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读:历史上的秦楚丹阳大战

解读:历史上的秦楚丹阳大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4/2/12 3:31:17

秦楚丹阳之战。秦国击败魏、韩、赵三国后,形成以秦与魏、韩为一方,齐与楚为另一方的两大集团对立局面。秦欲攻齐,派张仪去楚,许诺割商於之地600里,要楚与齐绝交,以破坏齐楚联盟。楚怀王遂与齐断交,派使者往秦索地。张仪背约,只许6里地。楚怀王大怒,派大将军屈丐率军攻秦。

秦惠文王派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军迎战,韩国也派兵相助。两军战于丹阳,秦施计离间楚将关系,使其互不配合,大败楚军,俘屈丐及裨将逢侯丑等70余将领,斩首8万人。随后,秦又遣军攻取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600里地,置汉中郡。

关于秦楚之战,是在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之后,插在秦国本土和巴蜀之间的楚国汉中郡直接威胁秦国入蜀的要道,成了秦国必须要拔掉的钉子,秦国不希望有楚国这么一个强大的邻居。于是,秦惠王无时不在算计着楚国。秦国通过通过连横手段,联盟韩魏,发动对齐楚两国的战争。秦国以帮助韩魏攻齐换取韩魏的共同伐楚。这便是连横合纵的最具变数的部分。

众所周知,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但是,短短的数年之间,韩魏与楚国反目,反而帮助秦国攻打楚国。这便是张仪曾经说的,“六国强于秦,然多于宿怨,久必分之!”意思是说,六国的合纵攻秦只能是起到一时的作用,六国之间本来就恩怨不断,互相攻伐之事也不少,这就给了连横很大的机会。

比如,齐魏两陵之战中,齐国消灭了魏国的精锐部队致使魏国国力一落千丈,无力再与西方秦国争雄,因此,魏齐之间的宿怨是早结下了;在魏韩与楚国之间,从春秋晋楚争霸期间,晋楚两国便相互争霸,彼此之间也是宿怨深积。

因此,在当时的连横合纵当中,起关键因素的其实是齐国。也就是说,张仪能够战胜公孙衍的首要帮手是齐国。齐国是当时唯一能与秦国响抗衡的强国,也是唯一不与秦国接壤的战国。

比如,当五国联军的时候,魏、赵、韩、燕、楚五国组成了联军,独缺齐与秦,虽然五国的目的是攻秦,但是,也可以随时调转进攻方向,转而向齐国进攻,所以,齐国在五国合纵的时候,也同样会坐立不安。

再者,齐国位于东海之滨,也是远离中原,齐国要想向外扩张,燕赵、韩魏与楚都是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对于齐国来说,秦国的强大可以牵制住五国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力量,这无疑,秦国的强大,对齐国有力,只要秦国在西方一直强大,韩魏燕赵与楚国就不能全力来对付齐国。

反之,秦国被削弱之后,魏韩就会将矛头转向齐国,这一点,齐国很清楚,齐魏两陵战争就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之下的。因此,六国永远不可能统一攻秦,因为除掉秦国之后,其余的六国还得继续的内斗。这种客观条件注定了合纵的制约性,也成了连横的发展基础。

在这个背景之下,秦国连横了韩魏对楚国发动战争也就成了必然,至于张仪欺骗楚国的事,不过是整个战略格局的插曲,是秦国为了孤立楚国的战略谋划。这也是连横的一个重要战略,弱化敌国。

从公元前316年到公元前312年共四年时间,秦国对楚国足足做了四年的战争准备,在这四年里,秦国不仅对楚国施展外交,还突出了楚国的内部矛盾。

楚国,一直都糅杂着封建制度与部落制度,在战国中属于半原始国家,直到吴起变法之后,才给楚国带来了一丝的崛起之意。吴起给了楚国王室构建了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这支力量足以在平时弹压下各个权臣扈吏,也可以是对外的一支强大力量。

因此,秦国对楚国的既定战略很明显,那就是,削弱楚国的王室力量,让楚国的贵族势力继续的庞大,然后臣属之间相互倾轧,因此,从楚国对秦国开战,楚国就已经在战略上输了这场战争,此战,秦国重创楚军主力,扩大了势力范围,消除了楚对秦的直接威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悼王是谁?楚悼王竟被大臣射成刺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悼王(?前381年) ,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声王之子。楚声王六年(前402年),在位仅6年的楚声王被“盗”所杀后,熊疑继承王位,为楚悼王。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详细的聊一聊楚悼王。楚悼王简介中文名:熊疑别名:熊类国籍:中国(东周楚国)民族:

  • 郑旦与西施都是美人,郑旦却沦为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曾经被勾践派去色诱夫差最后越王报仇成功。还有一位跟西施一样美若天仙的女人叫做郑旦。同时被勾践选上但是最终郑旦却沦为西施的陪衬。西施与郑旦作为同时齐名的美人,同样被送去吴宫色诱夫差,同样为国奉献全部,但人们却只知西施不知郑旦,想想都为郑旦不值。在当今各种作品里,郑旦都成了

  • 烽火戏诸侯里的冰美人褒姒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褒姒,这位“烽烟戏诸侯”的女主角,在诸侯军队的匆忙中终于笑了可爱至极,灿烂至极。但就是因为她的笑,周幽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永远地归宿于骊山脚下,其历史教训为历代英君明主引以为戒。而关于褒姒的归向问题,一直为人们所探索。《诗经》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说正是褒姒轻轻一笑,一个帝国

  •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 霸主齐桓公争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一生文治武功实现了宏图霸业的理想。齐桓公还曾提出过著名的尊王攘夷思想,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这位春秋

  • 楚庄王: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是来自楚庄王。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楚庄王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的故事。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

  • 退避三舍主人公是谁?重耳逃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退避三舍是人们常听闻的历史故事,那么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是与重耳逃亡的故事有关吗?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退避三舍和公子重耳的故事。春秋时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

  • 一鸣惊人到底是说楚庄王还是齐威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鸣惊人,是指一位不出名的人干出卓越的光辉成绩使世界惊异起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那么,历史上一鸣惊人究竟指的是哪位国君呢?成语“一鸣惊人”是说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这话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说的是淳于髡用隐语说

  • 廉颇负荆请罪之前发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负荆请罪的故事想必国人都很熟悉,但大家是否了解负荆请罪请罪之前廉颇合蔺相如之间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负荆请罪之前发生的故事。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屡立战功,官封上卿大将军。蔺相如出身低微,曾经做过宦者令(内侍长)缪贤的门客,后来因为出使秦国,勇敢机智地保护了“和氏壁&rd

  • 赵括纸上谈兵的他是如何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 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rd

  • 孙武三令五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令五申是大家常使用的成语,此典故的主人公正是大兵法家孙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武三令五申的故事。要说咱们华夏神州山东这地界儿,就是了不起,春秋末年那阵儿,一下子打天上降至泰山南北一文一武两颗巨星。文星处鲁之陬邑(今曲阜),乃垂范千秋的至圣先师孔丘孔夫子;武星居齐国乐安(今惠民县),系万国兵家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