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济桥的的传说三则

广济桥的的传说三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3/12/11 14:29:08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闭式桥梁”。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是残破不堪,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

2003年10月,广济桥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

1、仙佛造桥

唐代韩愈来潮州后,为了沟通两岸,请他的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由于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间一段未能连接,由广济和尚用禅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莲花化作巨缆和十八只梭船连接起来,因此分别称桥名为“湘子桥”和“广济桥”。

在他们法力失效的地方就有羊变成的“乌洋山”(浮洋镇)和猪变成的“猪山”(磷溪镇)。

2、王源除怪石

王源是明宣德七年主持大规模修桥的潮州知府,并在桥上建“廿四楼台”而有“江南第一桥”之誉。由于建桥需大量石料,此时传葫芦山上出有2块怪石,使潮城经常有火灾和诉讼。于是他亲自带人上山,带头砸下2块怪石,并题下了除怪石诗。

3、吴府公祭水

吴府公是清代道咸年间的潮州知府吴均,某年因韩江水涨淹上城墙,潮城危急,他在东门楼上祭水,乞求水退,但水始终没退,于是他把自己的官帽、官服投于水中,表示与城共存亡。说也奇怪,此时洪水就退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政治制度和人类社会当中的其他很多物事一样,都是有传承的,这是最基本的概念,读者必须明了。基于这一概念,就清朝的大学士制度而言,它并不是清人的原创或者发明,它完全是沿袭了明朝旧有的规制而成的。在清朝,起初,凡是被授予大学士的人,他必须要兼六部之中某一部的尚书。所谓六部,是指隋唐以后,对中央行政机构吏部

  • 爱新觉罗的后人现在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灭亡,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年代。清朝灭亡后,皇室宗亲一大票人就地解散,爱新觉罗这个中国第一显赫家族失去了往日的皇家光环,渐渐不被人提起,泯然众人。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是爱新觉罗后裔,正宗的皇族,那你要小心了。以为内不是所有姓爱新觉罗的都是正宗皇

  • 战国时期四大君子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四大君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1、孟尝君田文,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之一(注: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

  • 孟尝君和他的鸡鸣狗盗还是有争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尝君列传》鸡鸣狗盗是个典故。孟尝君入秦被软禁,想通过秦昭王宠爱的妃子幸姬来脱身,幸姬索要白狐裘,结果白狐裘被孟尝君入秦时献给了秦昭王,一时没有办法。有一个门客学狗打洞,潜入昭王仓库偷得宝物献于幸姬,孟尝君得以脱身,结果到了半夜,昭王反悔派人来追。因为天还没亮,所以函谷关不开门,这时有门客学公鸡鸣

  • 猫传入中国的历史:最初被奉为神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对猫的记载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代。那时,猫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因它捕鼠的天性使中国人认识和喜欢上了这个小巧聪慧的动物,成为古人眼中消灭老鼠、保护粮仓的神物。《诗经》上讲,商周时有一种供奉八种神物的祭祀活动,叫“八腊”,其中就供奉猫。原因很简单,就是《礼记》上讲的,“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道猫,为其

  • 战国四公子春申君之死:人心不足蛇吞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申君一向本着国家的利益出发,就算是到了晚年时期,这个志向依旧不改。他整天操持楚国的一切,甚至楚考烈王不能生出儿子,春申君也操心得睡不好觉。春申君就一心想帮楚王一把,为他找了大夫看病,为他找了很多美女,最后还是没有生出儿子。为了能够让楚国后继有人,只好不走寻常路了。恰好在这个时候,赵国一个叫李园的带

  • 平原君利令智昏,差点让赵国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利令智昏"四个字,是司马迁对平原君和赵成王不能趋利而避害的一声感叹。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野王被占领后断绝了上党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党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失守,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

  • “中国”这一概念从古到今的演化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这一概念的形成、演化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众所周知,目前所知最早“中国”一词,是在一个著名的青铜器“何尊”上发现的。何尊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大意是,周武攻克了商王朝的都城以后,就举行隆重仪式告诉上天说:“我已经据有了中国,领导这些民

  • 江南四大才子都是哪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大才子:1、唐寅(1470—1523),祖籍晋昌,即建国后的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2、祝枝山(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

  • 江南四大才子真的存在吗,他们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伯虎点秋香》中给观众塑造了四个不靠谱的江南四大才子,无厘头的扮演和朴实的举措剧情,让四位才子给观众的映像,只剩猥琐和不着调,没有半点文雅才气。明天我们就来看看,理想中的四大佳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最初都有什么下场。真正的历史中却是没有周文宾。在现代江南四大佳人辨别是: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和徐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