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帝临死前为何有两道圣旨?

道光帝临死前为何有两道圣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3/18 19:12:35

就在这哀戚之中,道光迎来了他在位三十年的新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69岁了,在人均寿命35岁的清朝,这应该是高寿了。皇太后灵柩的终点是易县的清西陵。正月初五,道光帝终于答应了大臣们的一再请求,决定放弃亲自将皇太后灵柩送到西陵的计划。此时的他卧在灯草褥子上,病得已经爬不起来了,只能有气无力地哀泣着。

正月十一,道光在上年江苏江宁(今南京市)等地遭受水灾情况的奏折后批示:暂停征收灾区赋税。这是他三十年治国,处理的最后一件政事。

道光帝本来就有小恙,至此已经演变成肺病,由于年事已高,抵抗力下降,迅速恶化,终于不治。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公历是1850年2月25日,道光王朝的大幕很落寞地落下了。

这天中午,道光帝逝世于圆明园的慎德堂,终年69岁。《清史稿》称“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距太后的死仅一月有余,可以说他直接死于这场丧事。臣子们嚎哭着脱下了道光帝的一身重孝,为他换上皇帝的寿衣。

在道光帝逝世的前六个小时,他宣布了大清王朝新一代君主的人选。

此时的道光帝已经不能说话,但由于回光返照,神志还算清醒,而且按照清朝的秘密立储方法,他早在五年前完成,此时需要的仅是揭晓谜底而已。

早晨六点钟的圆明园还笼罩在黑暗之中,但慎德堂中却是灯火辉煌,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近支亲贵、所有皇子当着生命垂危的道光帝的面,准备公鐍匣,领受立储谕旨。

太监捧来了鐍匣,这是一个长宽厚为32×16.7×8.7厘米的楠木匣子,无锁,上贴封条,封条上写着“道光二十六年立秋”八个字。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奉旨在众目睽睽之下撕开封条,打开鐍匣,发现里面有两道用朱笔写成的十分简练的密旨,其中一道密旨汉字旁注有满文。于是,他拿起这道密旨高声宣读:“皇六子奕訢”,现场鸦雀无声,文庆接着念道:“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随即宣布了第二道密旨:“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奕詝磕头大哭,群臣也纷纷下跪表态拥护新君。生离死别之时,所有的恩怨都将烟消云散,所有的感情化作泪珠,尽情地挥洒着。慎德堂屋檐上的乌鸦被惊得拍翅而起,低回盘旋在庭院之中。

道光帝将封奕訢为亲王写入立储谕旨,可见他在选择储位上的为难,这令奕詝尴尬,令奕訢伤感,也给后世史家以无穷的猜想。道光帝之所以这样写,既是对奕訢歉疚之情的表示,更是对爱子的一种保护。

道光帝考虑立储之事是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经过几年考虑,道光二十六年(公历1846年),他下定主意,密定储位。他共有九子,按照清王朝的家法,凡是皇帝之子,不分嫡庶,均有入承大统的可能。说起来,道光帝选择的余地很大,但若加深究,其结果并非如此。

在道光帝考虑继承人选的时候,长子、次子、三子早已不在人世;第五子又过继给了兄弟;而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尚在襁褓之中,品格、能力、体质诸多方面均无从考察。可供选择者只有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两人。

如果让道光帝在这二子中择一而立,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二人均为庶出(奕詝出生时其母尚不是皇后),在年龄上仅差一岁,同在上书房读书,各有所长。奕訢的长处是天资聪颖,在兄弟中首屈一指,“就傅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同时他又常习武功,操练刀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为此道光帝特赐白虹刀,可见对他器重有加。

总之,奕訢是道光帝的宠儿,与奕詝比较起来,他更受父亲偏爱。可道光帝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奕訢作为继承人呢?

对此,史学界一般常提这段史料:道光二十六年三月,皇帝校阅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

这段史料的意思是道光帝带着诸皇子打猎,奕訢收获最大,奕詝干脆没开弓。面对父皇的询问,奕詝认为春天是鸟兽孕育的季节,他不忍心杀生,否则会改变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道光帝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所应说的话,因为帝王大权在握,生杀予夺,无人监督,具有一颗仁慈的心是十分必要的。于是,道光就决定选他做太子。人们认为此计出自奕詝的师傅杜受田。

我感觉这段史料可信度很小,原因主要有下列三条:

1、满族尚武,以射猎多者为能,而且南苑行猎是奉旨行事。奕詝打不着猎物已属无能,不知惭愧,反而指责猎杀是“伤生以干天和”,是不是有指责父皇道光帝之嫌。况且,“伤生以干天和”这话很重,一位皇子岂敢随便说出。

2、清朝在皇子教育时,并非一位老师只教一个皇子,一般是一位老师教所有皇子,无论谁作皇帝,都是自己的学生,做老师的完全没有必要偏袒其中一位皇子,从而承担风险。

3、此事官书不载,档案不记,当事者不言,最早起自野史传闻与附会之言,由此也可判断,可信度极低。

我认为道光帝之所以选择奕詝,原因应该有三:

1、与奕訢相比,奕詝没有大的弱点,而且更加老成持重

2、在道光帝连丧三子之后,奕詝就是长子,在封建宗法社会中,长子的地位是很高的;

3、奕詝是孝全皇后所生,这位皇后备受道光帝宠爱,又因婆媳关系死得不明不白。孝全皇后死时,奕詝仅仅10岁,立奕詝为皇太子,或许道光有愧对皇后的考虑。

道光帝去世的次日,奕詝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咸丰元年。传统史家对咸丰帝的评价在其父祖之上,认为其资质在清代诸帝里可居中流偏上,缺憾是体质薄弱而又纵情声色,因此英年早逝,逝世时年仅31岁。

而奕訢却活到了光绪二十四年(公历1898年),终年67岁,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辞世的皇子。此时距道光帝逝世达48年,距咸丰帝逝世达37年。他在咸丰一朝备受冷遇,直到咸丰去世,他利用慈禧与肃顺的矛盾,与慈禧联手发动北京政变,终于以议政王的身份掌握国家政权,一度成为清王朝的“政府首脑”。

其间奕訢重用湘淮军阀,引进西洋长技,使清王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同光中兴”。假如道光帝选定奕訢为皇太子,那么他将有可能在位五十年,仅次于康熙和乾隆,这样一来,历史上就没有北京政变、垂帘听政、帝后党争之类的变动及由此而给历史带来的影响,中国近代史必将改写!

一次“偶然”的抉择而影响到历史进程的“必然”,于此可见深矣!

几天后,咸丰帝颁布《道光遗诏》,这是以道光的名义,对道光30年治国的自我总结,对一生勤政爱民、崇尚节俭、平定西陲等功绩做了渲染,对鸦片战争的失败也作了辩解。

咸丰帝确定道光帝庙号“宣宗”,谥号为“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

道光帝葬于清西陵,陵名为慕陵。

慕陵的选址和建造,颇多波澜,与道光帝严守祖制、崇尚节俭的初衷大相径庭。

按照中国古代帝王营建陵寝的惯例,道光帝在即位以后就着手陵寝的选址工作。清代皇帝陵寝在关内有两处,即清西陵和清东陵。按乾隆帝制定的“父子分葬,选分东西”的祖制,道光帝应该随祖父乾隆帝埋葬在清东陵。

标签: 道光帝

更多文章

  •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小周后

    说到这个赵光义强幸小周这事,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这个《熙陵幸小周后图》作为依据来证明的,当然了这个《熙陵幸小周后图》是不是真的可以证明这个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呢?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讨论的,毕竟有的时候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 赵光义断子绝孙的报应真有吗 赵光义断子绝孙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光义

    说到这个赵光义其实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他是这个宋太宗了,今天我们不说这个赵光义的帝王事情,我们来说说这个赵光义断子绝孙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光义断子绝孙了,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赵光义就真的断子绝孙了吗?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探寻看看。说赵光义断子绝孙了,其实也不为过,赵光义

  • 古代皇帝的叔叔和舅舅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

    前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帝王大多愿意重用自己的舅舅,而对同宗的叔叔多加忌惮,尤其是那些年纪尚小就被架上皇位的小皇帝,大多利用自己的舅舅来辅佐自己稳定政权。那么同样是皇亲国戚,叔叔究竟比舅舅差在哪里呢?古代帝王叔叔是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历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已经向我们证

  •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要废止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英宗

    国古代殉葬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历经商、周、秦,贵族都热衷于此。到了汉唐时期,帝王逐渐废弃了殉葬制度,改为陪葬,就是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和皇帝作伴,在地下继续服侍君王。可是随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促使中原人殉再度兴起。明太祖朱元璋赶跑元顺帝之后,感觉自己有再造华夏之功

  • 后周符太后被谁霸占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符太后

    说到这个后周的符太后,估计很多人都不是特别了解,但是这个太后也非常的悲惨,真的是才上位没多久皇帝就死了,自己接手政权,又别人强抢走了,一弱女子能怎么办呢?话说后周的符太后最后好像被人给霸占了,那么这是真的吗?又被谁霸占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后周符太后被谁霸占了后周的符太后并没有被谁霸占,

  • 历史上曹皇后没圆房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皇后

    说到这个曹皇后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皇后是真的很给力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对这个宋仁宗都是有帮助的,那么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这个曹皇后的一辈子是不是没有圆过房,真正的历史上的真实的曹皇后是不是也没有圆房呢?这些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在电视剧中曹皇后和宋仁宗好

  • 历史上的徐福去了哪里 徐福为秦始皇求到药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福

    徐福是秦朝最出名的方士,当时各个诸侯王都十分热衷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自然也是其中一个。徐福曾上书,称蓬莱、方丈、瀛洲这三个地方有神仙居住,秦始皇便让徐福出海寻药。然而,徐福最终下落成迷,但在日本传有徐福之墓。我们都知道,世上能长生不老的仙药自然是不存在的,徐福或许是不敢空手而归,或许是被困在

  • 中国古代唯一与生母乱伦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乱伦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所以很多道德观念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不过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打破这种道德伦理,让人感到不齿,而一种最为常见的便是乱伦之事。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呀,其实由于这些事在社会中是极为不可的,所以我们基本都是在某些小说或者戏剧当中看见这些情节,但其实在古代皇族中

  • 和珅身边的九大美女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

    说起和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被赐死的时候年仅49岁,一生敛财无数,算得上是真正的富甲天下,可以说是当时世界首富了。他不仅权倾天下,富赛帝王。而且对于女色也是贪得无厌,他的妻妾是九个中外美女。那么这9位美女分别是谁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结发妻子冯氏冯氏是和珅的结

  • 吕雉并没有称帝为什么司马迁将她列入帝王本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

    吕后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她实际上统治了西汉王朝15年,对汉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太后干政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在位7年。汉惠帝羸弱仁厚,不善于政治斗争,而吕后强势而富有政治经验,知道如何恩威并施驾驭群臣和天下。刘邦死后政权能够平稳过渡,离不开吕后在群臣和吕氏家族的震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