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为何会默认李亨在灵武私自登基?

唐玄宗为何会默认李亨在灵武私自登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77 更新时间:2024/1/5 23:22:14

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漫长的皇帝生涯中,唐朝经历了在他手下走向极盛,迎来了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但同样在他在位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原本强盛无比的唐王朝,在那之后走向了衰败。可以说,是他一手开创了大唐的盛世,也是他一手葬送了那个盛世。

唐玄宗执政的末期,连皇位都无法保住,被太子李亨通过尊其为太上皇的方式夺去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当时的太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并没有作出弑杀唐玄宗的行为。按理来说,唐玄宗作为一位在唐朝历史上有名的有作为的君王,被太子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夺取了皇位,他应该会十分的愤怒才对。但历史事实是,唐玄宗在之后一直在太上皇位子上,直到驾崩。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昆曲《长生殿》,唐玄宗与杨贵妃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看看当时的唐玄宗和唐肃宗这对父子分别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在唐玄宗统治晚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外国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理,唐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败到爆发安史之乱,也不是短时间就形成的局面。唐玄宗在晚年时,由于承平日久,也就逐渐丧失了进取心,开始沉迷于奢华的生活,并开始怠政。并且他逐渐丧失了早期的开明之典范,越发地容易轻信谗言,更愿意听从自己的宠臣和宠妃的意见。

这些行为导致朝堂的风气迅速恶化,原本清明的政局,在唐玄宗的“引导”下迅速走向腐败。他宠信惠妃,然后听信谗言将包括太子李瑛在内的三个儿子全都贬为庶人,随后将他们一并杀害;不仅如此,他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使得朝堂不再有谏诤之言;他宠幸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讽刺性典故举世皆知,甚至带动了其堂兄杨国忠也飞黄腾达,使得其在李林甫死后接替其权柄。

杨国忠登上权位后,比李林甫更加擅权乱政,关中出现大饥荒,他忙着嫁祸不顺从自己的大臣;忙着用最好的禾苗欺瞒唐玄宗;忙着惩治如实反映灾情的大臣,使得朝堂无人敢于如实上报灾情。其权势之大,连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都不敢得罪与他。

唐泰陵,唐玄宗葬于此

而玄宗在宠爱杨氏兄妹的情况下也宠爱边将,这为边镇拥兵自重,形成驻扎在边镇的军队,远远多于拱卫京师的军队的局面提供了条件。这同时为后来安禄山的崛起,掀起全国性的动乱创造了条件。

最后,在与杨国忠争宠的过程中,安禄山的反心逐渐按捺不住了,于是,安禄山借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兵变,安史之乱拉开序幕。

这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其实这个时候的唐玄宗早已不是早年那个拥有远大抱负,善于纳谏,亲贤远佞的盛世缔造者了。在唐玄宗统治的最后十几年时间里,其实他一直在损失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政治威望。他不断宠幸如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弄权之人,再加上自身日益奢靡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局面感到不满。

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彻底引爆了这些人的不满,于是,就爆发了使得唐肃宗真正走向掌权的马嵬之变。当唐玄宗因为在镇压安史之乱时不断出现决策失误,导致京师的门户潼关失守,于是唐玄宗不得不出逃四川。而其实这时的唐玄宗已经有了禅位给太子李亨的想法,后世宋徽宗在靖康之难前禅位给宋钦宗也是这个思路。

但太子也不是一个只会顺从于玄宗意志的人,他早已经对玄宗宠幸杨贵妃和李林甫以及杨国忠这些人心怀不满。于是在大军到达离长安不是很远的马嵬坡之际,借着军士们和将领们积攒已久的不满,以及自己率领的亲兵的支持,挑起了兵变,在混乱中将士们砍杀了杨国忠,并在以陈玄礼为首的将领们的带领下,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这之后,太子和唐玄宗之间出现了无法调和的隔阂,于是两人分兵而行,玄宗继续前往四川避难,而太子则带兵前往朔方军的治所灵武,继续组织平叛,不久在灵武登基称帝,尊玄宗为太上皇。

自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对于唐玄宗没有在唐肃宗夺位之后,起兵讨伐唐肃宗的原因进行一个归纳总结了。

首先,唐玄宗统治后期,玄宗消极怠政长达十多年,导致朝野奸佞横行,其政治威望早已大不如前。

其次,唐玄宗对节度使坐大没有加以管控,使得外重内轻,安史之乱爆发后根本就没办法实现大规模有效调集兵马。

其三,在当时,最为首要的任务是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选择了逃亡四川,而唐肃宗选择了留在北方继续平叛,这已经变相地告诉世人要解决叛乱应该投奔谁。

最后,根据唐玄宗试图禅位给唐肃宗的表现,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在那个时候皇位其实就是一个“烫手山芋”,玄宗根本没必要冒着引发自己这方内乱的风险,去强行重新接手安史之乱这个烂摊子。至于后来,肃宗早已站稳脚跟,就更没起兵的必要了。

标签: 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周厉王出生有什么奇异景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厉王

    周厉王(?前828年)西周第十位国王,周夷王的儿子。这是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为西周。西周第十位君王是姬胡,也就是周厉王。他是周夷王之子,至于后来周厉王姬胡为什么会被百姓赶走,是因为他让百姓所痛恨,故而才有了暴动。周厉王这个人,还颇有

  • 西汉皇太子刘据如果不死是否能顺利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据

    就算刘据不死,继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可以说是不可能了。因为在汉朝时期,都是以孝治国,作为储君的刘据,在其父亲汉武帝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想着造反,而且还付出了行动,作为一国的臣子是不忠的,作为儿子也是不孝的。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平民家庭暂且不耻,作为皇室成员的刘据又怎会得到舆论支持呢?

  • 郭嘉不死曹操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人。颍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地界。史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才”。也称:“鬼才”。郭嘉早期为袁绍的谋士,后因看透袁绍的为人,并断定袁绍无有大作为,才转投曹操帐下。并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最大功臣。建安二年,曹操讨伐张绣

  • 刘备称帝后为什么不给关张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

    桃园三结义是人们熟知的经典故事,它说的是,东汉末年决心匡扶汉室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为了共同的理想而结拜成了兄弟,最终,他们一起漂泊、一起努力,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尽管在史书中,这三人并没有真的结拜,但也有着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记载,可见,不管是史书还是小说中,刘

  • 唐朝皇帝李重茂为何在位不到一个月就被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重茂

    细看唐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最辉煌的时期,能让八方来拜,纷纷俯首称臣,而最黯然的时期,统治者甚至连皇位都保不住,举国上下都忧心忡忡。李重茂就是一位保不住皇位的帝王,在朝仅十七天就迎来了退位诏书,并且他自己都不知道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李重茂的故事吧。李重茂是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

  • 汉武帝晚年时为何要杀太子刘据?汉宣帝继位后为刘据平反了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据

    “巫蛊之祸”是发生在武帝晚年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中国的帝王,历来都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这几位都是中国历代优秀帝王的代表,但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优秀帝王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枯骨做铺垫。汉武帝开疆拓土,重用卫青霍去病,远

  • 高平陵政变时如果曹爽不交出兵权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平陵政变

    司马懿是一只老狐狸不假,但他的对手曹爽实在是不像话,蠢得像一头猪,所以在面对司马懿的时候,最后只能是身首异处,下场凄惨。司马懿伺候了曹家四代君主,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懿非常长寿,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曹操往下,接连几代皇帝都非常的短命,这实在冥冥之中的天意。但凡有一个活的长点,司马懿这种蚂蚱,就永远没有蹦跶

  • 战国后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申君,黄歇

    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曾担任楚国相国一职,赐十二县,被封春申君。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黄歇就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今天

  • 陶谦为何几次要让徐州牧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陶谦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人。东汉末年大臣,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操有了成就,想把父亲曹嵩从琅琊接来享福。曹嵩路过徐州,徐州的长官陶谦想巴结曹操,就热情款待曹嵩,并派人护送。不想护送者张闿看见曹嵩拿的东西很值钱,见财起意,就杀掉了曹嵩以及随从,自

  • 洛神舞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洛神

    传说洛神的名字叫做宓【fú】妃,她是伏羲的女儿。宓妃在天界看到了洛河,被河岸两边秀丽的风景所吸引,于是便下凡人间,来到这洛河的岸边。在洛河的边上有着一个部落,这是一支洛氏部落,于是宓妃便也加入到了这支洛氏部落当中,成为了部落的一员。宓妃教会了洛氏部落如何捕鱼、狩猎以及饲养牲畜的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