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高考制度:第一名为什么要叫状元郎?

古代高考制度:第一名为什么要叫状元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62 更新时间:2023/12/9 15:55:57

科举考试是古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其重要程度远远高于现代的高考,那么古代的学生们是怎么经历他的科举之路呢?

用人制度的升级

中国古代科举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因而得名,它前后经历一千三百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而它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古代科举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则是天子分封天下;东周时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采用察举制和征辟制提拔民间人才;魏帝时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隋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607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一介书生想要登顶成为状元郎,着实不易,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

科举层层选拔

童子试亦称童试,是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则称郡试,这场资格考试的试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场,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轮,而这些考试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江南贡院

之后,他们将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也就是我们说的“秀才”,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廪生可获官府廪米津贴,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秀才们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也算是有了“功名”,升级了一小步。

接下来的考试则是乡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闱”。这场考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意思是被荐举之人。其中乡试里边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的举人原则上即获得选官的资格。

有举人功名的人则可以参加会试,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意即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

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则是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它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第一名为什么叫状元

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状元游街

在唐代,科举考试结束后,主考官会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当朝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后来觉得“状头”不雅,于是改称“状元”;还有种说法是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都须投状,因而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因为是殿试第一名,又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

“榜眼”这个词的出现要晚于“状元”,在唐朝并未发现有这个称谓。“榜眼”这个名称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刚开始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这么叫是因为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曾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探花”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朝,但是当时它和科考名次还没有联系。唐朝的放榜时间是春天,这时的长安正是春花浪漫,新科进士为了庆祝自己中第,会在曲江举办盛大宴游活动,称为“杏园宴”,一般以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而探花被作为进士第三名来称呼并没有准确的时间。

更多文章

  • 孙承宗和袁崇焕谁比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承宗,袁崇焕,比较,厉害,孙承宗,袁崇焕,比较,厉害,袁承

    孙承宗和袁崇焕谁比较厉害?袁承焕是明末最著名的将领的之一,明末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孙承宗是袁承焕的老师,可以说,袁承焕就是在孙承宗收器重的那个时候给培养起来的,因此也有很多人好奇他们两个到底谁比较厉害。孙承宗黑线画首先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和英雄人物,孙承宗在张廷玉所写的《明史》中独占了一

  • 廖仲恺遇刺案的凶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廖仲恺,遇刺,凶手,廖仲恺,遇刺,凶手,中国,近代史,上一次

    廖仲恺遇刺案的凶手是谁廖仲恺遇刺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影响非常恶劣的刺杀案件,也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次事件。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和局势所迫,导致廖仲恺遇刺案的凶手是谁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廖仲恺故事》廖仲恺遇刺案的经过是这样的: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乘车前往党部开会,半路上遇见陈秋霖,随即同

  •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故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故事,世纪伟人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世纪伟人”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了相对论、质能方程等研究成果,对核物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刷新了人们看世界的眼光,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那么这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有哪些呢?爱因斯坦照片爱因斯坦常常被人们称作天才,这是因为在12岁的时候,他已经能读懂大学的数学教

  • 杨贵妃图片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图片,大全,杨贵妃,图片,大全,历史上,有名,美人

    杨贵妃图片大全杨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当然和她的美貌齐名的就是她当时以胖为美的身材。现在杨贵妃的图片也多以圆润的仕女图为主。图片中,她多是袅袅婷婷的站着,妩媚横生。更多的也有杨贵妃出浴图,多是说杨贵妃在华清池的宠爱集于一身的典故。杨贵妃像白居易有诗讲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诗

  • 孔子为何不惜“得罪”孺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为何,不惜,得罪,孺悲,孔子,为何,不惜,得罪,孺悲

    孔子为何不惜“得罪”孺悲自从孔子被汉儒们簇拥着,孔子形象的装饰与塑造,就成了历朝历代统治战略的一部分。关于“孺悲欲见孔子”这个故事就展现了孔子的另一面。“孺悲欲见孔子”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涉及了两个人物:孺悲和孔子。关于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孺悲想要见孔夫子一面,于是找人通传,自己站在门外等着回话。孔

  • 曹操杀死自己儿媳妇的真实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杀死,自己,儿媳妇,真实,原因,揭秘,曹操,是个,做事

    曹操是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他胸怀很宽阔,气度也非常宏大。曾经宽恕过杀死自己儿子和大将典韦的张绣,只是有时候,曹操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要杀人,那是在极度恼怒的时候。曹操杀人的条件一:当对方危及到自身的时候比如孔融,这是一个顽固分子,尽管学问很大,名望很高,可总是跟曹操做对。曹操很嫩恼火,最后让人寻了

  • 婉容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婉容,死因,婉容,死因,称之为,末代,皇后,随着,近年来,晚

    婉容的死因婉容被称之为末代皇后,随着近年来晚清电视剧的发展,人们对婉容皇后的关注得到了一个提高,关于婉容怎么死的也成了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婉容怎么死的呢?婉容图片1924年底,溥仪被逼宫,皇帝的尊号成为了一个永远逝去的历史。溥义为恢复清王朝的帝业之梦,选择成为伪满洲执政府的傀儡皇帝。此后,

  • 吴三桂在历史上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在历史上,怎么,死的,吴三桂,在历史上,怎么,死的

    吴三桂在历史上怎么死的明清两代更替的这段历史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不得不提,那便是一代枭雄吴三桂。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其引清兵入关断送明朝政权,实为卖国贼;一些人认为其在形势严峻的当时为求自保迫于无奈而降清,乃是明智之举,并因其才略大智顶礼膜拜。那么,在历史长河中起着扭转乾坤作用的吴三桂怎

  • 揭秘诸葛亮弹的什么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揭秘,诸葛亮,什么,揭秘,诸葛亮,什么,众人,眼里,三国,时

    揭秘诸葛亮弹的什么琴在众人眼里,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我们了解他,更多的是他在军事上那过人的谋略,与深远的目光,但是其实,诸葛亮在艺术上面也是很出色的,诸葛亮能够临危不惧,胆敢一个人在空城上方淡定的弹琴,诸葛亮也能够在无人的时候,静静的弹琴,疏解内心的烦闷。诸葛亮像诸葛亮除却军事家的身份,还具

  • 道光帝之孙爱新觉罗载沣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道光帝,之孙,爱新觉罗,载沣,简介,道光帝,之孙,爱新觉罗

    道光帝之孙爱新觉罗载沣简介爱新觉罗·载沣是清宣宗道光帝的孙字,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个儿子,他是在宣统年间的开始任监国摄政王。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人物爱新觉罗载沣。爱新觉罗载沣照片首先,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字是“伯涵”,号为“静云”,在晚年时自号“书癖”,并改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