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呢

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15 更新时间:2024/1/22 0:43:58

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呢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应该来说都在《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中,这个列传是司马迁为屈原和贾谊两个人所写的列传,虽然两个人不是同个时代的人,但是他们生平的境遇却有不少相似之处。屈原和贾谊两个人都是才情满怀,忠心却被奸人所诬遭到贬斥,在政治上始终郁郁不得志,但是文学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司马迁就将两个人同归到一个列传中去。

司马迁图画

在这一篇列传中,司马迁介绍了屈原和贾谊的生平,以及所遭遇的的事情,并且对二人都做了相应的评价,其中对于屈原的评价尤为中肯,也正是司马迁对屈原的称颂,奠定了后人对屈原文学成就高度赞扬的基础。

司马迁首先对屈原的才能进行可一番描述,他指出屈原博闻强识,能够治理国际,又能够吟诗作对,高度赞扬了屈原的才能。另外,司马迁对屈原的作品也寄给了非常高的评价,司马迁说《离骚》用古代的事情,来讽刺当时的帝王,虽然文笔娟秀,但是意义却深远。还评价屈原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能与日月之光辉相较。

在文章的最后,司马迁也对屈原和贾谊做了总结说,自己读了《离骚》、《天问》、《招魂》等书,常常为他们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感到悲愤,去长沙路过屈原抱石自沉的地方,还留下了眼泪,追念屈原高尚的品格和节操。

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如何

司马迁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倾尽一生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著作的完成过程并不顺利,司马迁为写书先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撰写过程中又获罪受宫刑下狱,可以说《史记》是他毕生的心血。那么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司马迁画像

汉朝杨雄曾著《法言》一书,书中写到“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杨雄因此也成为了第一个赞颂司马迁实录精神的人,他提出的司马迁据实记录人物和司马迁钟爱奇才的观点也被人们所认同。班固是一个系统评论司马迁的历史人物,在班固的《汉书》中,班固专门做了一篇《司马迁传》,文中写道“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很好的赞扬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纪实精神,令后人叹服,而司马迁的纪实精神也成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唐代文人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在他看来司马迁的文学风格是“雄深雅健”。韩愈也曾说过“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表现出韩愈对司马迁的崇敬。宋元时期,马存和郑樵也先后对司马迁发出赞叹,其中马存主要是赞叹了司马迁的壮游,他说司马迁“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因此司马迁的文笔或奔放浩荡,或深沉含蓄。南宋史学家郑樵则认为“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可见郑樵对司马迁的评价之高。

明清时期的金圣叹、钱谦益、章学诚、赵翼和梁超都先后对司马迁作出评价,其中金圣叹可以说是司马迁的知己,他对《史记》的探讨独树一帜。赵翼称司马迁为“史家之极则”。而梁启超则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并对《史记》做出极高评价,并说“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到了近代,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也提到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郭沫若更是赞赏司马迁的才华,他曾为司马迁祠题写碑文,写道“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而翦伯赞更是认为司马迁是我国史学的开山祖师。

标签: 司马迁如何评价屈原司马迁如何评价屈原应该

更多文章

  • 曹操杀王垕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杀王,原因,是什么,曹操,杀王,原因,是什么,个人,有

    曹操杀王垕的原因是什么曹操这个人有能力有胆识,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物,但是很多时候后人眼中的曹操都是一个奸雄的形象,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被冠以奸雄的名号呢?曹操剧照其实有时候,曹操不是奸诈,而是阴狠,可以说是,玩阴的,除了刘邦就没人能够玩的过他,可惜刘邦早生了几百年,不然两人还真能过过招,刘备可就不一样了

  • 刘皇叔与曹阿瞒之间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皇叔,曹阿瞒,之间,大的,差距,在哪里,曹操,刘备,两位

    曹操和刘备两位三国巨头曹操一生赢过很多次,重大的如官渡之战;也输过很多次,著名的如赤壁之战。可他老人家心理素质极好,尤其是逆商极高,不论面对多大的风浪,总能毫不气馁,坦然处之,然后从头再来。所以,他的成就也就最大。就拿赤壁之战来说,曹操的战舰和军营全部着火,顷刻之间,“烟炎张天”。二十万大军死的死,

  • 误传千年 西天取经第一人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误传,千年,西天,取经,一人,是他,玄奘,汉传,佛教,史上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棉,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

  • 梁武帝萧衍的菩萨梦:走火入魔时却遥不可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武帝,武帝,萧衍,菩萨,走火入魔,时却,遥不可及,公元,5

    公元548年江南的春天,唯一的绿色在瞳孔里。围城内外的人们眼中,射着可怕的绿光。台城,南朝时帝国的核心,皇宫与台省(中央机关的所在)已经被叛将侯景整整围攻了130多天,四五十年积下的太平元气被消耗一空;粮草竭了,起先还能杀军马,接着是老鼠、麻雀,再后是草根、树皮,很快连皮甲、弩带都被煮吃得干干净净,

  • 悲惨:东汉末年大灾难 人口只剩十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悲惨,东汉,末年,大灾难,人口,只剩,十分之一,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 三国时代的许多故事,但未必知道这数十年间,出现过连绵不断的大瘟疫。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可惜不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注意到这件历史性大事,幸而《后汉书·五行志》还留下几行极简略的记载,使人知道除了战争外 还有一个瘟神同时肆虐。网络配图匈奴

  • 古代四大美女都是红颜祸水 谁最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四大,美女,都是,红颜,祸水,最受,争议,古代,四大

    古代四大美女被人们形容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实她们有的不只是美貌,所谓人红是非多,古代四大美女还被世人认为都是红颜祸水,貂蝉,妲己,跟谁都没什么好下场,那么其中受争议最多的是谁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第一位:杨贵妃杨玉环杨玉环,美艳无比,风情万种,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杨玉环是薄州

  • 朱元璋终身未出兵日本 幕后居然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终身,出兵,日本,幕后,居然,隐情,朱元璋,为了,做

    朱元璋为了做到皇帝的位置打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实力持平的对手,也有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但是最终还是化险为夷得到了江山。可是朱元璋却一直都不敢对日本出兵,这其中有怎样的隐情呢?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

  • 为什么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是如来佛设的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西游记,唐僧,取经,如来佛,按照,逻辑,关系,来说

    按照逻辑关系来说,《西游记》的开头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小说从石猴出世,到孙悟空学艺,大闹天宫,再到如来出面收伏妖猴等,好像跟唐僧取经的故事没有联系一样。真正的起点,应该从这里开始。某一天,佛祖召开讲经会,忽然慈悲大发,感叹我们这些东土众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要用最至善的佛法来超度我们。使这些迷失自我、不

  • 隋炀帝公主为何被唐太宗李世民抢成小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公主,为何,唐太宗,李世民,抢成,小妾,雁门,之围

    雁门之围,是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斯役导致隋炀帝无法返回国都大兴(长安)。只好南下江都,企图东山再起。这对于蓄谋已久的唐国公李渊父子而言,无疑是天赐的造反良机。网络配图这个历史大背景,被电视剧《大唐情史》戏说成了一种婚姻交易。垂青李世民的一位“公主”突然驾临太原。要求李渊发兵迎接父皇还都,条件是。

  • 连皇帝都吹捧的李师师究竟花落谁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连皇,帝都,吹捧,李师师,师师,究竟,花落谁家,水浒传,知道

    看《水浒传》都知道浪子燕青和李师师有一段情缘,然而水浒英雄结局大都不好,但燕青急流勇退,这位浪子独自离去,浪迹天涯。电视剧里给出的是观众所喜欢的,燕青和李青青坐船离去了,像范蠡和西施一样,小舟任飘摇,共度天涯路。网络配图李师师乃京师名妓,宋徽宗都为之倾倒,宋徽宗也是风流才子,书法绘画做的比皇帝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