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契丹人过不过端午节

古代契丹人过不过端午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5 18:15:02

其实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过端午节,日本和韩国也会过端午节,当然他们也是受到中国化的影响。那在古代,除了汉族,别的民族过不过端午呢?今天就以契丹举例,看看当时辽国人有没有过端午的传统。那这算是一个比较门的小知识点,大部分朋友平时都不会关注,而且历史上契丹人已经融为汉人了。各位比较好奇的小伙伴可以先来了解一番,一定不要错过啦。

1、“讨赛伊尼”

采艾刚蓬讨赛离,大黄熟泛琼卮。合欢定荷君宠,缠臂新添五彩丝。

这是古人吟咏辽代契丹人过端午风俗的诗,看来端午节不仅是汉族人的传统节日,一千年前,建立大辽王朝的草原游牧民族契丹人也过端午节。

契丹人的民俗节日,往往与其自然崇拜、民族习惯有关。

契丹人称端午节为“讨赛伊尼”,“讨”,就是五,“赛伊尼”是月,即五月也。

端午节这日,契丹皇帝朝仪升坐,夷离毕(类似参知政事)三叩契丹皇帝进献七色艾衣,上面放一束蘸过泉水的艾蒿,皇后以五色丝线缠绕皇帝手腕,随之系上“合欢结”,象征夫妻白头偕老,皇族与后族位高者上前,给皇帝在腰间系上“长命缕”,寓意健康长寿。

随后皇帝要赏赐皇族、后族,蕃、汉大臣三种颜色的艾衣。

这天宫中要举行盛大的宴会,渤海厨师要献上专门以艾汁和面制作而成的艾糕,能够祛毒健身,还与众臣共饮“大黄汤”。

叶隆礼的《契丹国志》中的《岁时杂记》中有记载,《辽史》中也有相类似的记载。

2、端午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条青。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这诗,就是描述契丹人在端午节这天举行的“射柳”活动。

契丹人射柳,源于本民族旧俗“瑟瑟仪”,是一个祈雨的仪式。

瑟瑟仪又源自游牧民族古老的“蹀林”习俗。

皇帝先射一箭,随后“亲王、宰执以次各一射”之后,开始“射柳”比赛。

《金史》中记载:“行射柳,击球之戏,亦辽(契丹)俗也,金因之。凡重五(端午节)拜天礼毕,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令一位皇族“驰马前导”,参加射柳的依次序“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射断又能驰马用手接住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中者为负”,整个过程“伐鼓以助其气”,场面十分宏大。

射柳结束后,胜出者皇帝赏赐金帛,负者则要扒下衣服以羞辱之。

清代诗人查嗣瑮追思辽代契丹人端午风俗诗曰:

球场射柳马如飞,艾叶催装七事衣。传是民间儿女节,耍青才罢送青归。

3、端午节击鞠

芳草烟景早朝晴,使客乘时出前庭。回杖飞空疑初月,奔球转地似流星。

左乘右碍当门竞,群踏分行乱雷声。大呼伐鼓催筹急,观者犹嫌都易成。

契丹人端午节要“击鞠”,也就是“打马球”。

“鞠”是中国古代人们玩的一种皮球。《汉书》载:“蹴鞠刻镂”。颜师古注说:“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这“韦”,指熟皮。蹴,就是踢。蹴鞠是用脚踢皮球,《水浒传》中的高俅就是“蹴鞠”高手。而契丹人的“击鞠”,就不是用脚踢,而是骑在马上使用长杆去“击”球。并且这球也不是用皮革缝制而成,是用木料做成的。

这“击鞠”可以说有颇多讲究,一要有精熟的马术技艺,二要精熟的击打技巧,三要有准头,要能打进“洞中”。

契丹人在京城与州府都有专门的“球场”。据史料记载:击鞠比赛,“各以所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参加击鞠的分为两队,共同驰马争抢击打一个球。

“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氼囊者为胜”,也有的在南北两端各设一门,“互相排击,各以入门为胜”。

这球拳头大小,“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

皇帝高兴,也会“与大臣分朋击鞠”,对于胜利一方,皇帝给予奖励。

看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节日。

标签: 端午节

更多文章

  • 西汉太子刘据被杀是因为巫蛊之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据

    史书上对于巫蛊之祸是标准的悲剧写法,一位年轻时雄姿勃发的皇帝在步入晚年后变得多疑迟钝,在奸臣的蛊惑之下杀死了忠心耿耿的臣子,逼死了恭顺的儿子和善良的妻子。黑白分明,很有故事性。也正因为如此黑白分明,我们不禁要问,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大家知道历史上有很多晚节不保的皇帝,比如梁武帝比如唐玄宗,但这类

  • 明朝郡主与郡马的婚礼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郡主

    崇祯十六年(1643年),位于大明京师的皇宫中,明思宗朱由检的内心早已是愁云惨淡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明军先后在至关重要的松锦大战、朱仙镇之战、螺山之战中惨败,又加之孙传庭全军覆没、西北地区尽数落入李自成之手,大明的灭亡只在旦夕之间。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

  • 北宋后宫妃子为什么喜欢收养养女 养女是用来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养女

    为什么北宋后妃都喜欢收养养女?一起来看看!看了几部以宋朝历史改编的电视剧,人们发现了宋朝后妃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就是:收养养女。以宋仁宗曹皇后为例,就收养了四个养女,难道是因为曹皇后一直没有生育,所以才会想收养几个女孩排遣时间?不要误会,曹皇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在曹皇后之前,宋仁宗已经废了一任皇后

  • 皇帝如何驾驭奸臣?分析唐玄宗与杨国忠君臣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奸臣

    传统史书在提起唐代权臣杨国忠时,总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权倾一时,主要是因为唐玄宗受惑于杨贵妃,爱屋及乌才提拔了杨国忠。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毕竟杨国忠初次进入唐玄宗的视野,肯定有杨贵妃的原因。但杨国忠能够一再受到重用,直到唐玄宗决定弃守长安之后,也依然信任他,可见杨国忠能够屹立不倒,绝不仅仅是依靠

  • 杨玉环为什么爱吃荔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玉环

    杨玉环喜欢吃荔枝,众所周知。只是可能有朋友不理解,为什么在杨玉环吃荔枝这件事上,会引发那么多非议?主要问题在于,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才是被后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喜欢吃荔枝,我们现代想吃到新鲜的荔枝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千年以前却不是这样,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就来

  • 甄宓为什么不嫁给曹植 曹操与甄宓有没有私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甄宓

    说起甄宓,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是中山国无极人,出生于汉光合五年十二月。甄宓的家族是民们望族,家世显赫,是东汉时期二千石显官甄邯的后人。甄宓是家族中三男五女,八个同辈分孩子当中年级最小的。在甄宓年仅三岁的时候,父亲上蔡县令甄逸就去世了。甄宓天性慈孝,对长辈家人极重孝悌友爱之情。甄宓的名声很快就传扬开

  • 洛神赋是写给甄宓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甄宓

    曹植钟情于嫂子甄宓这件事,大家都清楚,在历史上也是有所记载的,而且还传的是有声有色的,让人浮想翩翩。都知道曹植有着一旷世著作《洛神赋》,主要讲述的是想象自己与洛神宓妃的旷世爱情。那么这篇《洛神赋》是为甄宓夫人所作的吗?似乎这之间有着某种联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李善为《文选》作注时,曾就

  • 曹丕喜欢郭照还是甄宓 曹丕最喜欢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甄宓

    众所周知,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算是完成了曹操的心愿。不过今天小编不跟大家聊曹丕是怎么治国治天下的,而是来讲讲曹丕的老婆们。曹丕封皇后的老婆有两位,一位是甄宓,另一位就是郭照郭女王,其余的14个就是嫔妃。老婆的数量可是跟曹操一样一样的。那么曹丕最喜欢的女人是甄宓还是郭女王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

  • 项羽举的鼎到底有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关于项羽举鼎的这个事情可是非常的出名,正因为这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到项羽的力大无比。当然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直都受到质疑。但是这个项羽举的鼎到底是多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霸王项羽扛的是“千斤之鼎”,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个“五

  • 三国时期军阀割据者们都是拿什么私养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

    东汉末年宦官掌权,社稷本就微弱在经历了黄巾之乱后朝廷更加不堪,为防止四处民乱朝廷允许地方官员组建军队用来维持地方的安定。这一举动本来是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为了防止自身利益被撼动,只能对地方武官放权的行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军阀从哪弄钱给养军队?曹操靠摸金校尉,刘备的财路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