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将领仆固怀恩为何最后也造反了?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将领仆固怀恩为何最后也造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3/12/9 10:34:08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带来的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跟随名将郭子仪入关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

仆固怀恩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册封丰国公。彼时,仆固怀恩其家族46人死于国难,可谓满门忠烈,为唐朝付出了所有。平定叛乱之后,仆固怀恩驻守邠宁,拜检校左仆射、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太子少师,册封大宁郡王。不过,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仆固怀恩却起兵造反,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仆骨部人,世袭金微州都督,是中国古代的仆固族的唐朝将领。仆固家族是铁勒九大姓之一“仆固部”,仆固怀恩是仆固首领仆骨歌滥拔延后代,"仆骨"亦有史家译为"仆固"。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名将李绩灭亡薛延陀汗国,横扫漠北第七。铁勒九姓率部降唐朝。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任朔方军左武锋使,骁勇果敢,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及其以东地区连败叛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充朔方节度使;李光弼被封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奉诏讨伐叛军。七月,仆固怀恩随郭子仪赴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保护刚刚即位的唐肃宗。

次年,仆固怀恩因率回纥兵参加收复两京有功,封丰国(今内蒙古)公。随后在夺取愁思冈(今河南安阳市)等地的作战中,常为先锋,勇冠军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虽然安禄山被杀,但是,安史之乱依然没有迅速被平定。当然,对于仆固怀恩来说,则继续受到唐朝朝廷的重用,成为其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依靠。

到了乾元二年(759年),仆固怀恩任朔方行营节度,进封大宁郡王。宝应元年(762年),仆固怀恩任领诸军节度行营,为天下兵马元帅雍王(李适)之副,领前锋发兵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再次夺取洛阳,歼史朝义部8万余人,并乘势追击,仅半年悉平河北。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女与回纥和亲。当然,对于仆固怀恩来说,究竟有几个女儿远嫁和亲?有说两个,有说三个,也即存在一定的争议。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全部平息,也即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这三位皇帝,安史之乱才彻底结束。从这一角度来看,安史之乱自然让唐朝饱受重创,从此失去了巅峰。经此安史之乱,李唐王室再也无法信任武将,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朋党争斗,导致大唐王朝灭亡的三大弊端已无可挽回。而这,也成为仆固怀恩最终起兵造反的重要原因。平定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大将的猜疑已经让郭子仪、李光弼先后明升暗降地,剥夺了兵权。所以,功勋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的唐朝名将仆固怀恩,自然是郁郁寡欢、怏怏不乐。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自己的女婿和女儿(即是回纥的登里可汗和光亲可敦)回漠北,宦官、监军骆奉先误信辛云京的谣言,竟向朝廷诬告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仆固怀恩无法自明。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安史之乱后,为了防止安禄山这样的叛将再次出现,唐朝越来越倚重宦官,以此来制衡各地的武将。甚至到了唐朝后期,宦官更是执掌了唐朝的禁军,乃至于拥有了废立皇帝的大权。在古代历史上,虽然明朝的宦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唐朝后期的宦官,反而更加嚣张跋扈。在宦官的诬陷之下,仆固怀恩这位名将同样百口莫辩。

对此,唐代宗遣宰相裴遵庆慰问,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之后,抱着他的脚大哭,裴遵庆让他入朝,但将行之时,副将范志诚劝他说:“大帅您已经被朝廷嫌忌,为什么还要去不测之地呢?难道没看见李光弼、来瑱的下场吗?这两个人功高不赏,李光弼被夺权,来瑱被杀,您不为自己着想吗?”听闻此言,仆固怀恩便不肯入朝,也即他不想成为第二个来瑱。在此基础上,仆固怀恩决定派一个儿子进京,又被范志诚劝止。

当然,仆固怀恩此举,也让朝廷没有台阶下了。这时,朝廷无法平息各方的争议,而仆固怀恩也派出儿子仆固玚与辛云京开战。唐代宗派颜真卿去召仆固怀恩,颜真卿说:“仆固怀恩所部朔方将士,都是郭子仪的旧部。不如派郭子仪去收其部众,消弭兵乱。”颜真卿此策不愧是一招妙棋,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兵乱,可惜他没有进一步为仆固怀恩谋划一下,导致仆固怀恩走投无路,从而起兵造反。

最后,到了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声称唐代宗去世,再度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人来犯。在仆固怀恩造反之后,郭子仪率兵抵御。仆固怀恩的母亲责怪他不该造反,提刀追着要杀他,“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同年九月八日,仆固怀恩死于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军中。后来吐蕃、回纥大军为郭子仪所平定。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宗听到消息后,遗憾说“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并且,唐代宗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责道:“朕负怀恩”。对于仆固怀恩造反的情况,唐代宗也没有过多指责,甚至将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表示是自己对不起他。

仆固怀恩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被封为郡王,“赐铁券,以名藏太庙,画像于凌烟阁”,但最终却被迫造反,成为叛将,这样的结局令人深思。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仆固怀恩之乱,完全是唐朝内部倾轧的结果,他的叛乱也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动荡。虽然仆固怀恩是叛臣贼子,但唐代宗依然没有取消仆固怀恩凌烟阁第一功臣的地位,反而为他感到惋惜。

标签: 仆固怀恩

更多文章

  • 西周时期齐国国君齐哀公为何被周天子烹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哀公

    齐哀公被人活活煮死了,接任国君为了表示深深的哀悼,便给了他一个“哀”的谥号,哀其不幸!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被人煮死呢?是谁胆子这么大呢?干这等残忍之事之人便是周夷王。周夷王为何要杀齐哀公,人家怎么惹到他了呢?《史记》给的解释是,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周夷王相信了,便冤杀了齐哀

  • 曹操为何执意要杀神医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佗

    三国时代最出名的医生是谁?想必大家想到的第一人就是华佗,在三国时期,其实比华佗医术高超的大有人在,只因华佗当时与曹操以及关羽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华佗在当代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其他医者。在历史上,这位知名医者被曹操所杀害,相传原因是华佗想给曹操做外科手术,无奈被曹操冠上了谋杀的罪名,他的死因是因

  • 古代女子殉葬时是怎么保持面容娇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殉葬

    中华文明几千年里,我们的祖宗留下了很多璀璨的文明,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糟粕,比如今天要说的殉葬制度,殉葬制度就是指在古代,有着至高权力的君主以及贵族们,在自己生前要求,死后用活人来陪葬的制度。这个制度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代的人已经没有办法知道了,但是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因为考古学家们在考古过程

  • 古代女人没有卫生巾来了生理期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女人,没有,卫生巾,生理,怎么,处理,现在,市面,上有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穿越小说,比如某女生原先普普通通,穿回古代之后自然而然有了主角光环,不但具备有趣的灵魂,还有美丽的皮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各路俊男争得死去活来,看得小女生们如痴如醉,羡慕不已。但说句实在话,如果现代女生知道古代女子是怎么生活的,只怕再美也不愿回到过去。男尊女卑就不用说了,秦以后的朝

  • 古代喝完壮行酒为什么要摔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壮行酒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很多时候在电视剧中,都会出现一些比如说是出门打仗或者是要完成什么任务,都会喝一点壮行酒,可是喝完之后都是直接将碗给摔碎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好好放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喝完壮行酒为什么要摔碗在许多 电视片段中,大家常常会见到那样一个情景:一支部队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间为何只有二十九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光宗

    在古代历史上,·太子虽然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也即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的距离,却不是容易跨过的。比如在唐朝初期,太子李建成就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一方击杀了。再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就导致康熙两次废太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太子也是危险的位置。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明朝

  • 古代皇帝是怎么骂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骂人其实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气急了,就会有些口不择言,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又伤了自己的身体,又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气,两败俱伤,却偏偏心里始终都放不下这件事情,硬要争出高低。不过,爆粗口这种看起来很无礼的事情,在古代的皇帝身上会不会发生呢?毕竟皇帝讲话也没有人敢骂回去,那皇帝骂人又是什么样的?

  • 朱元璋不识字怎么批奏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奏折出现于清朝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奏折才正式形成固定制度,也就是说,朱元璋在位期间并没有批阅奏折。而且,朱元璋虽是农民出身,学习的起点也确实很低,但并不代表朱元璋就一直不识字、没有文化。朱元璋小时候念过几个月私塾,这几个月的私塾生涯,让朱元璋认识了不少字。朱元璋十几岁时,他的家乡发生了旱灾,不久后

  • 汤和为什么没封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和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位列国公者共六位。战功赫赫的汤和却不在列。古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地位依次降低。朱元璋开国后也沿袭了前朝的制度,以此封爵。除了将子、男两爵封给起义中战死的功臣外,封了公爵6位、侯爵28位、伯爵2位。毫无疑问,公爵是当时受封中的最高爵位。当时受封最高爵位的分

  • 明朝开国功臣有几个善终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开国功臣

    公元1368年,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一大帮开国功臣的鼎力相助下创立了明朝,表面上朱元璋给所有的开国功臣们都封了赏。但是背地里,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的命运都很悲惨。朱元璋明里暗里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杀了傅友德、刘伯温,蓝玉,徐达等开国功臣。那么,你必定要问了,朱元璋为什么唯独放过了汤和?小编剖析了下,主要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