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对于汉献帝的遭遇是真心的“勤王”么?

吕布对于汉献帝的遭遇是真心的“勤王”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3/14 15:15:40

说唯一信任就有点夸张了,其实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刘协在被董卓裹挟去长安后,就发生了王允、吕布诛杀董卓的事,可董卓是没了,他那些西北悍将可不是吃素,一个猛冲就拿下了长安,杀死王允,夷灭其三族,吕布赤兔马走得快,一溜烟就跑了,先找了袁术,又去了袁绍那,结果这两兄弟都不待见自己,就跑去了投靠了好朋友张杨

不过董卓虽死,献帝刘协的日子也不好过,董卓旧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以武力控制献帝,不得已之下,献帝只好下令: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后升大司马,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出屯弘农郡。

大权被李、郭、樊三家划分,混乱程度更胜以前,刘协比董卓在时还要担心自己的小命不保,不久后,三大将军内讧,李傕杀樊稠,和郭汜平分长安东西两部,各自纵兵抢掠,而刘协小朝廷则搁在当中,反正是吃不饱也饿不死。

经过这重重遭难,长安城几乎沦为一座废墟,再也不能作为帝都存在了,在刘协的请求下,以及镇东将军张济前来劝解,李、郭二人同意暂时放下芥蒂,一起护卫刘协东迁回旧都洛阳。可是在路上,三方又发生了矛盾,结果是:李傕、郭汜、张济联合,和保护刘协的董承、杨奉对战,双方各有胜负,期间加入的势力越来越多,包括河内太守张杨。

而这时的吕布在做什么呢?他在离开了张杨后,就被陈宫等人迎入了兖州,去和曹操争夺兖州之地,在刘协东进时,吕布已经被赶到了徐州一带,暂时投靠在了刘备手下,而当时刘协正在河东安邑一带,准备南下去洛阳,可是洛阳西南就是张济的根据地弘农,在这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刘协亲自写了一封书信,让吕布前来勤王。

初,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可是吕布正在徐州和刘备、袁术打得火热,根本无暇分身去救刘协,只能上书说明,以“兵少粮缺”为借口,拒绝了刘协的要求,不过朝廷对吕布也不薄,虽然来不了,但还是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平陶侯,结果好巧不巧的,任命诏书被天使在山阳地界遗失了,吕布闷闷不乐,还是死敌曹操出面,安慰了吕布一番。

吕布没有去接迎献帝,倒是被曹操抢了先,次年六月就迎了刘协入许都,之后又以刘协的名义,以手书和诏书两份送给吕布,手书是曹操的私人信件,内容无非是安慰一下吕布,诏书的内容则是向吕布下达下达捉捕公孙瓒、袁术、杨奉、韩暹等罪臣。

吕布接到了这两封书信后自然高兴,于是也写了一公一私两封书信,公的那封上表献帝,说自己之前因为没钱不能去勤王,但是知道曹操为人忠孝,皇帝您留在他那里我放心云云,还顺便解释了自己在刘协入许都后都不去拜见的原因,私的那封则给了曹操,内容是多谢您老的褒奖,朝廷要求捉捕袁术这些乱臣贼子,我吕布一定照办。

之后曹操派使者王必,又是带着公、私两书前来,公的是封赏诏书,正式封吕布为平东将军,私的是曹操对吕布一番感人肺腑的说话,说国家目前贫困,平东将军的官印、绶(用来佩戴官印的丝绸)都准备不齐,我老曹自己出金出绶给将军您,当年袁术称帝,将军不和他来往,这是将军的忠诚,朝廷和我老曹都都相信您。一番说话把吕布说的感激不尽,除了遣使上书给刘协谢恩之外,还自掏腰包,送了一条好绶给曹操。

从刘协到河东开始,到吕布还绶给曹操结束,这些内容都记载于建安七子王粲所著《英雄记》里,被裴松之引用到《三国志》作注,王粲出身名门望族,又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文学代表,为七子之冠,其生活的年代也是吕布、曹操等人同行,所以这记载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再结合公元197年,袁术称帝,而吕布把袁术派来的使者韩胤上交给曹操,并和袁术大战于下邳,几乎全歼袁军的记录来看,这段时间吕布和曹操之间的关系突然转入了融点,上面的书信往来应该也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侧面也证明了《英雄记》的可信。

回过头来,再说吕布是否是汉献帝信任之人,答案很明显是肯定的,因为吕布有“手笔版书”的记载,而其他人,如背粮带兵前来的张杨、迎接刘协的曹操、坐视不管的袁绍等人,基本都是没有诏书就来的,也就是没有得到刘协的书面请求。

吕布则不同,他远在徐州,论距离他不如张杨、曹操,论实力他不如袁绍、袁术,论亲疏他也不如刘表、刘备,而刘协却亲自写信给他让来勤王,可见吕布在刘协心目中的地位,或许两人在共同诛董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下了较为亲近的君臣关系,所以刘协遇难危急之时,最早想到的就是吕布了。

标签: 汉献帝

更多文章

  • 曹丕赐死甄宓为何还要立其子曹睿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甄宓

    汉武帝是在立年幼的继承人时,担心继承人的母亲掌握朝政,如同汉初的吕后一样作乱,因此杀其母,立其子为皇帝,再安排辅政大臣辅助,汉武帝的初衷是担心“母壮子少”,母亲没人制约,做出祸乱朝政,淫乱后宫的事来,从政权的稳定角度来看,汉武帝的作法没有问题。而曹丕显然不同,曹丕即位皇帝的

  •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追封身边亲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本名朱重八,从姓名看来好多人觉得他是八月初八生的,因为那时候元朝这些没有读过书的农户,他们取名字并不是以父母年纪累加就是以出世的时间展开起名。实际上朱重八之名主要是因为他有七个亲哥,当然 不都是亲哥,古时候排名是根据整个家族来的。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生有兄弟俩朱五一和朱五四,五四就是

  • 古人娶妻需要多少彩礼 古人彩礼是依据什么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彩礼

    从古代带现代,娶妻生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相信是每个人都想要的,而且在结婚的时候,有一个习俗,是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那就是彩礼了,现在的彩礼相比大家都了解,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那么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娶妻需要多少彩礼呢?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吧。古人娶妻讲究门当户对,在古代结婚

  • 古代妃子是怎么侍寝皇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侍寝

    说到古代的皇上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同房,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毕竟对于这些事情都是未知的。那么再古代,妃子都是怎么侍寝皇上的呢?是有特点的规矩呢?还是说又具体的步骤。着实是让人浮想联翩啊,下面就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妃子是怎么侍寝皇上的吧!皇帝与妃嫔行房,程序则复杂一点。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

  • 古代妃子超过50岁就不再侍寝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侍寝

    在古代,大家都知道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很多时候女人就是要依偎男人。然而在皇帝面前,古代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的,也就是皇帝的妃子在50岁之后是不能再继续侍寝了。也就是说女人过了50基本上就告别被皇帝宠幸的机会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男人娶这么多的

  • 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匠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由校

    皇帝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最令人感兴趣的群体之一了,他们身份高贵,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一生都无法得见的。皇帝们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有的喜欢在皇家园林狩猎取乐,有的偏爱诗词歌赋,甚至成为一代艺术家。有的帝王酷爱南征北战,有的则更喜治国理政。人有自己的爱好固然无可厚非,但有的帝王将自己的爱好上升到比国

  • 明朝将领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毛文龙

    一直以来,坊间对辽东东江军统帅毛文龙的死都有许多讨论。许多人认为,正是因为袁崇焕处死了毛文龙,才会引起明朝辽东防线的整体崩盘。作为牵动历史发展的小棋子,毛文龙的死真的影响这么大吗?我们还是要聚焦东江军这支队伍。东江军其实算是一只半军阀的队伍。因为明朝末年财政入不敷出,东江军多年没有得到明朝的军饷,

  • “点天灯”是什么酷刑?历史上有哪些人遭受过点天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点天灯

    相对来说,斩首还是比较普遍的古代行刑方式,因为在古代但凡犯罪的人都会被刽子手推到午门斩首,而相对来说,比较残忍的酷刑也是非常多的,像是凌迟这种酷刑可以说是对人的身心都是一种折磨,一般是用非常慢的速度避开人的要害,开始一刀一刀的把肉割下来,到了关键部位才会死亡,所以这种死法也被很多人叫做&ldquo

  • 古人算命的时候为什么要用龟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算命

    算命可以说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在最早的原始部落就开始了,当时是为了祭祀而跳的舞,叫傩。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算命也自成体系起来。在夏商周时期,龟甲作为算命的主要工具。也幸亏当时喜欢拿龟甲进行算命,因为算命时要把字刻在龟甲上,才有了后来甲骨文的出现。究竟为什么古时候算卦要用龟壳呢?龟壳和别的动物的壳

  • 宋徽宗后宫有多少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

    皇帝,除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之外,还会拥有者美女云集的后宫。如今很多宫廷剧都是以历代皇帝的后宫为背景或是切入点的。而在历代皇帝后宫女人最多的里面,那宋徽宗绝对是排第一的。而且不仅仅只是后宫佳丽多,同时还迷恋上北宋末倾国倾城的名妓李师师,不仅多次装作寻常百姓去青楼,后来干脆在皇宫和青楼之间挖了一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