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导和王敦关系

王导和王敦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99 更新时间:2024/3/11 6:54:34

王导王敦关系

王导是东晋名相,王敦是王导的堂兄。兄弟二人出身显赫世族,身份高贵,一起协助司马家建立了政权。王导为内王敦为外,。朝堂渐渐被掌握在他们手里。但是皇帝并不愿意见到这个局面。当时的都城是建业,它位于长江下游,能控制出海口。

王导图像

这个城市的不足就是容易受到长江上游的威胁。正好,王敦就驻扎在长江上游。该地区的军政都被他掌握在手里。所有人的眼里只有王敦的命令,对于中央几乎已经不放在眼里了。皇帝培养了一些人给与了他们军权,希望他们能够压压王敦的气焰。但这却使王敦兵行险招 ,终于在鄂州发动兵变。还在都城的王导为了保全自己发布了一个与堂兄划清界限的声明,希望中央能尽快抓住叛贼。紧接着司马皇帝也发布了一个表彰了王导的大义灭亲的声明。王敦从鄂州一路南下,很顺利就攻占了京城边的一处军事要塞。他纵容手下的士兵四处抢劫。坐不住的皇帝只能选择向王敦求和。王敦一见到堂弟就怪他在当今皇帝即位前没有听他劝,现在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但王导依然坚持认为不能改立皇帝,王敦只好退回鄂州。后来皇帝因为忧虑成疾病逝了,王导接受了遗召,辅佐幼帝上位。

后来王敦病重了。他的堂弟谎称他已经死了,还发丧号召叛乱者投降。可是王敦没有真的死,他知道后立即组织兵马,但为时已晚,只能不甘地死去。由王敦引发的叛乱就这样被王导平定了。王敦所做并没有影响王氏家族的繁盛。王导的官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一代东晋中兴名臣。

揭秘王敦既下是什么意思

王敦既下,意思是王敦顺江而下。这句话选自《温峤不屈》。这篇文章讲得是王敦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起反叛,打算废立太子而没有成功的故事。王敦顺着长江一路打到长江口,把军队驻扎在了石头城。

王敦图像

太子很有威望,也很有能力。王敦想要废了他,选个容易控制的人当太子。可是废立太子需要名正言顺,王敦左思右想,终于想出来可以给太子安一个不孝的罪名。在宾朋满坐的时候,他开始对太子发难,历数了太子种种不孝的行为。他为了增加可信度,还不忘添一句这是温峤说的。温峤本来是太子的亲兵,后来跟随了王敦当官。过了一会儿,温大人来了,王敦端起架子威严地问皇太子为人怎么样。温峤说他身份卑微,不敢随意地说皇太子。王敦释放了杀气,想要让温峤屈服,他再一次地问皇太子的为人。这回温峤没有打马虎眼,诚恳地说皇太子深谋远虑,不是像他这样的人可以随意猜测的。皇太子很有礼貌,也很孝顺,所有的事情做得都是有礼有节。

王敦气得肺都炸了,可是人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自己已经无法做出改变了。后来皇太子顺利地当上了皇帝,消灭了叛军,保全了晋室。

王敦在这件事上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如果想要给太子安罪名,也应该找个靠谱点的。太子本就是个孝顺的儿子,他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说他不孝不是赤裸裸地告诉别人自己是造谣的。第二个错误是不应该找温峤来佐证他的谎言。如果想要找同谋,应该跟人家事先作好沟通,也不应该找正义的人。温峤正直勇敢,不向恶势力低头,王敦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选择他来配合自己的谎言。 如果世上多一点温峤这样的人,那些阴谋家们是不是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揭秘王敦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王敦之乱爆发东晋初年,历时两年,王敦与他的堂弟曾经一起帮助晋元帝在江南建立威望。王敦掌握军事大权,而王导主要掌管朝中的一些事物。晋元帝希望减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提拔了一些其他世家子弟,这些世家子弟要求皇帝削弱王敦。

标签: 王导王敦关系王导王敦关系东晋名相堂兄兄弟

更多文章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比较,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比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比较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这些起义不管成功与否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反抗这种被压迫的现象。而在这许多次的运动之中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是比较著名的了,虽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本质却都是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起

  • 西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文帝,刘恒,父亲,哪位,汉文帝,刘恒,父亲,哪位,汉朝,建

    西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哪位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汉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刘邦,他善于培养和任用人才的帝王。刘邦是农民家庭出生,后在陈胜起义后响应他起兵,攻占沛县,成为沛公,之后便投奔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击溃秦军,占领关中,且废除秦苛法受到百姓欢迎。之后刘邦在鸿门宴中机智脱身,以汉王的身份与项羽对抗

  • 王羲之《洛神赋》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羲之,洛神赋,身世,之谜,王羲之,洛神赋,身世,之谜,书法

    王羲之《洛神赋》的身世之谜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有两幅作品备受争议,一幅是最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一幅就是这《洛神赋》。但是和《兰亭序》的备受瞩目相比,洛神赋就显得有点无人问津。王羲之《洛神赋》王羲之的《洛神赋》多次被斥责成“伪书”,古人也有将它认定为“集字本”。在现在有很多鉴赏家,因为对《洛

  • 张作霖手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作霖,黑的,故事,张作霖,黑的,故事,20世纪,民国,年代

    张作霖手黑的故事在20世纪初的民国年代,张作霖是一个不能不提的风云人物。1927年,张作霖担任了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正式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他死后,儿子张学良就将东北三省归入国民党,因此张作霖也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张作霖照片1928年,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和白崇禧等人领导的四大

  • 武则天称帝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多久,武则天,多久,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公元

    武则天称帝多久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自公元690年9月登基为皇之后,便开始了她的女皇岁月。那么,武则天的女皇岁月持续了多长的时间呢?武则天称帝多久?范冰冰版武则天剧照武则天称帝一共十六年的时间。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公元692年9月,武则天派遣王孝杰和阿史那忠节一同率军出征西北,他们大破吐善

  • 皖南事变叛徒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皖南事变,叛徒,皖南事变,叛徒,中国,共产,党的,队中,出现

    皖南事变叛徒是谁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中出现了三位十分著名的叛徒。可以说这三个皖南事变中的叛徒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十分可耻的人物,因为,他们都有着十分耀眼的身份,基本上都是团级以及以上的干部,但是却在皖南事变中叛变了。这三人分别是:刘厚总、赵凌波以及赵希仲。刘厚总图片皖南事变叛徒刘厚总可以说是十分

  • 水浒徐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水浒,徐宁,简介,水浒,徐宁,简介,施耐庵,水浒传,梁山,好

    水浒徐宁简介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梁山的好汉个个都是实打实的能打能战。而他们上梁山的原因要么是被奸人所害,被逼无奈,要么是感于世间的凄凉,上山替天行道。而金枪徐宁上梁山的原因,却是因为当时梁山受困,诱骗原本老老实实的徐宁上山办事。徐宁徐宁本来是在东京做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他是东京禁军金枪班教头。虽

  • 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著名

    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清代著名散文作家,《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字什么?沈复字三白,“三白”这个小字,他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尤其是沈复之妻陈芸,每每以“三白”称呼自己的夫婿,都令人有无限温馨的联想。沈复剧照沈复字什么?关于沈复的小字“三白”,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闺房故事。据说陈芸

  • 李小龙的葬礼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小龙,葬礼,介绍,李小龙,葬礼,介绍,1973年,7月,2

    李小龙的葬礼介绍1973年7月20日,正是壮年时期的李小龙突然逝世,享年才33岁。李小龙葬礼相当轰动,葬礼当天,香港几万人都赶往李小龙葬礼现场想要见他最后一面,除了普通人之外,所有香港明星到现场进行吊唁,葬礼现场还有不少李小龙生前的同事和好友来与他告别。李小龙葬礼照片李小龙葬礼非常隆重,生前作为一个

  • 汉朝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推恩,巧妙,在哪里,汉朝,推恩,巧妙,在哪里,推恩令

    汉朝推恩令巧妙在哪里“推恩令”是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的一项重要法令,“推恩令”吸取了因为晁错削藩的计划从而导致七国之乱的前人教训,“推恩令”的规定是诸侯王除去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侯位以外,其他庶子在本国原有的封地内也可以封侯,新封侯国从此不受本国王的管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各郡的管理,其地位相当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