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名妓李师师结局去向之谜

北宋名妓李师师结局去向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3/12/7 15:45:30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有这么几句,挺能用来形容李师师的遭遇。“……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公元1126年正月,金人的“鞞鼓”动地而来,宋徽宗与李师师的爱情佳话,亦戛然而止。“千乘万骑”不是走向西南,而是北方的茫茫大漠。那么,在这个庞大的俘虏队伍里,有没有一代名妓李师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许多后妃公主被蹂躏至死

按正常的推断,开封围城如铁桶一般,李师师断无先行逃走的可能。《三朝北盟会编》里说,斯月,为凑齐金人勒索的巨额金银,尚书省奉旨“籍没”了李师师、赵元奴等倡优之家。

这则记载是可信的,她当时还在城内。

金兵主帅索取妇女的名单,大多是著名汉奸张邦昌等人提供的,李师师想必也在其中。李师师的艳名以及与皇帝的风流韵事,在当时传播极广,若以为金人都是聋子傻子,那也未免忒小觑人家的间谍工作了。因此,张邦昌等人绝不敢故意隐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开封府志》载,徽宗之女茂德帝姬赵福金,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蔡京的儿子),由于容貌最美,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一个养在深闺的公主,金人尚且知其貌美,遑论“公众人物”李师师?

蹊跷的是,几乎所有的正史、野史、笔记,均没有李师师被俘北去的文字记录。

此时李师师约莫29岁,风华正茂,远没到色衰谢幕的年纪。另外,名媛优伶历来是坊间热衷的谈资,亦是文人墨客给予深切关怀的对象,一举一动,皆成八卦,如此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安能无记录?

若说文人故意为所爱者讳,不尽然。

具有史料价值的《开封府志》、《宋俘记》、《呻吟语》、《青宫译语》等书里,实录了许许多多后妃公主被蹂躏至死的凄惨经历,有些细节描述一如小说。如果说要“为所爱者讳”的话,高宗原配懿节皇后(追封)邢秉懿、第一美女茂德帝姬等人,难道不可爱?种种迹象表明,李师师并未被俘。

至于她是如何逃出开封围城的,不得而知。以她的聪明才智,化妆隐匿民间,借机随难民潮南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师师逃去了南方

李师师到底去了哪里?

靖康元年春天的某日,在前往江南的官道上,有位读书人见过一个面容憔悴的女子,据说正是李师师。在她那略含忧思的目光里,读书人分明读出了凄凉,除了凄凉,还是凄凉。这个读书人就是评话小说《宣和遗事》的作者无名氏。本朝人说本朝事儿,值得相信吗?您看着办。总之前路漫漫,何处是归程!

评话小说若不可信,那么张邦基的《墨庄漫录》总还可信吧。

张邦基,南宋高宗时人,他在书中说:“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妓,名著一时”;又说,李师师流落浙江,“士大夫犹邀之以听其歌”,但“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这一记载,被后世许多史家所认同。

看来李师师确乎逃到了江南。

我们或能想到当时的场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色未衰,艺未荒,又曾是皇帝的情人,陡然遭遇家国破碎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磨难,心灰意懒的情状,委实就在眼前。曾经的红男绿女、歌声沉醉、欲海横流,都已如梦似幻,成为过眼云烟,唯有“缕衣檀板”以苟且度日罢了。

也有人在湖湘间发现了李师师的芳踪。

1141年,南宋诗人刘子翚游历湖湘,有当地商人拿出女子肖像一幅,求题诗,子翚见画中人竟是李师师,乃大惊,复唏嘘不已。作诗曰: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刘子翚,朱熹的老师,北宋末名臣刘韐的儿子,理学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

其时刘子翚已然三十岁,这份国仇家恨当刻骨焉,若借李师师之死煽动百姓抗金,倒是可能,何以自承李师师逃脱了金人之毒手呢?另,他的《汴京纪事诗》,在学界有“诗史”之誉,可信度极高。

当然,这也并非孤证。

明代有本青楼传记(注意,是传记)《青泥莲花记》也云:“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

如果说李师师是从浙江流落到湖湘的,则可以找到理由。因为站稳了脚跟的宋高宗,是绝不会允许一个跟他老子有染的妓女在两浙一带重操旧业的。她只能再次离开繁华地,终为湖湘商贾所得。

唯一归宿是嫁作商人妇

昔得帝王宠,今作商人妇。造化弄人!

那么,刘子翚看到画像时,李师师多大?就垂垂老矣!

据《东京梦华录》所载,“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师师名第一。崇、观指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是徽宗第二、第三个年号。徽宗即位时年十九,大观末是二十九岁。而当时的李师师,小荷才露尖尖角,“娉娉嫋嫋十三余”。到了1141年,也才44岁而已,怎么就衰老到这个地步?

江湖沦落十余年,她是真的提前衰老了不堪骚扰,或是主要原因。

名优的日子,总是伴随骚扰的,现在如此,古代亦然。

官府欺压,当是家常便饭,因为皇帝不待见她;士大夫邀请,也属可能;老百姓的好奇围观,那是免不了的;勾栏瓦舍的盘剥,则是肯定的,你要在我这里混饭吃,就得听我的,否则,走人。

不得已,老大嫁作商人妇,也许是她唯一归宿。

曾经的荣华,一切都已随风,如今花残柳败,心冷如灰,该谢幕了。

她或许比《琵琶行》中的女子要幸运一些,所嫁夫婿,未必就是“重利轻别离”之辈,能够珍藏其画像,足见有情有义。

饶是如此,亦不可能慰藉李师师那颗冰冷的心了。

一代优伶很快魂殒湖湘,就此淹没,滚滚红尘中,再无她的任何消息。

根据以上资料,一些学者认为李师师在汴京失陷后,逃难到浙中和湖湘一带,成为商人眷属的结局比较可信。然而李师师毕竟是与亡国君主有关系的女子,皇帝与妓女,贵贱悬殊,有关她的传闻实在太多,甚至难免有臆测和讹传。李师师真正的命运结局如何?恐是历史上的难解之谜了。

标签: 李师师

更多文章

  • 唐宪宗为什么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宪宗

    唐朝传二十一帝(不含武则天),在这些众多李姓皇帝中,能够得到后人较高评价的,仅太宗、玄宗和宪宗三人。唐太宗打造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宪宗能够与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他有不同寻常之处。在执政方面,唐宪宗锐意改革,平定藩镇

  • 古代皇帝都是怎么用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用膳

    其实说到这个皇帝用膳,在历史上都是非常讲究的。而且皇帝的用食都是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的。比如说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那么在古代历史上,皇帝都是怎么用膳的呢?是大家一起吃?还是自己一个人吃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简单得就像是1+1=2的问题,要说有什么不同,

  • 古人真的保守吗 古人夏季穿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人

    随着国风文化的不断兴起,民族意识的增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汉服越来越喜欢,很多人将目光放在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当中,兴起了一股子汉服之风,对传统文化也是更为重视了。现在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偏向喜好戏曲,这个现象非常的良好。不过穿过汉服的朋友们都知道,汉服很长,而且例外有多层,若是在夏季的话穿着可能

  • 商朝国君武乙真是被雷劈死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乙

    在古代人们尚未开化的时候,对一切不明真相的自然现象都会呈现出莫大的恐惧,因此也就产生了鬼神之类的学说,更有老话说,暴虐无道自有天收,不知下面这个被雷劈死的皇帝,是不是能够证明这种说法。古语有云:“为非作歹,天打雷劈”。时至今天,依然还流传着这种说法。然而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一位

  • 古代妃子为何不亲自给孩子喂奶而是让奶娘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说到母亲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这个事情,大家肯定都觉得非常正常吧。毕竟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妃子一般生下孩子之后 ,都会选择给奶妈喂养,自己则不会亲自喂奶,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妃子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就是妃子们因为自己的形象,我们知道在皇帝的后

  • 东晋为什么追封诸葛亮武兴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武兴王

    提起三国的历史,诸葛亮是一个无法避开的人物,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让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在刘备的手下主张联吴抗曹,为蜀汉实现天下三分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刘备去世,他又平定南中,六出祁山出师北伐,一首《出师表》更是记录了他对蜀汉的鞠躬尽瘁。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蜀汉最高官职是蜀汉丞相,同

  • 武则天有后宫吗 武则天为什么没立男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解释,照人肝胆,生肖,是什么,解释,照人肝胆,生肖,是什么

    很多网友想了解武则天,更喜欢看和她有关的野史,而不是正史。总感觉这位女皇帝的精彩故事,在野史中更加有趣。男皇帝在位期间,都有自己专属的后宫,武则天也有她非常喜欢的男宠团,那她有没有自己的后宫呢?而且武则天既然已经当皇帝了,她为何没有立一个“男皇后”?其实这些说起来比较容易,真

  • 古代圣旨和懿旨哪个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揭晓,照猫画虎打一生肖,照猫画虎,是什么,生肖,成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很多古装剧中,往往都会出现皇帝和太后的指令同时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圣旨”和“懿旨”。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听谁的呢?在古代圣旨和懿旨之间哪个权利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权至高无上,圣旨是最高旨意,正常情况下必须执行圣旨。皇

  • “夺门之变”发生时候于谦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谦

    于谦当时没有在烫头,而是完全懵了。夺门之变来得太快,基本上是头一天晚上商量好了,第二天凌晨,这事儿就办妥了。这手段可谓是雷厉风行,于谦压根就反应不过来。参与夺门之变的主谋有:朱祁镇、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人数不多,但是各方面都齐备了,这才是关键。主公:朱祁镇是太上皇,也是前任皇帝,他继位似乎理所应

  • 宋太祖为何要设封桩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太祖

    燕云十六州,乃是中原北部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一旦丢失,整个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便可长驱直下威胁中原腹地。而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到明朝洪武元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