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节的时候拜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节的时候拜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4/1/20 12:29:19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拜年的习俗怎么来的

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晚辈给长辈拜年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祝福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习俗。

古代的人是怎么拜年的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春节为什么拜年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

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秦汉以来万千的风首朝贺。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现代多行团拜,岁末邮寄贺年片和贺年信。

标签: 春节时候拜年这个习俗怎么拜年国民间的传统

更多文章

  • 陆逊破八卦阵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逊破,八卦阵,故事,陆逊破,八卦阵,故事,适逢,刘备,兵败

    陆逊破八卦阵的故事适逢刘备兵败,仓皇逃跑之际,陆逊领命率兵去追。行至江边,只见江畔有几堆乱石,看似随意摆放,却暗藏杀气。陆逊心下思忖,不由生疑,故不敢轻举妄动。遂派人四下寻访,方从百姓口中得知。八卦图此处原为诸葛孔明布阵之地,这些乱石也为当时所遗。陆逊亲自登山察看,并未见异常,便吩咐手下众人入阵继续

  • 祝允明作品牡丹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祝允,作品,牡丹,内容,祝允,作品,牡丹,内容,牡丹赋,有名

    祝允明作品牡丹赋内容《牡丹赋》,祝允明有名的行草,纵30.6厘米,横52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卷行草书是祝允明六十五岁所作,有自题云“甲申岁春三月望日,过汤氏西园观牡丹盛开,廷用酒次出纸索书舒元舆牡丹赋,遂书以归之,允明”。祝允明《牡丹赋》祝允明,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朝书法家、诗人

  • 中国古代传说中凤育九雏是哪九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传说中,凤育,九雏,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天地同寿。凤和凰分别表示阳和阴,阴阳生九子。“九雏”出自《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一:金凤性平和,兆祥瑞。食有质,饮有仪。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金又象征富贵,所以其形象是在中国的建筑物、锦织品、饰品等上面的凤纹中最为常见的。二:

  • 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抗美援朝,目的,是什么,抗美援朝,目的,是什么,从古至今,不

    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从古至今,不管是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发动战争都有它的目的,而被战争侵略的国家,理所当然的反抗起来以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威严。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么,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呢?抗美援朝图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

  • 民间神话故事中龙生九子生的是哪九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间,神话,事中,龙生九子,生的,中华民族,图腾,中国人,崇

    龙、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崇拜龙、凤。龙、凤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关龙子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龙子数目是取得共识的,即龙有九个儿子: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一:囚牛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

  • 揭秘陈宫为什么叫陈三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陈宫,为什么,陈三,揭秘,陈宫,为什么,陈三,其实,对

    揭秘陈宫为什么叫陈三刀其实,对于这个答案,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有人这样叫他。不过在网络上有着关于这样的说法。《新三国》陈宫剧照首先呢就是一种极为有幽默感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关于三国杀里面的,具体是这样的,它的大意是说他能够做到被砍了三刀之后,你可以任意的将其交给其他的任何一个角色一张装备的牌,这个时

  • 济公是什么罗汉转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济公,是什么,罗汉,转世,济公,是什么,罗汉,转世,大家,在

    济公是什么罗汉转世大家在年少时一定看过《济公游记》这部电视剧吧,饰演济公的演员叫做游本昌,可以说他真正演活了济公这个形象。济公破衣烂帽,疯疯癫癫,但却是一位得道高僧,做的事情也全都是救苦救难,惩恶扬善的大好事,济公这个影视形象也深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相传济公是天界罗汉转世下凡,那么大家知道济公是什

  • 清朝宫女们穿的高跟鞋居然这么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宫女,们穿,高跟鞋,居然,这么,高跟鞋,就有,而且,古

    高跟鞋从古就有,而且古时候的高跟鞋和现在又也有差别。不管是做工还是选料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在清朝宫女们穿的高跟鞋是怎样的?极端审美“三寸金莲”喜欢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后宫女性们脚上穿着的高底鞋并不陌生,看着女孩子们踩着高高的鞋子还能够健步如飞的跑来跑去,的确不能不佩服脚下的“功夫”。这样一个奇怪的

  • 马超和许褚谁比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超,许褚谁,比较,厉害,马超,许褚谁,比较,厉害,大战,许

    马超和许褚谁比较厉害在马超大战许褚一战中,看出马超比许褚略胜一筹。马超率军和曹操对峙时,马超看见曹操,想要将曹操抓过来,但是看见曹操背后还占有一员大将许褚,便没有上前擒拿曹操。曹操告诉许褚说,马超英勇无敌,是一位不可轻视的对手。马超剧照许褚决定给马超下战书,俩人在战场上一决高下。马超收到许褚的战书后

  • 智多星吴用与宋江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智多星,吴用,宋江,什么,关系,智多星,吴用,宋江,什么,关

    智多星吴用与宋江什么关系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为人足智多谋,遇事沉着冷静,是当时难得的人才。智多星吴用是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位列梁山泊好汉中的第三位,是梁山泊首领宋江的左右手,深得宋江的信任。智多星吴用不仅是及时雨宋江的军师,更是宋江的至交好友。吴用与宋江智多星吴用本是东溪村的教书先生,与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