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进京时只是带了三千人为什么敢杀太后废皇帝

董卓进京时只是带了三千人为什么敢杀太后废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75 更新时间:2024/2/4 3:26:33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刮民众的血汗钱,这也让董卓留下了无数恶名,他的做法确实是不太合适。董卓这个人能发迹,也是有些运气因素,他正好就赶上了汉末大乱,朝廷没有人做主的局面,董卓抓住机会,带着自己的这点兵马顺利控制了朝廷,这才有了他辉煌的时刻。

董卓剧照

和演义里面不太一样,董卓他在进京的时候,并不是带着庞大的大军,而是带着几千人兵马。这点兵马确实不算什么,当时东汉政权内部的禁军,还有周边来勤王的部队,人数都不比他少多少,这就是董卓厉害的地方。董卓真就靠着三千多的兵马,顺利控制了国家,还为自己获得了极大的利益,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董卓最关键的还是控制皇帝,他能在朝廷里面随意废立皇帝,这就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利益。董卓他在进入京城之后,迅速兼并何进等人的兵马,这些人投靠他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更不用说董卓随后又能轻易废掉皇帝。

原本汉朝的天子是少帝刘辩,他才是正统的皇帝,可后来汉朝的天子就变成了刘协,这就已经完全不同了。董卓靠着这点人马,不仅顺利控制了京城,还顺利废掉了原来的皇帝,他为何能做得这么顺利呢?其实,东汉最终灭亡的主要因素,还真不单单是董卓的问题,这与外戚的问题有着极大的关系。汉桓帝在位的时候,就不希望立少帝作为皇帝,他心里还是忌惮外戚的势力,因为皇子刘辩,是何皇后所生,他不仅有着外戚的支持,更是有着法统的帮助,汉桓帝无可奈何之下,也不得不立他作为皇帝。其实皇帝更近喜欢刘协,可由于刘协只是王美人生的,论法统来说,他很难比得过刘辩。

刘协剧照

在桓帝死后,何氏开始专权,这也是汉朝败亡的主要因素。其实当时不光是宦官反对何氏,就是士族也反对何氏,毕竟何氏并不是什么好出身,只是普通的人家,这在注重门第的汉末是很糟糕的。因此董卓在选择废立皇帝的时候,像朝中士族的代表袁隗,这些人都是支持董卓改立皇帝的。这就看出一个问题,董卓在当时的一些政策,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得人心的。他在废立皇帝的时候,满朝上下也只有卢植一个人反对,就这样他顺利完成了废立皇帝,这就已经很奇葩了,废立皇帝自古都是国家的大事,董卓哪怕有兵,要是不能得到士族的支持,就无法顺利完成。董卓他能废立皇帝的关键,就在于原来的皇帝刘辩,并不是适合士族利益的君主,他的出身确实不行,何进一族没能得到士族的全力支持,再加上他已经弄权被杀掉,何家就彻底失势了。

董卓这个时候提出废掉皇帝,他就顺应了一大批士族的意思,这些人当然不会反对他,还会积极帮助他废掉皇帝。其实从董卓入京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他是明显想要拉拢士族的,像袁绍这些人,和他闹翻之前都得到了他的重用,在各地任用的官员,也都是这些士族的子弟。可见董卓是一心想要讨好士族,那么他就会全力推上一个士族拥护的皇帝。刘协或许不是那么合适的人,但相比与何氏一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刘辩,刘协继位对这些士族是更有好处的,他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董卓剧照

此外,当时刘辩已经失去了庇护自己的力量,他能坐稳皇位,就要靠自己的母亲一家,何氏掌权让他的力量也变得更强一些,这也是东汉很多皇帝纵容外戚掌权的主要因素,上位之后,为了让刘辩的权力更加稳固,他们还和宦官结盟,拉拢宦官,希望能保证皇位的稳定。可随着何进一派与宦官的火并,双方也是杀得天昏地暗,两边的损失都是非常严重,这也导致刘辩可以依靠的势力都已经被灭掉了,他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没有办法继续掌权了。等董卓入京的时候,刘辩这边连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他被废掉就由着董卓做主了。那么董卓为何非要废掉皇帝呢?除了讨好士族之外,他还有别的想法。

刘协剧照

董卓以外藩的身份进入到京城来负责国家大事,这本来就是不适合规矩的,因此他需要扶持一个不合法统的皇帝,刘协就适合他的要求。如果说皇帝都不适合法统,那么他负责军国大事,也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惋惜他没有想到,自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去讨好士族,到头来这些士族还是对自己下手,他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这让董卓也是相当受伤。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朱棣死后有哪些妃子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班师途中,走到榆木川时病死了,活了六十四岁。按照当时明朝的制度,皇帝死后,要用活人殉葬,此做法非常残忍,是丧失人性的。尽管朱棣很有作为,五次亲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等等,但是,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毁誉参半,比如,攻进南京后,为了清除异己,

  •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有多少妃嫔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

    朱棣死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继位为帝,就是明仁宗,然而,朱高炽当皇帝还没一年,就突然病死了,年仅四十八岁。朱高炽死后,按照当时明朝的规定,后宫妃嫔要殉葬,最终,从妃嫔中选了五人给朱高炽殉葬,这五人分别是:贵妃郭氏、顺妃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和充妃黄氏。让活人殉葬是非常残忍的,是丧失人性的,不管在什么

  • 大羿和后羿是不是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羿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大羿和后羿的事情,很多人问他们是不是一个人,其实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的有水平,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是小编的解读,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首先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大羿和后裔并不是一个人,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是两位相对独立的人罢了。2、先

  • 龟兹国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女儿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龟兹国

    人们在提到龟兹国时,总会与女儿国联系在一起,这个在历史上芳名在外的国家,总会让男人们浮想联翩。那么,龟兹国是女儿国吗,龟兹国与女儿国之间有没有关系,以及龟兹国现在的位置在哪里,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龟兹国不是女儿国女儿国曾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但龟兹国与女儿国却不是一个地方,在玄奘的记

  • 古人最初是以什么为目的栽培菊花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菊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就因其清寒傲雪的品格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先是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后又与月季、康乃馨、唐菖蒲并称为世界四大切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根据史书典籍记载,古人最初是以什么为目的栽培菊花的?根据史书典籍记载,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栽培

  • 古代皇帝是如何写圣旨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圣旨

    如今许多古装历史剧涉及宫廷朝政,其中免不了出现圣旨。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在宫廷剧中宣读圣旨的官方正规题头,以至于不论在颁布哪个皇帝的圣旨时都会听到这八个耳熟能详的字眼。那么,这个圣旨的标准格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杨玉环的真实身高体重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玉环

    中国自古至今五千年文明悠久流传,前前后后二十个朝代、四百余位君王书写着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各朝各代及当朝的伟人英杰俱是绽放着各自的璀璨光芒,初统天下立始传世的秦王朝、唯以强亡俯瞰世界的汉王朝、镇元奋武君死社稷的明王朝,都无不从侧面彰显着中华大地的宽厚和深沉。而今天,我们便要以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为引

  • 乾隆帝妃嫔颖贵妃巴林氏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帝

    颖贵妃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生于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她进宫即被封为贵人,可以说起点不算低,乾隆十六年被晋封为嫔,乾隆二十四年被晋封为妃。从乾隆二十四年,一直到嘉庆三年,这位颖妃巴林氏职位无再升,停在了妃位。嘉庆三年,已经升级做太上皇的乾隆帝,感念自己这位嫔妃,活了

  • 唐朝女子平时都有那些娱乐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

    其实唐朝的幸福生活指数还是挺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国家昌盛,四海臣服。女子如果生活在唐朝,其实还是很幸福的。今天,就带大家来体验一下唐朝一日游,看看唐朝女子一天都干嘛?我出生于公元674年,换句话说,我出生于中国古代最繁荣的唐朝,是个女儿身,家在首都长安城,父亲是一个七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这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中国古代一次根本性的转变,中国古代的历史,如果只用一刀劈开的话,那这一刀应该劈在唐宋之间。尽管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风貌和特点,但唐朝和唐朝之前的人,行为上有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地方,他们有他们独特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我们现在的这个样子,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