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神探狄仁杰身世之谜 祖先是羌人

唐朝神探狄仁杰身世之谜 祖先是羌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1/9 5:18:24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似乎简略得有点过分。

2000年7月初,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某砖厂生产时挖毁一座古墓,出土地点距狄村仅3公里,且墓主为狄姓,我们第一感觉是此公当与狄仁杰家族有关。粗读墓志知墓主为狄湛,但叙述先世从曾祖而下至其父,都未书名讳,而且由经历和职官看上去都是羌人,与印象中的名门望族太原狄氏难以吻合。进而检索史籍,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其人:“后秦乐平侯伯支裔孙恭,居太原。生湛,东魏帐内正都督,临邑子。孙孝绪。”对照志文:“(东魏)武定六年,除侍官正都督,八年,除征西将军,临邑子。”契合无疑。因此确认墓主狄湛即是狄孝绪祖父、狄仁杰的高祖(四世祖)。

在狄仁杰故里附近发现其祖先墓志,自然是一件幸事。不但为狄仁杰故里增添了确凿的新内容,还可以补正史籍关于狄仁杰家世极其简略的记载,更可以解决一些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狄仁杰传》都说狄仁杰为太原人。狄氏渊源,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辨证》和《通志·氏族略》的说法,狄氏出自姬姓,周成王母弟孝伯封于(一说周文王封少子)狄城,因以为氏。见于史籍者,有鲁国大夫狄□弥,有古贤人狄仪,有孔子弟子卫国人狄黑,汉时有博士狄山。狄山因主张与匈奴和亲,谏阻出兵征伐,触怒汉武帝。谪遣其守塞上要险之处,到任月余,为匈奴所杀。而其后历东汉、三国和两晋,史书不见汉族狄姓之人。这期间的大段空白,可能不仅仅是未出现狄姓之名人,或许意味着中原狄姓的消亡。直到十六国时期,才出现被《宰相世系表》尊为狄仁杰远祖的狄伯支,即《元和姓纂》所谓“狄山子孙,代居天水。”狄山与之前的狄姓无疑应当是汉族,但此狄已非彼狄矣。

狄伯支从一开始,就是以羌人的面貌出现的。初见于《晋书·姚苌载记》,是说他与西州羌氐豪族共推姚苌为盟主,进而称制行事,建立后秦。说狄伯支是羌族人,史籍虽无明文,但有不少佐证:其一,《魏书》所见之狄姓几乎全为羌人。如《太宗记》云:“常泰五年(420年)……杏城羌酋狄温子率三千余家内附。”《世祖记》和《陆俟传》记“平凉休屠金崖,羌将狄子玉等叛。”等等。其二,狄湛的曾祖任领东羌校尉一职。在魏晋南北时期,该官职例由羌族豪强担任。魏晋以来,边境失控,此类官职渐转由各部落酋长豪强任之,即所谓“以夷制夷”之意。据《晋书》、《魏书》和《北史》等有关传记,诸如羌酋姚苌、梁弥机,胡酋沮渠氏,氐酋苻氏、吕氏、杨氏,鲜卑秃发氏,高丽朱氏,皆被授予此类官职与所在州郡长官相搭配,且世代相袭。在北魏实行“宗主都护制”时期更是如此,汉人担任此类官职已属罕见。

《元和姓纂》和《宰相世系表》将代居天水的狄姓与狄山相联系已是穿凿附会之说,《狄湛墓志》则更无忌惮,说“其先汉丞相狄方进之后”。案诸史籍,并无狄方进其人。读岑仲勉《沈涛书〈元和姓纂〉后校记》,才明白其实是指汉成帝时丞相翟方进。中国古代在某些情况下“狄”和“翟”通用,如罗泌《路史·国名记》即如此认为。但在汉朝此二字并不相通,所以汉代文献中既有狄山又有翟方进。《墓志》作者显然企图攀附一个比狄山更为显赫的祖先,因而借古字通假之例,曲改翟方进为狄方进。魏晋以降,主流社会尊崇门第阀阅,高门望族竞相标榜矜夸,藐视普通士族,流俗成风,影响深远。一般士人都因出身寒微而自惭形秽,何况是有所谓夷狄血统者,自然更是讳莫如深。人死以后在墓表行状中攀附名门显宦,则更是司空见惯,不择手段。这个例证还表明,即使是相对可靠的历代姓氏书,也难免受此影响,须仔细加以辨证。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早在商代就出现于历史记载。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同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历史上诸多周边民族部落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他们使用的汉姓,往往取其名称的第一个字,史多例证。更有相当一批后来完全汉化,使后人莫辨其源,狄姓即是一例。

狄仁杰的高祖狄湛,字安宗。依《墓志》“春秋六十有口”的记载推算,约当生于公元500年左右。为人“轻文好武”,18岁时“释褐”入仕,经历了北魏末的社会大动荡。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裂时,随宇文泰西走咸阳。数年后“拥骑归朝”。颇受高欢重用,官至侍官正都督、平西将军、临邑子。入北齐后,历授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泾州刺史、车骑将军等职。河清三年(564年)终于晋阳。

狄湛其父,名恭,居太原。《墓志》未书名。云其曾官“大将军府行参军,秦州府主薄”。北魏末年,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设府于太原而号令天下。狄恭应当是此期间在职。尔朱荣败亡后,部属大部分归于高欢,分置于青州和晋阳。到东、西魏分裂时,推算狄恭年龄至少是已近花甲,留在晋阳的可能极大,而狄湛则被裹胁西去。这可能也是狄湛后来“拥骑归朝”的重要原因。

《墓志》云,狄湛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而未书其名。《魏书·吕罗汉传》: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断绝。……略阳公伏阿奴为都将,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北史》亦同。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位略阳公伏阿奴应当就是狄氏祖先。其一,如按每代人20年粗略推算,则其祖父当生于460 年,曾祖当生于440年前后。《墓志》所云狄氏两代略阳公,肯定有一个生活在发生上述历史事件的年代。而此期间(孝文帝时)不可能同时存在狄姓和伏姓两个略阳公,非此即彼。其二,狄氏远祖狄伯支,见于不同史籍时,有多种说法:狄伯文(《元和姓纂》)、狄伯又(《古今姓氏书辨证》)、狄伯友等,明显是由于形近而传抄讹误。这位伏阿奴之“伏”与狄字也很相近,因而《魏书》流传过程中,手民误植的可能性极大。若以上推论不谬,则这个“伏阿奴”即应该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狄阿奴。目前无证据断定究竟是谁,但以年代推测狄阿奴是其曾祖的可能性更大些。

依据现有资料,我们似可把狄姓渊源大致理清:天水狄氏确切无疑是羌人或者说汉化过程中的羌人;其先世与汉博士狄山无关;他们极有可能是源自《汉书》所记之“狄?”。到后秦狄伯支时定居长安,故尔《墓志》云墓主为“冯翊郡高陆县人也”。到狄恭时定居太原并生狄湛。到狄孝绪及狄仁杰时,自然就是太原人了。

五胡十六国以来,狄氏家族一直是东羌豪族。据《墓志》,历代先人所任地方官职(包括遥领),都在甘肃天水一带(秦、泾二州),最低官职也是秦州府主薄,军职则有镇西将军。狄湛本人在东魏北齐所任官职都与此类似,说明其出身背景始终都在起作用,负有替朝廷绥抚本族民众的使命。入北齐后担任的“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都是明证。甚至到了唐朝初期任命狄仁杰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旧唐书·狄仁杰传》),也不能排除利用其家族历史背景的可能性。

狄氏家族由羌族部落豪强,发展到以大唐名相狄仁杰为代表的名门望族,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型例证。在封建社会里出身夷狄显然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史籍在涉及狄仁杰家世时隐晦其词,语焉不详,可能反映的是狄氏家族对这件事的态度。然而,从今日看来,这种过程与结局,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更是狄仁杰家族的光荣。太原狄村作为世界名人狄仁杰的故里,更有理由为此骄傲与自豪。

标签: 狄仁杰

更多文章

  • 真相揭秘:邓丽君究竟是咋死的? 国内名家如何评价邓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邓丽君

    邓丽君怎么死的据报道,清迈湄宾饭店15楼的一间贵宾房,是邓丽君告别人世的最后一站,1994年12月跨年夜,邓丽君在清迈饭店餐厅登台高歌和大家同乐,但谁也想不到相隔不到半年,一代巨星会在饭店气喘病发猝死异乡。饭店工作人员回忆:“邓丽君从房间跑出来,就在这里摔倒的,服务生立刻扶起她拿汤匙往她

  • 戴笠怎么死的?死亡真相揭秘 戴笠死后谁接替了他的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戴笠

    戴笠是怎么死的?60年前,对杀人魔王、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他势力太大,手握武装,且知道的事太多,蒋介石不放心,命人在飞机上暗藏定时炸弹,将他炸死空中;一说他为了追求“影后”胡蝶,急匆匆从青岛乘专机赶往上海,飞到上海上空见大雨滂沱,改飞杭州笕桥机场,

  • 为什么每部抗日神剧中都有一个日军“中国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抗日

    近年来,国内反映抗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几乎无一例外都要塑造一个对中国了解比较深的大反派“中国通”形象。实际上,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军队尤其是陆军内部,确实有一群被称为“中国通”的军人:与其他日军军官相比,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更为深刻,通晓中国军队的特点

  • 张作霖被炸死13天后张学良为何才返回奉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凌晨发生“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重伤不治。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作霖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张氏家族后人依然执著地在寻找着家

  • 高阳公主为什么恨武媚娘 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是什么 高阳公主自编性骚扰案是真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阳公主

    揭秘高阳公主为什么恨武媚娘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都知道,有一集当王皇后去蓬莱殿见过武媚娘的女儿安定公主后,安定公主就突然死亡了,虽然当时皇上判定陷害安定公主的人是王皇后,但其实武媚娘发现安定公主的脖子上有一个印记,她证实了杀死她孩子的人其实是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在电视剧中的结局其实在《武媚娘传奇》中,

  • 傅友德之死原因 傅友德南征之事 傅友德与常遇春的关系 傅友德真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傅友德

    傅友德之死原因大明开国将领傅友德,曾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然而正如许多能征善战的开国大将最终的命运一样,一旦帝王稳坐江山,这些打江山出身入死的将领就被“杯酒释兵权”了,这方面,战功赫赫的傅友德也不例外。傅友德画像大明开国之后,傅友德不但因功高盖主而受到朱元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杀方孝孺 方孝孺和蛇的故事讲了什么 方孝孺到底怎么被朱棣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成祖,朱棣,方孝孺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杀方孝孺说到宋朝历史,除了宋太祖赵匡胤陈桥事变夺取政权这一个事件之外,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明成祖朱棣篡位这一个事件了。而明成祖篡位的时候,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方孝孺。方孝孺画像方孝孺是明朝的一名元老,不仅仅是辅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及处理各种大小事务。对于明成祖朱棣,起兵

  • “袍哥将军”王铭章的死亡谜团 如何评价王铭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铭章

    说起王铭章这个名字,很多成都人都不陌生。王铭章,骁勇善战的国民党将领,他同时还是个侠肝义胆的“袍哥人家”。王铭章在“血战台儿庄”前夕的滕县保卫战中,带领袍哥、川军以寡敌众,和日军决一死战。他手下几千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个滕县尸横遍野。最后,王铭章本

  • 古人郊游玩法:先秦过“情人节” 唐人走“吃喝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郊游

    阳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好时节。郊游有春游和秋游之分,但春游更受欢迎。古人郊游玩什么、怎么玩?不同时代玩法不同,先秦郊游有“风情”,魏晋人重精神,隋唐人讲吃喝……“春日游,杏花飞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

  • 陈平盗嫂是怎么回事 关于陈平的典故有哪些 刘邦陈平有何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平

    陈平盗嫂是怎么回事陈平是秦末汉初有名的人物,在当时屡出奇计,帮助刘备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虽然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但是人品上却不怎么样,对于他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多的非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关于他盗嫂的故事。陈平的影视形象据说在陈平刚刚投奔到刘邦手下的时候,在和刘邦详谈之后,陈平就受到了刘邦的宠信,但是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