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皇陵未解谜团:朱元璋陵寝为何状如北斗?

明皇陵未解谜团:朱元璋陵寝为何状如北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4/1/16 17:12:12

文章摘自《盗墓史迹》作者:孙建华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十三陵风水为何难保大明昌盛

风水,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话题。在古代,特别是汉唐以后,上自帝宫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庙和民宅,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大多都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

最初,风水只是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它的理论大概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

网络配图

明代帝陵的卜选,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等。

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千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十三陵的选址考虑了天干的因素(即天时,天时考虑三、六、九)、人的因素(明代十三代皇帝陵墓都建在此)、地的因素(土质很差,以虎山为最差。也许它原来的土质是好的,到现在已经发生变化)。这个十三陵是一个聚人气、才气的风水宝地,就像故宫一样,虽然朝代变换,民族却愈加强大。

当然,十三陵虽然是风水宝地,但是,也保不住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几乎具有某种神秘的必然性。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所以将明朝的灭亡完全归罪于十三陵的风水也是不恰当的。

明孝陵布局状如北斗之谜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1368~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标签: 皇陵未解谜团朱元璋陵寝为何状如北斗文章摘自

更多文章

  • 对拉美西斯二世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拉美,西斯,二世,评价,怎样,拉美,西斯,二世,评价,怎样

    对拉美西斯二世评价是怎样的众所周知,拉美西斯二世作为法老是一位少有的佼佼者,作为一位国王、建筑大师以及军事家,拉美西斯二世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功绩。对于拉美西斯二世评价在古今中外都很高威望,拉美西斯二世当之无愧的是古埃及法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其中之一。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拉美西斯二世有很多身份,他不仅是一位伟

  • 未解之谜:楼兰古国失踪六大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未解,之谜,楼兰,古国,失踪,六大,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网络配图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对于楼兰古国为何神秘消失,不同学

  • 研究发现史前巨石阵周围曾建有绿色屏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研究,发现,史前,巨石阵,周围,曾建有,建有,绿色,屏障,美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英国考古学家最近考古发现,英国史前巨石阵可能曾经被一圈长有树林的河岸所包围,这种植被屏障主要是用来防止旁观者看到巨石阵内部秘密的宗教仪式。最新考古发现的证据来自英国遗产协会最近对史前巨石阵考古遗址的考察,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处环形的障碍物。这种障碍物有可能是多刺疏林,它们可能

  • 杨玉环备受宠爱 为何只是贵妃而没能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玉环,玉环,备受,宠爱,为何,只是,贵妃,能成为,皇后,杨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网络配图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她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白居易

  • 金门炮战鲜为人知的内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门,炮战,鲜为人知,内幕,真相,金门,炮战,鲜为人知,内幕

    金门炮战鲜为人知的内幕真相提到金门炮战鲜为人知的内幕,就要提到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位老对手。据称,蒋介石在得知金门炮战发生的消息后,心情居然很高兴,还说:“打得好,打得好。”蒋介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和毛泽东达成了默契。金门炮战图片毛东泽与蒋介石在金门炮战中联合抗美是金门炮战鲜为人知的内幕。在当时,

  • 揭秘清朝顺治帝究竟为何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揭秘,清朝,顺治,究竟,为何,出家,顺治,真的,出家,一事

    顺治帝真的出家了吗顺治出家一事,一段时期里曾是清初宫史的一大疑案。传闻中,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福临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至情至性。在自己心爱的董鄂妃去世后,福临悲伤过度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了。看破红尘的顺治帝这件事虽不像太后下嫁“摄政王”那样复杂,但问题很难辩解。网络配图顺治帝6岁即位,24岁去世,在

  • 宝莲灯前传杨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宝莲灯,前传,杨戬,简介,宝莲灯,前传,杨戬,简介,才是,大

    宝莲灯前传杨戬简介宝莲灯前传杨戬才是大闹天空的第一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宝莲灯前传杨戬。焦恩俊版二郎神剧照该故事根据民间传说改编,人物形象塑造的近乎神话,让我们联想到神话故事中的二郎神也应当是如此,该剧堪称经典。二郎神的母亲因思凡,来到人间与凡人交配生下二子一女。玉帝气愤亲妹妹

  • 康熙揭示日本人本质的一席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揭示,日本,人本,质的,一席话,清代简史,看到,日本

    在《清代简史》中,我看到日本人称康熙为“上国圣人”。为什么呢?我在《康熙朝起居注》中找到了答案。在康熙三十年以后的起居记录中,康熙曾先后多次评论日本人。态度上,特别轻蔑他们,他并不叫他们为日本国,而只叫“倭子国”康熙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混帐,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

  • 雍正被毒死:死因的五种说法哪种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正被,毒死,死因,五种,说法,哪种,可信,雍正,年的,时候

    在雍正七年的时候,雍正皇帝得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半年,差点归了天。病好之后的雍正得了心病,他惧怕生病,惧怕因此而死去,于是下令遍访天下名医,搜寻知名道士。渐渐地,雍正皇帝迷上了炼丹。迷到什么程度?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嘉宾纪连海说:“这炼丹炉一点上火,就此没有熄过。”丹药里加春药,皇帝叫好清朝的雍

  • 赤峰出土5300多年前陶塑人像 正在用力呼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赤峰,出土,5300,年前,陶塑,人像,正在,用力,呼喊,赤

    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发现一尊距今53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精美陶塑人像。这尊呈现男性特征的陶塑人像为整身、盘坐,头戴盘索冠,口圆张,双目圆睁,两臂交叉,右手用力按在左手上,陶塑人像表情生动、造型逼真细致。网络配图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陶像的动作和表情是正在用力呼喊的状态。在细部塑造上,可以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