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九大定律:懂了这些,就懂了中国

中国历史九大定律:懂了这些,就懂了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4/1/29 5:35:34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果然……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究竟要我们鉴什么? 其一,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双筷子或一只木盆。只是大坝一旦决了口,洪水便会一泻而下。其二,整个过程是“进行性”的。像癌症,就是进行性的。不断地发展,不会中止,也不会逆转,一直进行下去。 《左传,荘公十一年》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现在这些做生意的人,若是几个人合伙共同创业。开始的时候,兢兢业业,在艰苦环境中共同拚搏,尚能齐心协力。一旦家大业大,有了丰厚的利润,就会生出异心。彼此猜忌、龃龉,终至于分道扬镳。 难道人的天性就是这样?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但小人却更善于“包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论及天下兴亡之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指鹿为马”的赵高,“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祸国“六贼”童贯、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桧,两面三刀的严嵩,无法一一列举。若能把他们聚集拢来,可以排列成大军,浩浩荡荡。只不过,这只大军不能用来上阵杀敌,他们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围”。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唐代柳宗元: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敌存而惧,敌去。

毛泽东治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把整个中国搞得如火如荼,水深火热。比较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大陆,自罗马帝国以后,列国争雄,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总有打不完的战争。一个国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励精图治。

当今世界,美国人横行天下。是三次大战(两次热战一次冷战)造就了美国人之“横”。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未闻边塞号角,但见歌舞升平。自秦以后,皇朝的历史,一代不如一代。

第五定律——朋党定律

唐穆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出身官员结成一派,以李宗闵、牛僧孺为首的科举出身官员结成一派,两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讦、倾轧达四十年,史称牛李“朋党之争”。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党(派)争”持续不断。

西汉有外戚、宦官作祟,东汉有清议党锢,魏晋南北朝有士族门阀,唐有刘李党争,宋有“元祐党人碑”,明有东林党、宣党、崑党,清有帝党、后党,国民党内有黄埔系、cc系、政学系等。 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朋党现象,有其社会根源。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他是一个宗法社会。

第六定律——黄宗羲定律

“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依常理来看,是有些奇怪。像王安石这样的改革家,诗文写得极好,富有智慧,怎么也会犯一些不断被重复的简单的错误?在农村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上面的经是真经,都是下面这些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

第七定律——五世而斩定律

1856—1860年,太平军两次打破围困天京的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取得大捷。 驻守江南、江北大营的是清廷“精锐”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绿营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八旗兵则更为腐败无能。两营溃败,湘军成为清廷主力,形势急转直下。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个有本事的君子,得了个好位子,挣了一大份家业,想把他千秋万代的传下去。但“五世而斩”,君子的梦想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 老百姓的说法,更加令人扫兴。他们说,“富不过三代”。

第八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历史上“权大欺主”的事屡见不鲜。楚成王儿子商臣,逼迫成王自杀;吴国公子光派专诸刺杀王僚;西汉末有王莽篡汉;晋有“八王之乱”;三国时期有曹操司马昭擅权;隋有杨广弑父杀兄;唐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宋有赵匡胤“黄袍加身”;明有朱棣“靖难”之变等等。

在封建皇朝,存在着两种大搏弈。一种博弈发生在皇帝和皇储(太子)之间,另一种博弈发生在皇帝和权臣之间。皇帝和皇储,亲生骨肉,也会为了权力生死相搏。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变成了“毛”。 秦之前,文人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时光。他们负笈而行,周游列国,天马行空,十分浪漫。秦以后的文人,他们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经书和教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排名:康熙第一乾隆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人的寿命相比现代人来说是比较短的,其原因不在乎年年战争、疾病爆发、医疗卫生等,就连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皇帝也难以幸免。在历史上一共出现了559个皇帝,那么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皇帝是哪位呢。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皇帝1、康熙(61年)清朝康熙皇帝对于大家来说比较熟知,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从16

  • 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后,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冷宫,看过宫斗剧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住着那些被皇帝遗弃的妃子。一般来说,那些失宠或者得罪皇帝的妃子会被关押在这些地方。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冷宫这个词。冷宫主要是指那些皇宫的角落之类的,很少有人去的。妃子被贬到这里来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很多人都受不了这里的环境。那么,妃子在冷宫里都是如

  • 皇宫的妃子为什么会被打进冷宫的,原因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宫中多怨女”,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皇宫妃子的悲惨生活。现在很多清宫剧影视题材都是跟宫斗有关的,一旦哪个妃子惹怒了皇上皇后,或者做错什么事情,就被皇上无情的打入冷宫。在冷宫里面暗自伤神,了却残生。也许网友们都很好奇,“冷宫”在紫禁城真的存在吗?其实“冷宫”这词并不是单单指的特定的地方,其实就是一处非常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的“千古圣人”。孔子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行为规范的制定者。他的思想和学说是古代社会长期的意识形态和官方哲学。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2、秦始皇(前259-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采花大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龙和金庸的笔下,采花大盗一般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相貌俊美的。 古龙笔下的楚留香就被定格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采花贼。《血海飘香》开头的一段是这么说的,“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心不胜向往之,特于今夜子时踏月来访,君素雅达,必不使我徒劳往返也”。而金庸笔下的采花大盗田伯光也是个大帅哥,

  • 古人为何普遍流行近亲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的早嫁风尚,一般女即及笄,男至弱冠,即女子满15周岁,男子20岁时,便得开始筹谋婚嫁。其实,古人除了早嫁之风外,他们还流行近亲结婚,汉时的汉武帝刘彻和皇后陈阿娇便是表兄妹关系。在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中,簪缨世家中表兄妹的婚配现象屡见不鲜,如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有这类婚嫁之风呢?为什么母

  • 古代流行近亲结婚,难道不怕会有什么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都知道,近亲结婚确实会容易使隐性基因积聚。隐性基因若导致负面作用,则容易生出有缺陷的婴儿。古人非但没有我们现代人的医学常识,而且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地选择近亲结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古人普遍流行近亲结婚,一般是表哥娶表妹居多,可是我们会发现他们健在的后代几乎没有出现什么痴呆的现象,

  • 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

  • 抗日英雄赵一曼:一位只活了31岁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英雄赵一曼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

  • 古代真的有龙吗?还有人吃过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龙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古代一种神兽,是生活在神话里面的动物,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却又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古代曾经有人养过龙,甚至有人吃过龙,传说一位夏朝的君主就吃过龙,而且自从他吃了龙之后,夏朝就走向了衰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夏朝还真的有人养过龙吗?古代真有人吃过龙吗?夏朝真的有人养龙?夏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