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晚年为什么想要迁都洛阳?

宋太祖赵匡胤晚年为什么想要迁都洛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69 更新时间:2024/1/21 19:44:40

关于初太祖曾想迁都洛阳这一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但是具体的历史材料与历史事实,却有一些扑朔迷离。因此我搜集了一些史料,就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太祖为什么想要迁都的问题。

据《长编》记载:“上(太祖)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宋太祖生于洛阳长于洛阳,喜爱洛阳的风土人情,因此想要迁都于此。这是官方记载中所给出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不可信呢?从人情上来说,太祖西巡洛阳是开宝九年(976年),也就是他于五十岁上去世的那一年。

在古代,五十岁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龄,同年他在拜祭父亲的陵墓时,就指定了自己归葬之处。所以,对于一个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来说,渴望落叶归根、回归故土,是可以理解也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宋太祖以洛阳有山川之险而欲迁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此说也见于《长编》:

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上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上曰:“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上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据《长编》的作者焘所作的注释可知,这段话并非出自宋代的官方正史或实录,而是出自一本笔记小说《建隆遗事》。在这里我不想花功夫去论证《建隆遗事》这本书到底有多少史料价值(事实上学界很多人都认为它的史料价值很低),只就这段话里太祖所言极不符合常理者略做分析。

上面这段话里宋太祖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这段话看起来很有道理,既有山川之利,就不需要那么多军队去驻守了。但是,若放到宋朝的具体情况下,便极可疑。

众所周知,宋代的基本国策,便是强干弱枝,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便是收天下之精兵于首都开封,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这意味着,无论首都在什么地方,都会驻扎着全天下的精锐部队。换言之,军队的多寡并不以首都的地理位置为决定性因素。

宋太祖正是这项制度的建立者与严格执行者,又怎么会主动推翻这项制度呢?其次,宋太祖时期国家初立,内外政治都不稳定,怎么会有裁军之意呢?只有到宋太宗雍熙北伐失利之后,国家乂安,内外稳定,冗兵的问题才会渐渐地凸显出来。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宋太祖与宋太宗的对话,是后人伪造,其伪造的目的,或许就是为去除冗兵寻找大义上的依据。

其次,既然上说明了宋太祖迁都洛阳全以山河之险是后人伪造,那么宋太祖放弃迁都全因太宗一句:“在德不在险”,也站不住脚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长编》记载太祖到洛阳后便不想离开,群臣莫敢谏。独有武将李怀忠进言说: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見其便。”

李怀忠所强调的,就是东京开封有卞河水利之便,几十万禁军与天子百官,所食全赖从汴河输送而来的江南粮食。而且开封作为五代梁晋汉周四朝的首都,“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对于李怀忠的进言太祖的态度,《长编》记载为:“上亦弗从。”

但是,考诸《宋史·李怀忠传》,其记载为:“上嘉纳之。”考虑到《长编》在此问题上对史料选择的盲目性,所以,个人认为《宋史》的记载更为可信,宋太祖正是采纳了李怀忠的建议,放弃了迁都洛阳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

南宋学者吕中在论及宋初建都事情时,曾有以下这番议论:

“国初所以不都关中而都汴者,以灵武、燕蓟之地未复也。然洛与汴皆河南之土,洛之险犹可恃,而汴则无险可畏也。欲为四方有事之备,则当都洛阳,高城深池,坚甲重兵,以杜诸夏不之备,伐北夷深入之谋。若已都汴,则不得不以守四夷为说,此我太祖所以有都西京之议也。然都汴固不得已,都西京亦不得已也。使太祖收灵夏、复燕蓟,则必都长安矣。”

这段议论甚有见地,其中心议题,就是指出,在燕云未复的情况下,建都河南,开封与洛阳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假如北方的骑兵南下,没有燕山山脉阻挡的河北平原,就是一马平川,可直接打到开封城下而无阻隔。开封一旦被攻破,南方北上的粮道被断,那么即便洛阳有山川之险可以守住,也坚持不了多久。

事实上,北宋的灭亡,也怪不到不迁都洛阳头上,并且事实上,在金人南下的浪潮中,洛阳是比开封先沦陷的。所以,宋初的开封与洛阳相比,开封的优势(漕运,数代经营的宫室、宗庙、官署、城墙,发达的商业等等),洛阳全都没有,而洛阳的优势(山川之险),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个人认为,宋初定都开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标签: 宋太祖洛阳

更多文章

  • 清朝的皇后有哪些特权?皇后是如何管理后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后

    在清宫剧中人人都想要当皇后,因为皇后的身份尊贵还有权利都让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在后宫中权力最大的除了太后那就是皇后,那么真实的清朝皇后都有哪些特权呢?在后宫中,皇后的地位跟天子是一样的,嫔妃的生活和言行都要受她的约束和管理。在清代有一本书叫《清碑类钞》,是一本掌故汇编,这本书里面记载,但是还是兰贵人

  • 晚年的唐玄宗真的很“昏聩”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功与过都非常突出的皇帝。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可到了在位后期,他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荒于政务,沉迷酒色,宠信奸臣。结果一场“安史之乱”将盛唐迅速拖入了深渊,唐玄宗也因此被迫退位,留下了晚节不保的遗憾。那么问题

  • 康有为死亡真相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有为

    最近很多人非常的好奇这个康有为到底是怎么死的,其实这么问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很多人任务康有为死得非常的蹊跷,所以才有这个的问法了,那么这个康有为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还有康有为死后又埋葬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离奇死亡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来到中山路的一家粤菜馆,

  • 唐玄宗最宠爱的是武惠妃还是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玄宗,武惠妃,杨贵妃

    说到唐玄宗宠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毕竟这两个人都是唐玄宗非常喜欢的女人。但是总有一个是更加宠爱的。杨贵妃这个人可是非常的有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武惠妃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女,那么这两个人唐玄宗更加宠爱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惠妃和杨贵妃都

  • 古代皇帝都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奶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古代的一些皇子或者说太子,他们从小长大很少和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起,毕竟为的就是防止势力过于庞大。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交给奶妈抚养的。那么等皇子长大之后,登基了奶妈会怎么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这个奶妈,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就是专门帮助别人喂

  • 唐朝女人为什么都喜欢“坦胸露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唐朝女人的服饰,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们的服装都非常的开放,毕竟很多唐朝的影视作品中,女演员的着装确实是非常的开放,基本上都事那种坦胸露乳的。那么在唐朝,女人都是穿这样的衣服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的女人只有两种需要袒胸露乳,一种是教坊妓,另一种就是宫廷中的女人。而能欣

  • 一夫多妻制晚上怎么分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一夫多妻

    最近很多人对古代和一些中东地区的婚姻制度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这些一夫多妻的婚姻知道晚上睡觉到底是怎么分配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相信的解谜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一夫多妻制晚上一起睡吗一夫多妻制晚上怎么可能一起睡觉呢?这不很明显是错误的想法了,不管是

  • 武则天发明的玉女登梯是什么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玉女登梯

    说到古代的刑罚,那可真的是千奇百怪,有很多非常残忍的,小编真的是看的毛骨悚然。而且很多刑罚对于女人而言真的是一种折磨。就好比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她就发明了一个刑罚“玉女登梯”。那么这个刑罚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谓玉女登梯,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女囚的刑

  • 晋朝为什么有两个白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朝

    作为一个统一王朝,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王朝。从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晋,到公元420年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晋朝从西晋到东晋,前后一共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共经历了十五位皇帝。而在这十五位皇帝当中,最有趣的是,竟然还有两位“白痴”皇帝。第一个“

  • 南明李定国之子李嗣兴降清了吗?李嗣兴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嗣兴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的故事,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和他的父亲差别很大很大,一位是奋力抗清,一位竟然降清,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明朝晋王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