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观音土是什么东西 观音土为什么能吃

观音土是什么东西 观音土为什么能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4/1/29 11:59:46

在我国中原地区,可能有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还会记得80年前的那场大饥荒。最先是连年大旱,之后又是蝗虫肆虐,再加上战火连绵,通信有限,国民政府又不作为,于是便酿成了这场震惊全世界的大灾难。后来提到近代大饥荒,人们首先想到这一场波及范围甚广的1942河南大饥荒,其次便是时间近一些的1960四川大饥荒。但是相对于前者的1200万受灾人数后者的1000万受灾人数来说,时间更久远一点的1936川甘大饥荒情形似乎更为惨烈,仅四川地区受灾人数就高达3700万。

1、一场旱灾引发的川甘大饥荒

凡是饥荒乱世,多有天灾作祟。这场灾难开始于1936年的秋夏之交,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四川地区的人们熬过了燥热的盛夏,却没等来凉爽的秋雨。龟裂的河床暴晒在烈日中;田里的玉米都耐不住干旱,枯黄而死;山火也烧成一片,久久不灭。一些受灾的重灾区,田地几乎颗粒无收。

人们说蝗虫可怕,但是在饥饿的灾民面前,恨不得连蝗虫都吃干抹净,但是这场灾难里,连只蝗虫都找不到。没有了粮食,人们只能吃野菜、草根、野果,凡是能果腹的,都逃不过人们的挖掘。

不少野外的植物都含有毒素,人们吃了之后腹泻不止、头晕目眩、双目肿胀、鼻眼流血。但这些痛苦都远远比不上饥饿的折磨与死亡的恐惧,只要还能获得片刻的饱腹感,人们就不会停止对野生植物的采挖食用。

直到这满山遍野寸草不生,人们就会把目光转树皮。有人饿得疯了,抱着粗硬的树皮就啃,累得牙齿发软脱落,磨得满口鲜血也要吃下去。尚有理智和体力的人会把树皮剥下来,回去后将不好咀嚼的表层老皮磨掉,然后分段浸泡,待稍软后上锅蒸煮,然后磨碎混入野菜糟糠中,这样还算能吃。

没有人知道这场大旱会持续到时,也没有人知道为何喊了许久的赈灾粮迟迟不能下发。在送往省政府的报告中,充斥着十室九空、饿殍遍地、盗食死尸等令人发指的描述。整个川甘地区的底层人民,笼罩在死亡的恐惧中,道德体系完全崩溃,一些灾民人性沦丧,与牲畜无异。

2、饥荒中的惨象:吃土果腹,杀人分食

在四川地区,有一种土洁白无暇,松软细腻,被当地人称作“白善泥”,也就是我们说的观音土、高岭土。人们看它磨成粉后与面粉极像,竟拿来掺进树皮野草中,煮成糊状喝进肚子里。

观音土由一种名为蒙脱石的黏土岩构成,由于这种矿物质遇水后具有黏性,少量服用可以起到阻塞肠道的作用,便常被用来做止泻药的原材料。也正是因为这个属性,当时人们发现吃过“土粥”以后无法排出,时间一久,肚子越来越胀,最后只能肚烂肠穿而死。

当时的官员见此物,以为可以缓解灾荒,便大肆宣传一种“白泥吃法”。他们告知民众将观音土与其他食物混合着食用,其中观音土只占3成,再用谷草节或地黄瓜根辅助消化,便不会有害。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听了深信不疑,当真去寻找观音土去了。

一旦传来哪里有观音土的消息,人们便蜂拥而至,争抢挖掘,甚至罔顾人命、大打出手。因为过度挖掘,涪陵县出现了山体崩塌,北岩华厂坡山脚的50多名灾民当场被山石掩埋。而后赶来的灾民竟然视若罔闻,踩着山石继续挖泥。

观音土毕竟不是白面粉,“白泥吃法”也只是一种缓慢的死法,人们还是没有生存下去的依仗。于是人也成了食物,除了路边荒野的弃尸,一些弱小的女人和孩子也逃不过被人杀害分尸的厄运。

有人在路边寻找到目标后,便拿着食物骗他们说有人在派粮赈灾,带着这些灾民前往偏僻之处,与同伴汇合后将其杀掉分尸,一起食用。一时间,到处都是这样的“吃人惨案”。

据说当时靖化县的县长于竹君每天都在解决这样的事情,成长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化人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心理冲击。终于,在一次亲眼目睹了“人吃人”的场景后,于竹君被吓疯了。

3、腐败官员克扣赈济,慷慨乡绅开仓救灾

当时的四川主席湘得知灾民遭遇后,气得火冒三丈,找来财政处长甘绩镛问责。甘绩镛十分无奈,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筹借来的141多万赈济款,分给受灾的3000多万人每人不到4分钱,这点钱在饥荒里无异于杯水车薪。

当时赈灾负责人尹仲锡拿到钱后,涕泗横流,跪着求下属们摸着良心做事,救这些灾民一命。他的声泪俱下也没能感动这些腐败的官员们,这些人丧尽天良,极尽所能侵吞款项。本来资金就少,又经过层层克扣,这141万几乎全部进了贪官的口袋里。

一些慈善的乡绅见此情形,知道指望不上政府,便自己开仓赈灾,救助灾民。当时川地的“五老七”之一伊昌龄致力于慈善事业多年,政府多次邀请他出面主持赈灾工作,却被屡屡回绝。伊昌龄斥责道,川省之灾起于天灾,但长于人祸,人祸一日不去,赈灾便不可能有成效。

曾任政府审计院长、政务厅长等要职的伊老看透了这个烂到骨子里的军阀政府,靠他们无论如何都救不了灾民。于是伊老在成都开了“慈惠堂”,数千房屋都用来赈济灾民,他与灾民同宿同食,即便被政府强征做议员,也不理不睬,一心赈灾。

仅靠乡绅与慈善家终究只能拯救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还是寻不到活路,只能发起暴乱,一同“吃大户”,抢夺地主豪绅的存粮。甚至有人以“匪寇”为名,持刀冲进县城里,想要抢夺政府的粮食,却被军队里的几十挺机枪扫射横扫,尸体遍地。

4、结语

政府无法依靠,慈善家能力也有限,人们只能硬生生熬过去。直到1937年的下半年,终于天降甘霖,大雨下了几天几夜,人们跪在雨中喜极而泣,这场灾难终于过去了!就像伊昌龄所言,这场旷世灾难,起于天灾,却因为人祸迟迟不能得到控制,这也为后人带来许多思考与警示。

在如今的新中国,从洪水、暴雪、地震到瘟疫,这一次次危机中,我们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度危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为扶贫攻坚付出了多年努力,全国范围内全部脱贫摘帽,相信再也不会有“以土充饥”、“易子而食”这种荒唐事发生。生活在这样安稳幸福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伤痛,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精神!

标签: 观音土

更多文章

  • 古代宫妃侍寝制度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侍寝

    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皇帝从天下挑选美女成为后宫嫔妃,皇帝身边的嫔妃从几百到几千都有,但是皇帝就一个,身边的妃子这么多,哪怕每个陪一晚上,多的都要几年才轮完轮完一个来回,所以,皇帝也发愁。于是宫中就制定了各种妃子侍寝的制度来,还专门成立负责皇帝性事的部门,叫做敬事房,嫔妃们

  • 西晋美女绿珠有多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绿珠

    透过黑暗与烟雾闪出黄色的火光,晋朝的大才子们切实感受到人间美丽的光华。特别是潘岳,想到几年前那个在杨骏庭前冻得哆哆嗦嗦的小女孩,如今花般玉貌,很感惊奇。她有鲜卑人皮肤特有的白皙,衬上那窈窕的身材,绿珠的美色让人心醉神迷,同时,又让人惘然若失。在烟雾和暮色中,绿珠美丽的脸朦胧地时隐时现。怀着炽热的温

  • 金岳霖终身未娶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岳霖

    金岳霖被誉为共和国哲学第一人,但是很多人知道他,并不是因为哲学,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而是因为他的感情生活。金岳霖终身未娶,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金岳霖也算是一个痴情的好男人,虽然他后来也与一些女性有过感情交往,但是她始终没有和她们结婚,而是保

  • 岳飞如果抗旨北伐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伐

    两宋一直把防范武将造反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南宋初期下放了部分权力,但是也不足以使武将坐大,比如:钱粮:除川陕就地解决独立核算外,其它三大宣抚司的粮草供应都由转运司负责调配,由中书门下省监督使用。绍兴七年允许各宣抚司“营田”(也就是军队可以种地做买卖),解决部分钱粮问题。营田绩

  • 古人的衣服为什么那么长要拖在地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人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古代人的衣服的事情,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古人的衣服什么的都非常的有意思,竟然都是拖在地上的,而且非常的长,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古人为什么要搞这种服饰什么的,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古人长衫沦为拖地布,并非完全为了时尚,与古人没有秋裤有关,同时也象征权利

  • 太妃见了皇后要行礼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妃

    《延禧攻略》热播,裕太妃向乾隆皇帝下跪一事引起网友争议,太妃还得向皇上下跪啊?太妃是什么位份?与皇后相比谁大?需要向皇后行礼吗?小编近日查阅《清史稿》《大清会典》等资料,探出了究竟,今日向各位分享。太妃是先皇的妃嫔,皇帝一般称其为:皇考太妃。皇考是在任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本篇以《延禧攻略》进行分析,古

  • 宋太宗赵匡义强幸小周后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小周后

    说到这个宋太宗赵匡义,大家肯定都是比较熟悉的,对于登基当皇帝的话就是早有预谋的。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赵匡义竟然作为一个皇帝,把人家给强行发生关系了,对于这个事情真的是让人不可思议啊,他竟然还找来宫廷画师,将“临幸”小周后的场景临摹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历史上这个事情是

  • 古代青楼女子为什么不会怀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怀孕

    说到古代的青楼女子,大家肯定都非常好奇,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在史记中,感觉青楼里面的女子都不会怀孕,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可以方便避孕的,那么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青楼女子为什么不会怀孕对古装剧我们都看到过有些心术不正的妃子,为了不让自己竞争对手怀上龙裔就会下毒,导致这个

  • 黄泉路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泉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黄泉路”这个地方,一直都是那种比较神话的,也就是投胎转世的时候走的那条路,所以一般情况喜爱,提到这个地方大家肯定都认为是虚幻的,怎么可能真的又这样的路?但是史记上,这个地方竟然的有!那么这个“黄泉路”在现在的哪里呢?下面就和

  • 为什么60岁一般不做寿 老人为什么不喜欢做60大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60岁,一般,做寿,老人,不喜欢,大寿,以往,七十年

    在以往的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的农村,若是谁家老人有做寿的,经常就是烟花爆竹响。那个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们,有女儿的已经是嫁人了,父亲从50岁就开始祝寿,称其为50大寿。不过国寿在农村还是有规矩的,那就是不作信做整寿,而要做九!寓示着长长久久,所以当时做五十大寿的,都是在四十九岁就做五十大寿了。而做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