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大臣张邦昌为何怕做皇帝?

北宋大臣张邦昌为何怕做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4/1/13 17:06:03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是主和派代表人物,力主议和。靖康之役后,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会惊人的相似,宋太祖“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靖康之耻后,大宋王朝又上演了这样一出臣子窃权的戏码。但是这位臣子显然没有太祖的野心和气魄,登上皇位也实属无奈之举,最后还政赵氏却惨遭屠戮,这便是帝王家的无情,古代农夫与蛇,东坡先生与狼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宋高宗赵构和大臣张邦昌之间。

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宋国孱弱的军事力量,显然是无法和金人抗衡的。而金人作为少数民族,因为自身思想文化的局限性,没有能力统治中原的百姓。而且金人的主要目的也不在于中原的统治权,而是宋人的财富。那么此时金人需要的就是一个帮助自己管理宋朝江山的代言人,虽然当时的赵氏软弱,但是积威甚重,原本就是国家的主人,并不适合作为金人的傀儡,于是主和派的大臣张邦昌便进入了金人的视野。

金人的军队兵临城下,东京汴梁危在旦夕。金人围而不攻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张邦昌在主张议和一派势力中颇具威望。在他的坚决拥护者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劝进"张邦昌。希望他能登基成为宋朝的新的皇帝。这样的情景与当年的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如出一辙,然而张邦昌并不是宋太祖,他对江山也没有野心。他只希望做大宋的一个臣子,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张邦昌不答应,金人势必不肯罢休,大宋灭亡就在顷刻之间。

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下,张邦昌最终还是屈服了。这也是当前最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大宋的根基。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想必张邦昌在答应金人条件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后来的结局。但还是义无反顾,这也是一个臣子能为国家做的最后的事情了。张邦昌虽然胆小怕事,但是却有一颗爱国之心,忠贞于大宋之心从未动摇过。登基也是被逼无奈之举,为了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他唯有接受金人册封这一条道路,别无他选。张邦昌在做皇帝期间非常的小心谨慎,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 不去紫宸殿和垂拱殿办公

张邦昌做皇帝期间非常低调,办公地点上张邦昌选择了一处僻静的偏殿来工作,而且办公桌的布置也规避了皇族的摆放规矩,面向西方放置(皇室的摆放规矩是面向南方放置)。

2、 拒绝大臣不行跪拜礼

期间,张邦昌坚决不让朝中大臣行跪拜礼,在和朝臣商议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以“朕”自居,而是自称“予”,书信往来和宣布大事之际也不称“圣旨”,而是“手书”。

3、 用实际行动阐述身份地位

张邦昌做皇帝期间,有些臣子会故意讨好他,甚至有些人也会劝他,所有的事情应该按照皇帝的规格来处理。但是张邦昌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只是金人的一个傀儡,而现在这个皇帝的位子也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架子。所以,他们用行动来证明,他是宋朝的臣子,是一个忠于宋朝的国民。

金人当时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与野心完全控制中原的,在金人饱掠北归之后。张邦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传统的人臣思想影响下,还政于赵的想法成为了张邦昌的选择。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张邦昌将国玺又还给了康王。也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使得张邦昌的人生轨迹彻底的被改变。

宋高宗即位之后,张邦昌虽然是还政的首席功臣,但在宋代重文轻武的大背景之下。身处朝野之中的张邦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还政之后不久,张邦昌就面临了第一次人生危险。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在用主战派之后,张邦昌立马成为了主战派的攻击对象。但是,碍于张邦昌的还政功劳,宋高宗并没有取张邦昌的性命,但为平息主战派的怒火便将其贬为节度副使。

虽然高宗皇帝在表面不取张邦昌的性命,但是在宋高宗的心里始终都隐藏着一种杀心。张邦昌的这样一个举动则将他彻底的推入了万丈深渊之中。在当傀儡皇帝期间,金人将宋徽宗的嫔妃李春燕赐给了张邦昌,并被立为了伪楚政权的皇后。在还政之后李夫人的伪皇后名分自然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张邦昌与李夫人之间却有着藕断丝连的情意。在一次酒后,张邦昌甚至还去主动招惹李夫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授人以柄的举动,对于高宗来说是天赐良机。

于是高宗悄无声息的抓住了李夫人,逼迫其指认张邦昌的罪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邦昌背负上了莫须有的罪责。在史书上关于张邦昌的罪行也仅是“诏数邦昌罪”,于是这个既是人臣又当过傀儡皇帝的张邦昌最终被高宗赐死了。

张邦昌的故事仅仅是两宋政权更迭中的一个小插曲。张邦昌本可自己做皇帝,那样的话或许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他选择还政于赵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完全注定了。

标签: 张邦昌

更多文章

  • 唐顺宗李诵当了二十年太子但为何仅仅在位三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顺宗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另一个大统一王朝,共历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主要分为前期与中后期,其分界线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而中后期比较著名的皇帝有唐宪宗、唐武宗等皇帝,但在唐宪宗之前还有那么一位存在感特别低的皇帝,他就是唐顺宗李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唐顺宗李诵已经当了二十年的

  • 朱自清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朱自清有多贫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自清

    说起朱自清,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在读书的时候还学过不少关于朱自清的文章,就比如他的《荷塘月色》和《背影》,都是在教科书中能够学到的。朱自清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很大,并且还是一名卓越的爱国志士。晚清时期,朱自清一身重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成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典范。但是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 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28年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神宗

    在封建社会时期,天底下权力最大的莫过于皇帝,人人都对皇位垂涎欲滴。为了登上皇位,有兄弟相残逆上弑君;有冠冕堂皇,挟天子以令诸侯,无数的失败者前赴后继地倒在此路上,最终却只有一人登上皇位。令很多虎视眈眈盯着皇位却没能成功的失败者绝对想不到的是,明朝有一位在位却长期不上朝的皇帝,对于批复大臣们的奏章也

  • 邓艾是灭蜀功臣为何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邓艾

    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灭蜀之战中,征西将军邓艾采用以迂为直的谋

  • 汗血宝马的起源 汗血宝马存在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的起源:当今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 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现在还奔跑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资料记载,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至今已有

  • 北宋宰相收入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

    北宋宰相收入是多少?北宋王朝传至神宗赵顼,已历108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王安石受命危难之时,立志通过改革,“均天下之财

  • 《竹书纪年》原本现今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竹书纪年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秦统一前的战国文字,或说“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记载,

  • 唐朝萧淑妃是怎么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淑妃

    萧淑妃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最大的不幸就是遇上了武则天。当然历史上比较狠心的女人不只有武则天一个,还有一个吕后,但是最狠心的就是武则天了。吕后虽然狠心,但是她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只有武则天杀死了自己所有的孩子,只剩下了一个太平公主。总的说来,萧淑妃最大的缺点就是运气不好。如果没有遇到武则天的话,

  • 汉景帝刘启为何没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景帝

    先不说庙号,汉景帝的“景”,也只是一个“美谥”,而不是“上谥”。在礼法的安排中,“上谥”是最高等级的谥号,意味着对帝王的最高评价,譬如汉朝的太祖刘邦,谥号乃是“高皇帝”,但因为他

  • 皇帝的第一次都是给谁:是后宫中的皇后还是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

    在古代的时候,中国持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皇上身为九五至尊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特别是女人,皇上自从登基了之后一般都会有三宫六院的,并且皇上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娶妻生子,那么皇帝们的第一次都是奉献给了谁呢?古时候无论是皇宫还是普通的人家,结婚都是非常的早的,一般在15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谈婚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