子。但这个人正是吕不韦和母后赵姬为自己选择的,始皇和吕不韦发生过权力之争,和赵姬也有很深的隔阂,因此,他不愿意立这位结发妻子为后,立其他人也不合适,因此就没立皇后。

最后,始皇妄想长生不老,不想把容颜不能永驻的女人立为皇后。始皇十分迷信神仙方术,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并对这种无法实现的事始终深信不疑。因此,他想找一个和自己一样长生的人作为终生伴侣,而不愿立一个凡人女子做自己的皇后。如果考虑到始皇狂热的信仰,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这也很可能是他未立太子的原因之一。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始皇未能明确立后,也未能明确立太子,这件事对秦朝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始皇帝未立皇后,也未立太子,结果在他突然去世后权力出现了真空状态。仓促之间,赵高李斯密谋,帮助胡亥窃位成功。无能的胡亥在赵高的唆使下,蠢事做尽,最终断送了秦朝江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后宫有多少妃子?为秦始皇陪葬的妃子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三代的功业他都不放在眼里,三代制定的规矩他自然也不会遵循。在大一统的旗号下,他对三代留下的各种制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早在商朝时,中国就确立了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据记载,商朝的中兴之主武丁有妻妾数十人。西周时,等级制度进一步强化,出现了

  • 秦始皇为什么要巡狩天下?秦始皇进行了几次巡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建立“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伟大功业后,面对广袤的国土,面对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决定开始他的巡狩生涯。巡狩,指天子出行视察地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等学派已有了天子巡狩四方的设想,始皇不仅第一个践行了大一统理论,也是第一个践行天子巡狩四方这种政治思想的帝王。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10年的

  • 秦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有什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是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全国的,这就使得秦朝的统治者过度迷信军事强权而不注重收拢民心。始皇扫灭六国后,始皇以胜利者的姿态高高凌驾在六国人民之上,将天下百姓都作为他的奴役对象,并为此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剥削制度,以保证他的奢靡生活和秦军的军备给养。经历了战火、流血和死亡的人们,本以为统一会带来和平,带来安定

  • 秦始皇为什么会寻仙问药,谁是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间本无神,人间亦无仙,但求仙问药却是历朝历代的权贵们经常做的事,不过始皇追求延年益寿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最多是对神仙的塑像顶礼膜拜,或是靠饮食、医药来调理身体,以求长生。始皇作为一国之君,他有更好的享受条件,也有更大的欲望,一般的物品都无法满足他,他的目标不是百岁,而是永生。据史书记载,齐

  • 秦始皇陵面积有多大?秦始皇陵里都有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与阿房宫齐名的另一大劳民工程,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风景秀丽的骊山和渭水之间。始皇几经挑选才定下这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墓地。据史书记载,嬴政十三岁一即位,就开始在这里为自己营建地下宫殿。生前建陵墓并非始皇的首创,这种观念源自古人对灵魂不灭的信仰。帝王、权贵对死后的天国世界都怀有一种莫名的奢望,希

  • 秦朝有哪些民间起义?为什么有那么多民间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了十余年的暴政,百姓的苦难到了极限,忍耐也就到了极限,反抗也就是必然之势了。始皇晚年,修阿房、建秦陵,苛刑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因此在他死之前,就有人起来造反了,他们中最著名的就是彭越、英布和刘邦。彭越本是在巨野泽打渔的人,后来为生计所迫,

  • 李斯有哪些政绩?李斯是怎么死的?被谁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斯可谓是始皇手下的第一谋士,始皇统一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都有李斯的谋划和参与,对秦王朝建立后稳定国家形势、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始皇死后,李斯在赵高的利诱下,参与了赵高的沙丘之谋,矫诏害死了扶苏,拥立胡亥继位。与赵高合谋,李斯就等于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魔鬼,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被魔鬼所吞

  • 赵高是如何成为丞相的?赵高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二世听信赵高的谗言,冤杀李斯,这就为赵高专权除去了最后一个障碍。不久,秦二世就任命赵高为丞相,自己整天在后宫,大小事务皆由赵高负责处理。此时,刘邦和项羽的农民军已经开始了对章邯军的反攻,但秦二世依旧被蒙在鼓里,尽情地在后宫享受人生。公元前207年,项羽统帅的诸侯联军在巨鹿击溃了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

  • 吕后临政做了哪些事 吕后曾被匈奴写信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死时,太子刘盈年仅17岁,国家大事都由太后吕雉和大臣们商议决定。汉初的主要政策指导思想是“黄老无为之术”。陆贾曾劝刘邦,天下可“马上得之”,但必须“马下治之”,他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主张治国之道“莫大于无为”。刘邦采纳了陆贾的建议,相国萧何也遵循着这一原则,

  • 吕后是怎么杀韩信的 吕后为什么将戚夫人做为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雉是单父(今河南单县)人,其父吕公,一说名叫吕文,字叔平。吕公因为和沛县县令交好,所以举家迁到沛县。沛县官吏们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纷纷前往拜会,吕公摆下酒席,请主吏萧何维持秩序。萧何出主意说:“礼物不值一千钱的,不用让他们登堂了,都在厅外喝酒就行。”结果刘邦自称携带万钱而来,实际空着两手,大模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