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冯皇后的故事

北魏冯皇后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97 更新时间:2024/1/4 11:19:23

北魏冯皇后的故事也是颇耐人寻味的,她和人私通的事,宛如武则天与赵太后的混合升级版。

北魏冯皇后介绍

这位冯皇后,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位皇后,谥号幽(违礼乱常是为幽),这谥号已经说明了一切。

冯皇后原本是文明冯太后的侄女,太师冯熙的女儿。当时文明冯太后想光耀冯家,扩大外戚势力,就把冯熙的两个女儿都送入了宫。

那时冯皇后才十四岁,正是少女最好的年华,又“有姿媚”,非常漂亮,所以虽然算是冯太后安排的包办婚姻,拓跋宏还是很喜欢她。

冯皇后做尼姑

不过好景不长,冯皇后竟然得了病。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是什么病,但可能是传染病,或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的慢性病,所以文明冯太后就把她送出宫做了尼姑,“高祖犹留念焉”,拓跋宏对她还是念念不忘。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没错,这就是北魏版“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于是,接下来的走向也与武则天他们非常类似,甚至来得更快一些。

就在这年年末,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文明冯太后去世了,孝文帝按制服丧三年,终制后,太尉拓跋丕等人奏请立后。因为文明冯太后去世,大权早就一归拓跋宏,他也已经二十七岁了,不可能不立皇后。

但这时,拓跋宏的心思其实还是在冯皇后身上,只是她的病没有好,没办法接她回来。所以拓跋宏干脆就迎立了冯熙的另一个女儿,后来被称为孝文废皇后的冯氏。

作为一个替代品,废皇后从进宫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会成为一个悲剧。

她虽然“贞谨有德操”,性情宽厚仁慈,但之所以让她入宫,大概是因为她的眉目间有一些冯皇后的影子?拓跋宏对她,毕竟还是敬之有余,爱之不足。

冯皇后成为皇后

拓跋宏对冯皇后,才是真爱。当听说冯皇后病愈后,拓跋宏根本不顾有传闻说她和人私通,立刻将她迎回了宫。作为后宫嫔妃,冯皇后可谓是不守妇道;作为尼姑,冯皇后可谓是不守戒律。

然而这一切,在真爱面前都不算什么,拓跋宏过往不究,或者根本就不在乎这件事,不但将冯皇后迎了回来,还将她册封为仅次于皇后的昭仪。

拓跋宏把冯皇后迎回宫后,废皇后可说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毫无疑问地就被拓跋宏给疏远了。被疏远就不说了,废皇后的性格温纯,当然会被冯皇后欺负得死去活来。

冯皇后“自以年长,且前入宫掖,素见待念,轻后而不率妾礼”,觉得自己比废皇后大,又先入宫,加上又有拓跋宏撑腰,自然不免横行霸道,对废皇后非常轻视,见了也从不行礼。不行礼这个举动吧,其实就是没把自己当妾,没把自己当妾呢,其实就是生了取而代之的心。

果然,太和二十年七月(公元496年),趁着号召全国人民汉化的势头,拓跋宏以废皇后不说汉话为由,将她废为庶人,后出家为尼。

过了一年,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七月,拓跋宏便将冯皇后扶了正。

拓跋宏雄才大略,北魏鲜卑的汉化,后来的胡汉融合,都有他一份大功。何况他“生而洁白,有异姿”,也算是一名美男子,可谓是正宗“高富帅”的代表人物。

按理说这时候的冯皇后,应该满足了吧?然而并没有。因为拓跋宏跑去打仗了。

冯皇后出轨

其实从冯皇后做尼姑时的表现来看,她生来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姑且不说传闻是真是假,但无风不起浪,有此说法,一定是有原因的。

然而拓跋宏被爱情蒙蔽了双眼,而且可能他对自己也充满自信(他的确也有自信的资本),因而忽略了“寂寞”这个致命的大杀器,安心跑去打仗了。

他在前线倒是殚精竭虑每天充实非常,冯皇后在后宫,简直是和他南辕北辙的两相对应,真是空虚寂寞冷,无聊非常了。一来二去,就和中官高菩萨勾搭上了。

高菩萨虽名菩萨,却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眼见色即是空,只能看到空即是色。他在历史上唯一的出现,就是作为冯皇后的私通对象,年纪几何,容貌几许,都没有记载。

而中官者,按颜师古注,“诸中官,凡阉人给事於中者皆是也”,就是太监。有种说法是高菩萨是假太监,然而《北史》《魏书》《资治通鉴》中都未有此记载。

之所以说高菩萨是假太监,可能是依从赵太后与嫪毐故事,附会出来的。但无论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两人干柴烈火,鱼水之欢,甚有激情。

尤其拓跋宏在前线生病的消息,简直是给两人浇了一桶火辣辣的滚油,冯皇后可能觉得拓跋宏活不了多久了,再管不了她,也没办法回来同她算账了,便“公然丑恣”,越发不管不顾起来。

然而老祖宗说得好,满则损,谦受益,做人不能太张狂。

冯皇后仗着拓跋宏喜欢她,欺负了一个废皇后不说,又欺负到拓跋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头上来了。

拓跋弘原谅冯皇后

彭城公主原先是嫁给了宋王刘昶,后来刘昶去世,一直寡居,冯皇后便想将她嫁给自己的亲弟弟,北平公冯夙,拓跋宏也答应了。

可是彭城公主自己不愿意,冯皇后顺风顺水走惯了,觉得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便强迫彭城公主下嫁。彭城公主可没废皇后那么好脾气,趁着婚期未至,自己带了十几个侍婢家僮,冒着大雨坐着小车跑去前线告御状了。

这下冯皇后私通的事,就暴露了。作为一个相信爱情并且十分自信的皇帝,拓跋宏“闻而骇愕”,觉得这话没法接,但看彭城公主千里迢迢来告状的架势,好像也不像假的。

半信半疑之中,他先将妹妹留下,想再去仔细查探一番。而那边冯皇后则已经知道公主跑了的消息,也晓得她是去告状了。

若是拓跋宏怒气冲冲来质问还好,但拓跋宏偏什么动静都没有,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来,这种未知才是最让人感觉恐惧的。所以冯皇后在宫中惶惶不可终日,盘算着拓跋宏要怎么找自己算账。

后来想得久了,也想通了,觉得算什么帐呀,如果拓跋宏死了,不就一了百了了么!所以她就和自己的母亲常氏一起,在宫中大行巫术,祈祷拓跋宏早死。

这就是拓跋宏的一生挚爱,正可谓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按理说,这种事换做任何一个普通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拓跋宏。然而他的确太爱冯皇后了,根本狠不下心来对她。

再度收到小黄门苏兴寿关于冯皇后私通的告密后,拓跋宏以“不伐丧”为由,撤兵回了洛阳。先将高菩萨等人抓起来询问,确认事实后,又将冯皇后叫了过来。

冯皇后依言过来,拓跋宏先让宦官将她全身搜了一遍,并警告她说,如果发现有一寸长的刀刃,就把她给杀了。这是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拓跋宏现在却要如此防范,有情人终成怨偶,不过如此。

冯皇后跪着求饶,拓跋宏才给她赐坐,又质问她说:“你不是会妖术吗,跟我详细说说啊!”

冯皇后求他摒退左右,拓跋宏便让人都出去,只留了长秋卿白整。为了吓唬她,还让白整“取卫直刀柱之”,但冯皇后还是不肯讲。

拓跋宏没有办法,只好又用棉花将白整的耳朵堵住,确认他不能听见别人谈话后,冯皇后才讲了。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讲了什么,只知道拓跋宏在听完冯皇后的话后,将彭城王、北海王叫了进来,说“她以前是你们的嫂子,现在已经不是了”,又让他们查清楚真相,不必有所隐瞒(此老妪乃欲白刃插我肋上!可穷问本末,勿有所难)。

然而这一切,也不过是色厉内荏的举动而已。即便厉声喝吓冯皇后,拓跋宏心中也仍然爱着她,所以不能不依照她的意思,又是摒退下人,又是塞住白整的耳朵。

甚至后来,他对两个弟弟说,因为文明冯太后的缘故,所以不能再度废黜冯家的皇后了,如果她有心的话,会自杀的,你们不要以为我还喜欢她,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汝等勿谓吾犹有情也”,这样的辩解,岂非正是欲盖弥彰。

北魏冯皇后结局

经过这样的事,他发现冯皇后并非安分守己的女人,自己去世后,很有可能把持朝纲,“恐成汉末故事”,不利于天下这也正是冯皇后心中所想。

当时施行巫术诅咒拓跋宏快死的时候,冯皇后便想效仿珠玉在前的文明冯太后,“一旦得如文明太后辅少主”。因此临终之前,拓跋宏命彭城王元勰赐死冯皇后。然而,这个痴情的皇帝毕竟还是没有做绝,以不让冯氏蒙羞为由,让元勰用皇后之礼安葬冯皇后。

施行遗诏时,冯皇后根本不相信。即便她任意妄为地践踏着拓跋宏给她的爱,但她还是坚定地认为,拓跋宏永远都只会爱她护她,而绝不会伤害她,因此坚决不肯喝下毒酒,并反抗说:“皇上绝不会下这样的命令!一定是你们想杀掉我!”白整理也不理,直接将药给她灌了下去。

而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者说,拓跋宏对冯皇后的单恋,终究以出轨、赐死的悲剧为结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兰陵王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兰陵王是历史上最俊美的美男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兰陵王的介绍吧。兰陵王是哪个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兰陵王的身世:兰陵王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孙子,兰陵王字长恭,文襄第四子。兰陵王是怎么死的?据历史记载兰陵王长相英俊,武功高强,屡建战功。和电视剧演的一样,

  • 晋怀帝司马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怀帝司马炽,是西晋第三位皇帝,年号 “永嘉”,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子。晋怀帝继位当年,“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中死了七王,最终东海王司马越胜出掌权。此后,西晋国力大减,无法控制全国。胡人趁机陆续建十六个非汉族政权与晋朝对峙,即“五胡乱华

  • 董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

  • 三国机密潜龙在渊剧情及主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机密潜龙在渊剧情介绍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个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密养宫外。十八年后,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傀儡皇帝刘协重病沉疴,为挽救大厦将倾的汉室,他密诏刘平回宫,替代自己复兴汉室。从来不知自己身世的刘平,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司马懿,踏入了不可

  •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输的这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各有各的历史价值: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统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战则彻底碾碎了这种可能,初步架构了三国鼎立之格局;随着夷陵之战(或叫猇亭之战)刘备的惨败,三方均元气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博弈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正史上,官渡之战爆发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之前的199

  •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由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做法未废,但主要的选官制度却是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提出“惟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曹丕称帝后,于公元220年采用属下陈群的建议,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是将察举的

  • 晋武帝为什么要传位给傻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炎,字安世,西晋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是,他却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英明的晋武帝为何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从史料看,司马炎虽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感情

  • 梁武帝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4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

  • 马谡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描写,诸葛亮为夺取天下大业,于公元228年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此次战役,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是由赵云、邓芝带军占据箕谷;一路由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突袭祁山;另外一路由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出兵街亭之前,曾立下军令状,表示“若有

  • 八王之乱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晋是一个充满外戚、宦官、后宫乱政的时代,其中最有影响的事件要数西晋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所指的八王,是晋室的八个宗亲: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作乱的原因,是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