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谥号为什么是“武穆”?

岳飞谥号为什么是“武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9 更新时间:2024/1/21 9:44:30

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词碑,其中有句云:“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文征明的观点很明确:赵构才是害死岳飞的元凶,秦桧只是奉旨行事而已。这一观点虽未获宋史专家邓广铭的认可,却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1957年夏,毛泽东会见友人时指出:“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幕后是宋高宗。秦桧不过执行皇帝的旨意……文征明有首词,可以一读。

是赵构自己承认:‘讲和之策,断自朕意,秦桧但赞朕而已。后来史家是‘为圣君讳耳,并非文征明独排众议……”(舒湮《1957年夏我又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以词论史,以史证词,否定了一些史家把赵构议和投降与冤杀岳飞推责秦桧一人的错误史观。

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除夕之夜,战功赫赫的抗金英雄岳飞,被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杀害。相反,和议投降的主谋、杀害岳飞的帮凶秦桧,不仅在岳飞被害14年后寿终正寝,而且死后备极哀荣,宋高宗赵构当即“追封桧申王,谥忠献,赐神道碑,额为‘决策元功,精忠全德。”

(《宋史》)正因为宋高宗是制造岳飞冤案的元凶,才使得岳飞一案的昭雪平反变得十分漫长与艰难。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病死,他的养子秦熺谋求相位,为赵构所拒。秦家失势,使长期压抑的主战派看到了希望,开始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一涉及岳飞一案的性质问题,赵构就不干了,他干脆起用早已被贬的万俟卨继承相位。万俟卨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之一,让他执掌政局,自然消除了为岳飞平反昭雪的各种可能。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议,兴兵南侵,欲一举灭宋。危亡之秋,朝野震动,朝臣纷纷上书,要求为岳飞昭雪,“要当首正秦桧之罪,追夺其官爵,而籍其家财”,同时“雪赵鼎、岳飞之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不过,在所有的奏折与请愿中,没有一人敢讲出赵构是岳飞冤狱的始作俑者,均归罪于秦桧为首的“四人帮”。

金兵进击长江北岸,赵构迫于无奈,只得作秀,于是下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已被流放岭南的岳飞家眷,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回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家中。这一举措,与平反昭雪毫无关系,仅仅是对其遗属略示仁政而已。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宋高宗竟将岳飞与蔡京、童贯等“宣和六贼”、北宋奸臣相提并论。事实上,赵构确将岳飞视为奸臣,岳飞冤狱正是以“谋反”定罪的。

平反的不彻底产生了负效应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赵构退位,赵昚登上皇位,是为宋孝宗。与赵构不同,赵昚是一位胸怀大志,抗金复国的有为之君。宋孝宗为了鼓舞士气,兴师北伐,登基之初即打着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之待遇。(《金佗编》卷十三)岳飞生前所任职务,均位宋代文武官员前列,地位高于《水浒传》里的殿帅府太尉高俅,大约相当于今之军委副主席。这样一个功勋卓著、地位崇高的国家领导人蒙冤而死,要平反昭雪,必须分清是非,公开承认错误,还岳飞以清白。

但在宋廷的平反告词中,对岳飞之死却写得云山雾罩:“会中原方议于櫜弓,而当路力成于投杼,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借用西汉周亚夫之冤狱喻指岳飞之死,实际上承认了这是冤案。然而,虽然名义上为之平反,却又不肯明言直说。不过,宋廷对岳飞“近畿礼葬,少酬魏阙之心,故邑追封,更慰辕门之望”,“岂独发幽光于既往,庶几鼓义气于方来。”

(《金佗续编》卷十三)倒是体现了孝宗的本意。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经岳飞家属要求,给还了岳飞原有田宅。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应岳飞之子岳霖的要求,发还了宋高宗写给岳飞的全部“御笔”、“手诏”(秦桧为陷害岳飞,曾从岳家抄走)。让人不解的是,虽然朝廷恢复并给予岳飞家人种种待遇,却对岳飞冤狱并未进行任何的甄别与复查。

由此可见,宋孝宗对岳飞冤案的平反昭雪,不仅不够彻底,而且留了尾巴。比如,在朝廷文告中,涉及岳飞死因,只讲“坐事以殁”;涉及岳案性质,只字不提“冤狱”。尤应指出的是,孝宗对岳飞冤狱所有的制造者包括秦桧、张俊、万俟卨等人,一概未予追究。其实,赵昚并非不知岳飞冤情,他在私下接见岳飞之子岳霖时曾明确指出:“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金佗编》卷九)

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何在呢?孝宗当政27年,赵构作为太上皇,老而不死,几乎“监督”了赵昚主政的全过程,直到赵昚退位两年前,赵构才一命呜呼。这对赵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数事实告诉人们,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制造的冤案,决不可能由其本人平反。在没有改朝换代的情况下,冤假错案的昭雪,往往是在掌权者死去之后,由统治集团的后来人来进行。赵构作为健在的太上皇,余恩犹存,余威尚在,且朝廷官员大多为其所提拔,在此情况下,赵昚无论如何也不敢推倒重来。

对岳飞正式追赠赐谥,是在淳熙五年(公元1179年)岁末,即孝宗即位并为岳飞“昭雪”之后的第17年。赐谥是朝廷大事。一字之差,寓褒贬,示高低,代表朝廷对官员历史功过的正式评价。因此,必须由太常寺调查官员之功业,并据此提出赐谥之理由,三省审议后,最后由皇帝审查定夺。太常寺拟请“谥以忠愍”,被赵昚退回,“令别拟定”。

复议的结果是:“兹按谥法,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孝宗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正式宣布岳飞谥号为“武穆”。(《金佗续编》卷十四)从“忠愍”降为“武穆”,是宋孝宗对岳飞评价的贬低,也使岳飞子孙心绪难平。平反的不彻底,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岳飞到底是真反还是未反?到底是逆臣还是忠臣?朝廷态度不明确,引起了人们的猜测、疑惑、不满。这次平反昭雪工作,甚至产生了负效应。

被害84年后终得彻底平反昭雪

随着赵构、秦桧的故去,与岳飞冤案有牵连的许多当事人已不在人世,这为岳飞冤案的昭雪减少了政治与社会阻力。但与此同时,当时历史的见证者也相继离世,这些“活档案”的消失,从客观上削弱了历史的旁证。有一个情况需要提及,除掉岳飞后,秦桧独揽大权,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日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

秦桧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言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是研究南宋历史的两部重要典籍,但两书之中关于岳飞的许多记述,却是残缺不全、错漏百出,这也正是秦桧专权期间大兴文字狱,大肆篡改官史、严禁私史的恶果。这给岳飞之孙岳珂搜集、整理为祖父昭雪的历史资料,造成了巨大障碍。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退位,宋光宗赵惇继位之后,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岳飞之子岳霖去世。老人临终前拉着儿子岳珂的手说:“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堙没。余幼罹大祸,漂泊及仕而考于闻见,访于遗卒,掇拾参合,必求其当,故姑俟搜摭而未及上。

苟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金佗编》卷九)岳珂谨遵父命,在其父岳霖前期努力的基础上,历经十年,于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搜集、编撰包括“高宗皇帝御笔手诏”和《吁天辨诬》在内的大量证据文献进献朝廷。此时,距岳飞被害已62年。但由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不彻底,加之秦桧对历史资料的篡改与歪曲,人们对岳飞冤狱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标签: 岳飞

更多文章

  • 赵飞燕能盛宠不衰的原因 什么是息肌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飞燕

    赵飞燕,出生于长安,西汉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我国古代美女众多,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人,也有“环肥燕瘦”中的杨玉环和赵飞燕。赵飞燕的美是轻盈飘逸的美,但她碰到的却是酒色沁骨的汉成帝,汉成帝见多了美人,极为喜新厌旧,若美人年老色衰便会将之抛弃。

  • 玉真公主和王维的孩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玉真公主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玉真公主和王维的孩子的事情,小编就有点点好奇了,这是谁问的,这完全就是难搞嘛,那么这个玉真公主和王维到底有孩子没有孩子呢?还有这个王维和玉真公主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吧。首先要给大家说清楚的是,这个玉真公主和王维是没有孩子的,说玉真公主和王维有孩

  • 封神演义当中所谓圣人境界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封神演义,当中,所谓,圣人,境界,到底,是个,什么,说起,封

    说起封神演义,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看过了,姜子牙敕封了365位神仙,在这些神仙当中,大多数都是截教弟子。而在这些弟子当中肯定也是有强有弱的。关于那些最弱的,估计我们是找不到的,但是关于那些被称之为圣人的境界的强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的。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看看封神演义当中哪些是能够被称之为圣人境

  • 孟珙是真的奸污了金国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珙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的南宋名将只有岳飞,但是实际上南宋末年还有一位名将,他灭掉金国一雪靖康之耻,随后在蒙古进攻时,不仅成功抵抗了蒙古的入侵,还收复了襄阳,他就是被誉为机动防御大师的孟珙。 孟珙(1195年1246年)南宋战神,灭金抗蒙的名将,《宋史孟珙传》记载,孟珙出身军事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岳飞的部将

  • 宋理宗为何会将江山交给智商不够的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理宗

    1253年,年近五旬的宋理宗眼见生子无望,只好下诏将自己的侄子赵孜立为皇子,改名赵禥,封为忠王。七年后,宋理宗不顾宰相的反对,将赵禥立为皇太子,入居东宫,成为南宋王朝的继承人。宋理宗虽然没什么大的作为,但为人精明,然而他选择的太子却是一个弱智!那么宋理宗为何把江山交给一个低能儿呢?赵禥是南宋第六位

  • 高仙芝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仙芝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高仙芝为什么会被处死,其实如果对高仙芝比较了解的话,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高仙芝的死就是宦官进谗言,然后唐玄宗听信谗言最后被处死的,其实就是冤死的,多么的悲哀啊,简直了,所以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说说,高仙芝到底是怎么死的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我们长话短说,高仙芝并不是这

  • 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太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太后

    人就像树叶一样,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正式因为这样,在中国古代的封建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任务。不过这话说回来,在不同的情况和环境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今天小编就想给大家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为奇葩的皇太后,从最初的一国之母到最后成为了窑子里的风流女子的故事。在

  • 彼岸花的传说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彼岸花

    说起彼岸花,相信很多人看过一些《鬼吹灯》,《寻龙诀》的作品后就有着初步的了解了。传说彼岸花是一个不属于人间的花朵,关于它的传说个故事非常的多,在鬼神文化中,彼岸花有着不同的名字。据说白色的彼岸花叫做曼陀罗华,红色的彼岸花叫做曼珠沙华,在佛经中彼岸花属于长在天界之中的花朵。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关

  • 刘备攻打益州时,张任、李严、吴懿三人是什么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张任,李严,吴懿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在此背景下,已经投靠刘备的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刘备

  • 赵合德为什么能得到汉成帝专宠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合德

    在正史上,有关于赵合德的记录并不多,反倒是她的姐姐赵飞燕的记录更多一些。关于赵合德这个名字更多的是出现在《赵飞燕外传》里面。赵合德后于姐姐赵飞燕进宫,此时赵飞燕已经在后宫得到汉成帝的专宠,但是后宫毕竟还有其他的女人,于是赵飞燕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将自己的妹妹赵合德接进宫,姐妹俩一起伺候汉成帝。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