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谋士为何都要给主公出三策备用?

古代的谋士为何都要给主公出三策备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36 更新时间:2024/1/9 19:10:16

无论是历史书还是与历史有关的一些小说演义,里面都会记载,当谋士给他的主公出计策的时候,一般都会出上中下三策。而主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实际上往往不会选上策,反而经常会选中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事情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其实,这里反映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领导思想,这个领导思想不但古代的主公们一直非常重视,就算是当下一些有见识的领导者,也会给予认真研究。

这个领导思想就是关于“谋”与“断”的问题。

最早把“谋”与“断”这个问题书面化的是李世民。李世民认为,他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谋”,但是却不善“断”;而杜如晦善“断”,但是不善“谋”。李世民认为,他由于同时具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大宰相,一个负责“谋”,一个负责“断”,因此,李世民这个领导当得非常舒服。

所以,如果想要把一个“主公”当出色,那么他的人才中,就必须要有“谋”的,同时又要有“断”的。当然了,像房玄龄、杜如晦这样,有谋有断这种情况的,其实是很少的。一般的模式,应该是谋士们负责“谋”,主公们负责“断”。

三国时期有两大主公,一个主公是袁绍,另一个主公是曹操。曹操“唯才是举”,有非常多的谋士。其实袁绍的谋士非常多,袁绍虽然出生于“四世三公”家庭,但是他能够放下身段礼贤下士,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很多谋士,都跑去投奔了袁绍。

但是,官渡之战结果是曹操打胜,而袁绍打败了,袁绍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没人给他出谋划策。当时有非常多的人这么做过,但是袁绍自己却不能够“断”。他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不知道哪一条主意好。

而且这些谋士往往都是从相反的角度帮助袁绍出谋划策,有人说左,必然有人说右。有人说上,必然有人说下。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袁绍一直无法做出明晰的判断。

比如当曹操和刘备打起来以后,当时就有谋士给袁绍说,请他这个时候出兵攻打曹操,这是最好的时机。但是袁绍拿不定主意,最后也就贻误战机了。

曹操不一样。同样的,在曹操那里也有很多人给曹操出主意,曹操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官渡之战前,有人主张曹操打仗,有人主张他投降。曹操坚决支持打仗。这就是曹操的决断能力。

官渡大战之前,许攸去投奔他。许攸给他出主意,让他袭取袁绍的粮饷,烧毁袁绍的粮仓。曹操通过判断,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所以他立马就执行了。

显然,曹操在判断能力方面,是明显高于袁绍的,因此他最终能打胜。这也说明,对于领导者来说,“断”比“谋”更重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谋士要说上中下三策了。

因为一个优秀的主公,必然是会有很多谋士的。一个谋士想要脱颖而出,引起主公的重视,甚至让主公只重视他一个人,而忽略其他谋士的存在,他就会同时谈到中下三策。既然已经把上策、中策、下策都已经谈了,也就意味着,他把所有谋士所能够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他既然已经说完了,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自然就无话可说了。想说也是别人说过的,当然也就不会引起主公的注意了,

我们现在看很多会场上,在自由发言的时候,往往很多人都会抢先发言。他为什么会先发言呢?因为他要先把那些话说出来。如果这些话让别人先说了,他就无话可说了。

由此可见,所有那些提出上、中、下三策的谋士,其实都是想独自霸占话筒,独自掌控话语权,不给其他谋士留下生存的空间。

刘备为什么那么喜欢庞统?就是庞统给予了刘备三策,一个庞统抵得过一大帮谋士,其他人就可以不用了。

那么,为什么君王一般又会选择中策呢?

君王选择中策,事实上是君王追求“稳定“的一种表现。

君王和大将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是大将,那么他在战场上能够进行大胆的追求,希望出奇制胜。但是如果他是一个领导者,他就会首先考虑退路,考虑一个万全之策,然后才会执行。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失败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了。

韩信诸葛亮都进行过从蜀地出发,攻打中原地区的战争。但韩信打得很好,诸葛亮却战绩很一般。这就是因为韩信和诸葛亮他们的角色不一样。韩信只是一个大将,所以他会兵行险处,希望能够出其不意的运动战,把敌方打败。而诸葛亮会考虑,如果这样作战失败了,那么,整个蜀军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而他也是会承担责任的。这样一来,诸葛亮在朝廷中独一无二的发言权也就没有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上策,就是出奇制胜的计策;中策,就是有退路的计策;下策,就是失败的计策。

所以,主公们选择中策,更多的就是求稳求全,以期不会造成太大的起伏和动荡。

标签: 谋士

更多文章

  • 张爱玲为何不留在大陆要去美国定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爱玲

    说起张爱玲,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一代才女,李鸿章的子嗣,贵族子弟,张爱玲小肖像···证明自己,是报仇的最佳方式?就这些大家熟知的名号就足以给张爱玲披上华丽的服装了,衬托出无限阴影和梦魇。她如此遥远,尘烟散尽,民风飘渺;她又如此接近我们,如此接近她童年所受的

  • 古代小妾和正房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小妾

    古代封建时期,阶级地位思想浓厚,往往有钱人家里会招很多下人。如果是碰到比较好的家主,那下人的日子过得也会不错,但要是遇上蛮不讲理、不把他们当人的家主,那下人每天也是提心吊胆。因为对他们来说,基本没有太好的办法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其实不光是下人,很多小妾的日子也不好过,往往还要看正房的脸色。古代有很多关

  • 古代有哪些皇帝当过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

    梁武帝萧衍晚年信任佛法,曾多次出家。普通八年,萧衍前往同泰寺第一次出家,此后大赦天下,并且改年号为大通。到了大通三年,萧衍再次来到同泰寺出家,后来朝中大臣捐钱,才让萧衍成功还俗。很多人不理解,萧衍到了晚年为何会如此信奉佛法,或许这跟他纵容宗室有关。那历史上除了萧衍,还有没有其他的皇帝当过和尚呢?想了

  • 古代铠甲的防护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铠甲

    传说在公元前春秋时期,在出国的街上就有人开始卖“矛”这种锋利无比的兵器,任何坚硬的东西都能被它穿透。过了一段时间,此人又开始在街上叫卖一种能挡住任何武器攻击的“盾牌”,说是刀枪不入。然而当时就有人问他了:“若是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那么会怎样

  • 南朝宋废帝刘子业都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子业

    在中国的历史上前后出现了很多个著名的朝代,在这些朝代中,有些朝代在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而有些朝代却非常的混乱和衰败。在这些混乱的朝代中,南北朝就是其中之一,在南北朝这个朝代中君王更迭的速度非常快。其中发展最为强盛的国家就是刘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共出现了9位皇帝,但是这九位皇帝大部分都遗

  • 李世民最爱的是杨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妃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李世民和杨贵妃的故事,说到这两个人,大家问的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李世民好像非常的爱这个杨贵妃了,那么又有人非常好奇了,这个李世民是不是最爱这个杨贵妃呢?这个问题比较刁钻啊,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了!不管从正史还有野史,又或者说是小说电视剧,这个李世民最爱的人并不是杨妃,很

  • 李世民最爱的6个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世民的爱情故事,很多人也都说了,李世民其实一生中有很多心爱的女人,话说前前后后一共有6个,那么也有人问了,这6个到底是谁呢?这个问题比较八卦了啊,但是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6、公孙玉瑶公孙玉瑶是一个孤儿,被居心叵测的大奸臣李镇宗收养,训练成为了

  • 武则天墓前的守灵人石像的头去向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

    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在当时,还是很厉害的,在当时武则天在位期间,综合国力有所提升。那么,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则消息称武则天墓前的石像为什么都没有头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

  • 李世民宠了萧皇后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世民,李世民的故事也很多很多的。但是今天我们不说李世民我们来说说和李世民有关的一位皇后,这位皇后就是这个萧皇后了,话说这位皇后前后嫁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最后嫁到李世民这里来了,那么这个李世民又宠了这个萧皇后多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其实并不能说李世民宠了萧皇后多久

  • 历史上著名的代孕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代孕

    说起代孕,相信大家对这个词很熟悉了,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在古代,这种狸猫换太子行为却是非常常见的。虽说这种事情在古代非常常见,但是也是存在着大事件的,那么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历史上著名的“代孕”事件,故事的主角便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