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封禅泰山是怎么回事

秦始皇封禅泰山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07 更新时间:2024/2/28 5:48:45

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统一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带着一帮干部出差,到各地检查工作,顺便公费旅游一下。所过之处,地方官吏蜂拥而迎,就好像迎接心目中的天皇巨星、梦中偶像一般,让秦始皇很是过了一把万众瞩目的瘾,风光得简直要飘上了天空。

一切都是那么谐,不过在秦始皇同学看来,还是有一些瑕疵,比如官道太过狭窄,不利于通行,对自己的“巡回演出”影响太大,因此回到首都之后,他立刻派干部们前往各处监督修桥铺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从首都咸阳起,东到齐鲁,北到燕山,南通吴楚,土木工程都大批上马,专供自己巡演之用,其他闲杂人等不得行走。

这事儿忙了一年多,初步成果出来了一批,这天始皇同学前往山东巡演时,顺路就到了泰山之下。泰山是个好地方啊,那么大,那么有名,看上去还跟咱那么有缘,始皇同学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咱就在泰山这里搞场大的演出吧,名称就叫“封禅”。

封,是就山顶筑坛祭天;禅,是就山下平土祭地。“封禅”这事儿,并不是始皇同学发明的,据说那些古黄古黄的书里就有记载,不过这东西谁都没亲眼见过,大家都是听传说听来的。到底这事儿好不好玩,威不威风,该怎么个搞法儿,主持人怎么办,需不需要邀请特别嘉宾……这一连串的问题这会儿都没有答案。始皇同学想了想,三人行,必有我师,咱们不会,总有人会吧,于是特地召集了一个筹备会,请了七十来号老古董级知识分子,来专门讨论。

上面已经介绍了,封禅的具体技术,据说已经失传一千多年了,这门学问,老古董知识分子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呀,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现场编呗。比如说以前举行封禅,上山之时,怕伤了山中的花花草草,就用蒲叶包裹着车轮行走。到了山顶之后就行礼,然后扫地,祭天,用蒲干为席,以示俭约。始皇同学听了,心想现在的“专家”怎么也靠不住了啊,你看这泰山路这么窄、坡这么陡,人走在上面已经够费劲的了,还怕伤到花花草草?这是哪门子道理?要照这么说,还上个屁泰山啊!这帮子迂腐专家,实在是不能跟他们待在一起,不然寡人的智商也会降低的。算了,不指望这些人了,寡人就不信,没了这些个四、三,寡人就上不了泰山了。

于是,秦始皇同学决定自己订立封禅的礼仪,不是说空白纸上好画最美的图案么,吩咐下去:选一个好日子,编一份流程表,采购所需物品……到了选定的日子,秦始皇同学备齐车马准备上山,才走到半路,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霎时天色昏黑,迅雷一声,大雨如注。山上又有水流冲下,一众人等异狼狈,无处躲避,急切中见路旁有棵大松树,青翠参天,荫蔽十亩地,秦始皇同学赶忙下令在树下暂行休息。众人到了树下,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棵大树居然将千把人护得严严实实,滴雨未漏。

秦始皇同学高兴啊,马上下诏封此树为“五大夫”。直待雨过天晴,方得上山行礼。此事传到儒生耳中,一致引为笑谈,说秦始皇同学“开除车道,损伤山中土石,触怒山灵,致此风雨”为什么来这一阵狂风雨啊,还不是你不听老人言,所以伤着了山上的花草树木石头之类!

秦始皇同学也管不了别人的嘴,自顾自地拜完天拜完地之后,总觉得得留下点什么,平民老百姓到了某个地方还得留下“XX到此一游”的“墨宝”呢,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始皇帝,怎么能连升斗小民都不如呢?于是刻下了一段颂词,“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云云,一百四十七个字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寡人很牛,寡人统一了天下,寡人是千古明君,崇拜寡人吧。

特别推荐》》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要烧湘妃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坐拥七国土地,万民来朝,心中别提有多得意了。因此,他总喜欢在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内四处走走看看。一来,天子巡四方,可以震慑震慑原六国的遗民,使天下归心;二来,做出了如此大的功绩,如果不到处炫耀炫耀,岂不是锦衣夜行,无趣得很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游到了湖南湘妃祠这个地方,正

  • 张良受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良同学自从博浪沙爽了一把之后,一直躲在江苏下邳不敢出门,一直到风声过去之后,才又开始走出来散散步。这一天,张良同学出门逛街,来到了一座桥上,踱着小步,吹着小风,嘴里哼着小曲儿,自有一番小惬意在其中。这时,有一位穿着不修边幅的老头儿也上了桥来,颤颤巍巍地坐在桥边,右腿往左腿上一放,跷着二郎腿,然后三

  • 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年,正值夏季,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到了沙丘这个地方。这天,空中乌云密布,天气异常闷热。一直负责始皇饮食起居的大宦官赵高,神色匆匆,直奔公子胡亥的住处。胡亥是秦始皇众多儿子当中的一个,这次出巡,皇帝老爸也让他随行了。这家伙从小不学无术,但却和赵高的关系很好,还拜了对方为老师,向其学习书法和法律

  • 胡亥的屠杀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二世胡亥当上皇帝后,很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再加上赵高在一旁唆使,一场席卷帝国,上至皇室宗亲、下至大臣异己的清洗运动开始了。首先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秦二世胡亥对这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丝毫没有仁慈之心,认为这些人全部都是自己皇位的潜在威胁者,于是罗织罪名,让赵高去审判。赵高本来就巴不得这些阻碍自己篡

  • 大泽乡起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二世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七月,政府派兵去驻守渔阳。这其中有一支九百人的队伍,他们在赶往目的地时,被大雨困在了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眼看就没法在规定的日期前赶到了。秦朝崇尚“乱世用重典”,素来以法律严苛著称,尤其是胡亥上台后,更是不拿百姓当人看。一

  • 项梁起兵反秦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了陈胜、吴广带头,各地起义军纷纷起来响应,嚷嚷着打土豪、分田地。在浙江会稽这个地方,率先起来打砸抢的是项梁、项羽叔侄。项梁本是楚人,他老子项燕是楚国名将,死于秦灭楚的战争中,因此,项梁对秦国可谓是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早期,项梁因为杀人,为避祸逃到了会稽,并在那里安定了下来。不过,杀父之仇他却从来没

  • 陈婴为什么不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各地的造反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浙江东阳这个地方也不甘落后。是个羊群就会有领头羊,是个山头就会有山大王,同理,是个地方就会有德高望重之人,东阳也有,这个人叫陈婴。陈婴,时任东阳县令史,也就是县政府里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他面相和蔼,待人亲善,大家都觉得这老头儿不错。看到其他地方纷纷举起反抗暴秦的造反大

  • 章邯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大秦帝国来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就像是牛皮癣一样,你不去管它吧,它还越来越来劲,甩又甩不脱,灭又灭不掉,着实烦人。这不,冬天刚到,张楚政权又派了个叫周文(又名周章)的,带了一大帮流氓地痞,一路打到了首都附近的戏水。秦二世胡亥简直是头疼得要命,把干部们都找了过来开会,商量该怎么办。这时,有个叫章邯

  • 英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乱世之中,暗藏机遇,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那些扯起反旗的人当中,有农民工,有落魄的贵族,有地痞流氓,也有服劳役的罪犯。英布就是一个罪犯。英布,安徽六县人,因为脸上被刺了字,所以又称“黥布”。小时候走在大街上,英布曾经遇到一个算命的,那人忽悠他说:“小兄弟,我看你

  • 汉初三大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初三大名将指的是韩信、彭越、英布(即黥布)三人。四面楚歌中此三人与刘邦各围一面。令人骇然悲叹的是,三人结局皆是以谋反罪被杀。韩信、彭越死后,黥布被逼反,他曾对手下将领说:“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此语之出足见三人的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