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景泰帝为何不杀退位后的明英宗?

明景泰帝为何不杀退位后的明英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4/1/15 1:55:52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军队生擒,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皇帝成了俘虏,京师上下为之震动,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危受命,在万难之际登上皇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明代宗,因为年号为景泰,固后世也称之为“景泰皇帝”。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一山不容二虎”,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执掌最高权力的皇帝了,令人奇怪的是,不管是朱祁镇在塞外还是后来回归京师,已经成为了皇帝的朱祁钰始终没有杀他。

甚至后来还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再度回归帝位,这多少有些蹊跷,也不符合帝王的心性,那么朱祁钰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一直留着朱祁镇的呢?

图片:朱祁镇被迎回剧照

一、朱祁镇回归后为何不杀?

1、明英宗的影响力

朱祁钰刚刚继位的时候,朝廷内外是一片混乱,不说那帮蒙古后代随时会进攻京师,单是山河破碎,士气低落这件事就急需处理,因此朱祁钰身上的担子远比他哥哥当皇帝时更重千万分。

之后于谦登场,让各路勤王人马汇集,打造兵器军械誓死要保卫皇城,之后不久,朱祁镇被放回,朱祁钰将其幽禁在南宫,他之所以不杀,大慧认为他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要考虑到明英宗的威望。他在位14年之久,朝廷中的官员大都是宣宗时期留下来的元老,还有一部分是原本英宗在位时提拔起来的年轻才俊,这些人都对英宗很有感情。

即便是以前对皇帝颇有微词的大臣,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时下国之危难,皇帝受辱也不愿落井下石,这一点从朝臣一直怂恿代宗迎回英宗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

另外,当皇权不稳的时候,太后的身份就显得无比尊贵,且权力也举足轻重,土木堡之后,英宗的亲生母亲孙太后尚在人世,当时代宗可以继位,也是获得了她的首肯,所以朱祁钰不得不照顾到这一点。

2、朱祁钰的处境

从朱祁钰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他刚刚继位,在权力的中枢内还没有站稳,为什么这样说呢?英宗被俘后,王振一党被清算,一帮原本受到压迫的老臣得以回归权力,还有一批新官员被赏赐加封,这才有人帮朱祁钰说话。

说的直白点,他的继位本身就带有交易的性质,退一步讲也是各方势力妥协平衡下的结果,所以很多大臣不把朱祁钰放在眼里,老太后也一心想着保住英宗的血脉,于谦等新晋势力显然能力有限,因此朱祁钰很清楚,自己还无法取代朱祁镇的地位。

还有一点也必须要说,封建时代对于皇权的正统性和传承性是比较看重的,英宗当时亲征的时候就下旨说让朱祁钰监国,虽然他本人把所有的心腹和权臣都带走了,没给这个弟弟留下什么有用的,但毕竟圣旨是下了,监国的权利也坐实了。

说白了,朱祁钰后来的一切都是英宗朱祁镇给的,是来自皇帝的传承,所以贸然杀掉朱祁镇,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一个不小心,那可是灭顶之灾。

二、皇帝宝座坐稳了,为何不杀?

1、突来的打击

如果说朱祁镇刚刚回归京师时,朱祁钰不动手是碍于自己的皇位没有坐稳,那么在京师保卫战胜利后,于谦派和朱祁钰都获益匪浅后,为什么还不杀朱祁镇呢?我认为此时的朱祁钰心性和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最明显,也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换太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压朱祁镇一脉。

正统13年的时候,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才刚刚出生,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还是个幼儿,到了景泰2年,也不过才3岁,在孩童夭折率极高的古代,确保儿子顺利长大成人,才是重中之重,后来看朱见济很健康,于是朱祁钰就动了取消侄子太子之位的想法。

眼看儿子有了,孙太后的权利被削弱,大臣们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是皇帝的事实,这可谓咸鱼翻身的大好时机,景泰3年,朱见济被立为太子,一切都在按照朱祁钰的想法进行着,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景泰4年,自己的儿子竟然夭折了,这个打击来得太快,太猛烈,朱祁钰完全反应不过来了。

2、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说实话,景泰3年到景泰8年,应该是朱祁镇处境最危险的几年,但是朱祁钰始终没有下手,还是他内心有纠结的东西始终解不开。

首先来说,他自己没有了后代,即便杀了朱祁镇,那么继承自己皇位的大概率还是当过太子的侄子朱见深

只杀爹不杀儿、只杀儿不杀爹都后患无穷,可要是一刀都给砍了,那么就会引发政治上的大动荡,不管为自己考虑还是为国家考虑,显然都不能这么做。

图片:朱祁钰考虑问题剧照

其次,在儿子朱见济夭折之后,朱祁钰开始无心政事,不再和以前一样心怀大志了,关键是此后的日子里他一直没能再有新的子嗣。

在父子传承,无后为大的时代,这个打击对于朱祁钰来说十分巨大,他心如死灰,觉得人生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

与此同时,英宗的一帮党羽也开始暗暗地发力,这些党羽并非是朝中的大臣,而是一帮宦官,换句话说也可以称之为王振势力的余孽,他们依托孙太后,开始用歌舞酒色来迷惑朱祁钰。

这样慢慢地,朝中的大臣一看皇帝不务正业,还没个子孙后代,这怎么能行呢?朝中的人心也是在这个时候改变的。

图片:朱祁钰深受打击剧照

所以朱祁钰考虑再三之后,心里很清楚,侄子当皇帝,或者是自己找别人当皇帝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对国家对家族最有利的办法,还是把权力交给哥哥朱祁镇,虽然心中不乐意,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况且他在位后期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标签: 景泰帝

更多文章

  • 古代进宫的秀女没被皇帝看上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秀女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为了能够繁衍皇室子孙,每年都会定期有秀女进宫选秀,说穿了就是让天下间漂亮的适龄女子伺候皇帝,她们都是一些达官显贵的女儿,家世清白,而且必须长得非常漂亮,如果她们能够进宫成为皇帝的妃嫔,连带他们当官的父亲也会加官进爵,前途一片辉煌,但是想要成为皇帝的女人并没有那么容易

  • 古代人一般夏天穿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

    古装剧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了,我们经常能在剧中看到古代人一年四季都是穿着个长袖衣服,因为古代人比较保守,再加上文化等方面的缘故,所以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会穿上长袖着装。在古代没有什么非常实用的消暑用品,那么古代人是怎么度过夏季炎热的天气的呢?是怎么在夏季生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其实,真正

  • 明成祖朱棣的母亲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朱棣的其他事情不说,这个朱棣的生母到是非常的让人纠结,为什么,因为争议很大,完全不知道这个朱棣的生母是谁了,所以很多人也都问了,到现在未必还没得出答案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1、大明官方史料的说法: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明太祖实录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选妃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代皇帝选妃,那可是非常的有意思,对于妃子的要求可都是很高的,并不是随便选几个就可以了。至于其中的要求,至少要有三大标准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赶紧一起来看看吧!1、优秀的家庭背景古代的女子想要进宫,那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一般都是家里面有点身份地位

  • 北魏孝文帝为何要废太子元恂?元恂结局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恂

    元恂是孝文帝嫡长子,而他之所以会被废,是因为他违抗父亲,孝文帝担心元恂今后会成为祸患,因此将他的太子身份废黜。变成平民的元恂被安置在了河阳,此后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元恂也是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后悔,他开始整日念读佛经,顶礼膜拜,能看出他有悔改之意。但孝文帝最后还是下令赐死元恂,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就来揭

  • 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爱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人非常的喜欢历史这个事情,很多人说了,中国人喜欢历史也没什么问题啊,谁不喜欢自己的历史了?但是还真的不是每个国家的人都喜欢历史的,话说这个外国人就不怎么喜欢历史,他们有的连自己国家有多少年历史都不知道,所以就很奇怪,为何唯独东方人比较喜欢历史,其他的地区的人并不是特别喜欢呢?下

  • 魏少帝曹髦为何没能除掉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髦

    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于自己,此时国力已远超曹操那个时代。但曹叡死后,司马懿便通过高平陵之变成为了帝国的实际控制者,此后魏帝不得不看着司马家的脸色而行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家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且大有取代曹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曹魏末代皇帝曹髦

  • 古代皇帝选妃的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选妃

    在古代有一点也是让现如今的所有人都非常羡慕不已,那就是古代的爱情,毕竟是长长久久白头到老的,现如今每个人的感情也都是到了一半就分离了,始终都走不到白头,有一些年轻人他们会经常分手,但到老了以后才知道爱情到底有多重要。不过在古代的时候虽然看起来爱情很好,但一些爱情也是不存在的,都只是一些甜言蜜语让人

  • 古代“对食”:太监是怎么和宫女做夫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对食

    关于“对食”这个词,以及这个词背后的含义,估计很多人都是从清宫剧里了解到的,其实,“对食”在古代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对食”记录,可以追溯到汉朝汉武帝时代。在清宫剧里的“对食”,指的是太监和宫女

  • 古代妃子去世之后生前的遗物又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妃子的遗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皇帝会恩赐妃子各种东西,期间包括很多东西。妃子去世之后,她们生前的东西是怎么处理的?她们的首饰如何处理?清代后妃的首饰包括皇帝恩赐的,也包括自己的嫁妆。这些首饰,在后妃生前有自由处理权。可以当作礼物送给其他妃嫔;可以恩赐给亲戚,下属和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