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武帝司马炎:魏元帝禅位与西晋王朝的建立

晋武帝司马炎:魏元帝禅位与西晋王朝的建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58 更新时间:2024/1/22 17:40:03

司马炎,字安世,是晋王司马昭的长子。按照封建时代立嫡 以长的成规,他本该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但司马昭似乎忽略了 这位长子,而对另一个儿子司马攸更感兴趣。司马昭把司马攸过 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师为子,并打算立之为世子,他每次见到司 马攸,便拍着晋王的宝座对他说:“这是桃符(司马攸的小名)的 座位。”宠爱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不甘寂寞的司马炎开始了他争夺王位的活动。

据史书记载,齐王司马攸为人清和平允、亲贤好施,喜爱古 代典籍,并且雅好文章,是一位有着浓厚的艺术气质的儒雅之 士,与司马攸相比,司马炎却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他在气 质上几乎完全秉承了父袓的天性,既有足以左右形势的谋略,同 时也有着一付宽厚仁慈的外表,更何况还有着立嫡以长这一堂皇 的箭牌,总之,政治家的天性加上客观上的优势,使得他在复杂 的宫廷斗争中游刃有余,许多重臣也以历史上废嫡长引起祸乱的 事例与司马昭抗争,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到晚年,司马昭不得不 以强大的政治理智克服个人情感上的好恶,接受了大臣们的建 议,立司马炎为世子,这样,司马炎为他登上皇位扫除了第一个 障碍。

司马炎接受禅位后心里并不轻松。他很清楚,虽然他登上皇 帝的宝座,但危机仍然存在。从内部看,他的父袓为了给司马氏 家族夺取皇位铺平道路,曾经对曹氏家族以及附属势力进行了残 酷的屠杀,这件事所造成的阴影至今仍然横亘在人们的心中;从 外部看,蜀汉虽平,孙吴仍在,虽说此时的东吴已不足以与西晋 抗衡,但毕竟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内忧外患告诉司马炎,要想 巩固获得的政权,进而完成吞并东吴,统一中国的大业,就首先 要强固统治集团本身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 怀柔政策。为此司马炎在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诏使已成为陈留王 的魏帝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 书不称臣。同时又赐安乐公刘禅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第二年又 解除了对汉室的禁锢。这不但缓和了朝廷内患,尤其是消除了已 成为司马氏家族统治对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惧,而且还安定了蜀汉人心,进而为赢得吴人的好感,吞并东吴取得了主动权。

为了尽早地使国家从艰辛、动乱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统一 打下牢固的基础,无为与宽松成了西晋之初的立国精神,作为当 时最有权威、同时也最具有号召力的人物,司马炎更力求在国家 的大政方针中充分体现这一点。泰始四年(268),他在所颁诏书 中明确指出:“为永保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 国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 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对于类似的诏 令,我们固然不能排除官样文章的因素,但也不能一味地看作浮 词虚语,因为他的基本精神还是符合当时现实背景的,即针对曹 魏后期苛刻的政治而言的。当年,曹魏王朝的奠基者曹操继东汉 的动乱政治之后,为了安定人心,恢复国力,曾实行了比较宽松 开放、节俭求实的建国方针,但到了曹丕,政治渐趋严厉,社会 风气亦向腐败转化,魏武当年的风范已是咋日黄花,成了绝响。 皇帝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断把强大的物质重负转移到百 姓的身上,而连绵的战乱,更使百姓于惨淡的生计之外,在心理 上增添了一种恐惧与疲惫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反其道而 行之,提出无为而治的强国方略是适宜的。


下一节:西晋灭吴与占田课田制

返回上一级>>>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三国乱世开创太康之治的武皇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灭吴与占田课田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正当司马炎励精图治、西晋的国威蒸蒸日上的时候,东吴却 如日薄西山,处处表现出倾颓的趋势。吴王孙皓那乖戾、残忍、 荒淫的天性在绝望的环境中更向病态发展,他无意中把东吴这辆 气息奄奄的破烂马车,又向死亡驱进了一步。孙皓为了满足自己 的淫欲,强行规定,大臣的女儿必须先充实他的后宫,落选者才 可以出嫁。为此

  • 晋武帝司马炎:文恬武嬉奢侈无度的西晋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忧患的日子走进和平安乐世界的司马炎,面对大一统的 局面,面对任他主宰的广袤的山河和芸芸众生,感到了一种满足 与陶醉,殊不知就在此时,他那一直奋进的生命之船也搁浅了。本来以俭约清廉著称的司马炎,灭吴后生活上开始奢侈起 来,日子不长,司马炎就完全成了一个被物欲、色欲所主宰的昏 君。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

  • 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三国乱世开创太康之治的武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马炎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279年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

  • 晋惠帝司马衷:白痴皇帝登基与杨氏外戚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 二个儿子,由于老大司马轨2岁夭亡,他成了实际上的长子。司马衷9岁时被立为皇太子。爱子心切的武帝特地请了敢于弹劾贪官污吏,被视为直臣的李熹来当太子太傅,指望严师出 高徒,能把太子培养成才。谁知司马衷天生是个白痴,呆傻愚钝, 不堪造就。有一次,他在皇家花园中玩,听到蛤蟆叫,就问

  • 晋惠帝司马衷:贾皇后的荒淫与赵王司马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是白痴,可以任由杨骏摆布,可皇后贾氏却不是甘居人下的良善之辈。杨骏虽然知道她不好对付,有所防范,却绝对没有想到,恰恰就败在这个女人手里。贾皇后父亲贾充深得武帝信用,官至侍中、尚书令、车骑将 军。贾充善于阿谀奉承,和太尉荀岂页、侍中、中书监葛勖、越骑校尉等人互相援引,结党营私,本来武帝已为惠帝物色

  • 晋惠帝司马衷:八王之乱与西晋政权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贾后死后,一场新的权力争夺大战,即八王之乱随之揭幕,这次登场的是宗室诸王。由于宗室诸王大多拥有重兵镇守要害之 地,军事民政集权于一身,而皇帝却是个白痴,有点野心和实力 的宗王难免想入非非,他们身边的文武僚属各求富贵腾达,也纵横捭阖,拨弄是非。这种情况下,一场大乱实在是不可避免的。八王之中,惠帝总是被

  • 晋惠帝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

  • 晋怀帝司马炽:无心政权却被送上皇位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武帝司马炎总共生了25个儿子,司马炽是最小的一个。武帝 临死前一年,将他封为豫章王。 王之乱期间,他洁身自好,不问世事,闭门读书,专心于史籍,因而颇有声望。永兴元年(304)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废掉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时,武帝25子已仅剩4人, 司马颖被废,司马颙只能在吴王司 马晏和司马炽中挑选一个

  • 晋愍帝司马邺:永嘉之乱受辱被杀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嘉五年(311)六月,匈奴 族建立的汉国皇帝刘聪派兵攻破洛阳,将晋怀帝俘往平阳。晋朝的 一些文武大臣或是出于忠心,或是出于野心,纷纷推出一位皇室成员 作为招牌,发展势力。其中,只有荀藩在密县(今河南密县)得到了成功。荀藩最初推琅邪王司马睿为 盟主,可是,司马睿正忙于经营江南,对收拾北方残局不感兴趣

  • 三国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