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常遇春突然暴毙的原因

常遇春突然暴毙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978 更新时间:2024/1/16 9:01:27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二十岁时的常遇春带着张无忌去找他的师伯,蝶谷医仙胡青牛治疗玄冥神掌造成的寒毒。蝶谷医仙胡青牛却因张无忌不是明教中人而见死不救。

常遇春提议一命换一命,把胡青牛给自己治病的机会让给了张无忌。幼年张无忌报恩心切,乱翻胡青牛所藏的医书,下虎狼药救活了常遇春。结果胡青牛判断,因为张无忌乱用药,常遇春最多活到四十岁就会暴毙。

当然,这纯属金庸先生对历史的演义。并且,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金庸先生也尊重真实历史的发展,并没有让学了胡青牛真本领,“内功”深厚的明教教主张无忌有机会让常遇春在小说里继续活下去。

历史上的常遇春,确实是朱元璋手下的猛将。明史记载邵荣,徐达,常遇春是当时朱元璋手下将帅“最著”者。军中人称“常十万”,这个绰号的由来,是常遇春自称领兵十万就能够纵横天下,这代表着军中将士对常遇春这个说法的认可。

惋惜的是在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消灭了开平所有北元驻军,把北元顺帝赶到了应昌府。胜利回师。南归途中,突然在柳合川病卒。年仅四十岁。

明史中记载常遇春长相奇特伟岸,力气很大,胳膊长,擅长射箭。按理说身体应该很好,又正值壮年,突然暴毙,对他的死因,就有了很多的猜测。

常遇春这么年轻就暴毙,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人们首先怀疑的是朱元璋。甚至有人猜测是朱元璋派锦衣卫在回军途中杀了常遇春。且不说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的真实难度有多大。从常遇春暴毙的时间上来说,这种说法就不合理。

朱元璋是因为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死了,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留下一个安稳的江山才大开杀戒。常遇春暴毙的时候,还是1369年,太子朱标还活得好好的。并且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是朱标的原配夫人,并于洪武四年也就是常遇春死后一年,被封为太子妃。

有朋友可能会说,正是因为常遇春死了,朱元璋才放心让朱标娶了孝康常皇后(朱允炆追尊)。这个猜测也不对。因为在孝康常皇后的墓志铭中写得很清楚,朱标和孝康常皇后结的是娃娃亲。所以,如果常遇春活着,对太子朱标的助力更大。朱元璋是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的。

孝康常皇后(追尊)示意图

第二种说法,略微靠谱。是说常遇春死于北元惯用的战术手中。北元在对阵过程中,经常用动物的尸体污染水源,而那时的人又不讲卫生,没有把水烧开了喝的卫生习惯,不明真相的敌军就会因此染上疫病,造成非战斗减员。

并且,史称常遇春比较喜欢杀俘虏。这个在明史常遇春列传中有提及。提了两次。第一次是

还守龙湾,援长兴,俘杀吴兵五千余人。

第二次说得比较委婉,是常遇春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围攻赣州的时候,敌将熊天瑞固守。朱元璋非常了解常遇春这位“猛将兄”的脾气,赶紧派人给他讲道理:打下城池之后,千万不要滥杀,否则得到一片焦土,却没有人,那有什么用呢?

于是常遇春就没有猛攻猛打,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用了六个月的时间,熊天瑞撑不住了,开城投降。常遇春果然没有大开杀戒,朱元璋竟然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而“赐书”嘉奖。可见常遇春经常杀俘确有其事。

杀俘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尸体,那么就会和北元惯用的用动物尸体污染水源的做法造成同样的后果,甚至会造成疫病的流行。

根据记载,常遇春班师回朝途中暴卒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夏季,似乎适合疫病流行的条件。不过,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整个北伐的大明大军都有染病的可能。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史籍中应该会提到,可是在相关的史籍中却从来没有提及。

所以,第二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确实没办法解释常遇春染疫病暴卒,而军中却无事的事实。所以,常遇春应该不是染疫病而亡。

第三种说法,相对而言,就比较靠谱一点了。那就是常遇春死于“卸甲风”。说的是常遇春贪凉,大汗之后,因为是班师回朝途中,不必担心敌军袭击,所以就把盔甲脱了,结果导致罹患“中风”的一种:“卸甲风”。

也难怪古代将军会得这种病。宋代的步人甲总重29公斤。明代步兵的布面甲还十公斤起步,更何况常遇春是带兵的主将,顶盔贯甲,一身下来二十斤总是要有的吧。酷热的夏天,换谁也不愿意一直穿着。

常遇春不是第一个死于“卸甲风”的“猛将兄”。《无棣县志》记载,魏王豹和齐王韩信大战三百回合,回到军帐之中,大概也是想喘口气凉快凉快,脱了盔甲,于是中卸甲风而死。

第二位中了“卸甲风”的“猛将兄”就比较幸运了。是五代时后晋李克用手下的猛将李存孝。大战幽州节度使李匡威麾下的五侯二十八将之后,脱甲,喝冷酒,内外相激,中了“卸甲风”,口吐鲜血,昏迷了。

李克用害怕他再受刺激,就让人瞒着敌将高思继上门挑战的事。送药的康君利出于嫉妒心理,不仅把事情告诉了李存孝,还把高思继说得嚣张无比,目的就是想让李存孝病情加重。

没想到李存孝因祸得福,大怒之下,又出了一身汗,发散出来了,病又好了。翻身下床,提刀上马,生擒了高思继。

咱们大胆推测一下,要是常遇春中了“卸甲风”之后,北元军突然来袭,搞不好常遇春还能“向天再借五百年”。那又会是怎样一番壮烈的情景。

惜乎,天不假年。朱元璋听到噩耗后,大为悲痛。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迎回尸骨,葬于钟山原,配享太庙。

综上所述,

其实常遇春1330年生人,1355年听闻朱元璋仁义厚道,就弃盗从良,追随了朱元璋。刚到朱元璋麾下,就要求做先锋官。从此之后,一直到1369年暴毙于回师途中,常年征战不休。十五年的刀光剑影,没病也落下一身的伤痛了。所以,虽然常玉春勇猛过人,也架不住这样透支体力,无论是卸甲风,还是作为一个南方人北伐过程中水土不服,都有可能击垮这位大明的常胜将军。

参考资料:《明史·常遇春列传》《东宫妃常氏圹(kuàng)志》

标签: 常遇春

更多文章

  • 孤独家族的预言内容是什么?独孤家到底有几个女儿做了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孤独,家族,预言,内容,是什么,独孤家,到底,有几个,女儿

    独孤信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他容貌俊美,还擅长骑射,是典型的颜值高、又有能力的美男。正光末年,独孤信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杀死卫可环,因此出名。后来,他被葛荣抓住,成为葛荣的部下,因为当时年轻,很在乎自己的仪表,喜欢修饰服装,所以大家都叫他独孤郎。后来葛荣被朱尔荣打败,独孤信又成为朱尔荣的别将,跟随大

  • 南汉中宗刘晟究竟有多残暴?刘晟残害了几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晟

    刘晟,即南汉中宗,原名刘弘熙,汉高祖刘第四子,汉殇帝刘玢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生性荒淫暴虐,得志之后专门用威势刑法统治下民,多诛灭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侄子,任用宦官、宫女为政,

  • 太平天国将领韦俊为何投降清朝?韦俊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韦俊

    太平天国名将韦俊,是众多投降清朝的太平军将领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处死的高级将领。而曾国藩之所以当初没有杀死韦俊,这和他当时投降的时机有着重大关系。韦俊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之一,他的哥哥是著名的“首义五王”之一的韦昌辉。金田起义后,韦昌辉和韦俊兄弟两个加入了洪秀全的起义军。韦俊虽

  • 历史上教授皇帝生理知识的都是哪些人?要具备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思想也逐渐地开放起来,有关生理方面的话题,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好意思去聊了。现在初中的学生,都已经上生理课了,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生理知识,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在古代,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结婚之前,会有专人教授他生理知识,那么作为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

  • 沈珍珠的最终结局及失踪民间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沈珍珠

    多数人并不熟悉沈珍珠这个名字,是因为电视剧 《大唐荣耀》才知道的。沈珍珠是唐德宗李适的生母,沈珍珠冰雪聪明,贤淑纯良,德才兼备且三观又正。虽为女子,但心系社稷,收割了一大波的好评与好感。沈珍珠失踪后,唐代宗李豫一直苦寻她的下落。后来李适继位,终其一生寻母。唐顺宗和唐宪宗也遵从祖辈遗愿,继续寻找。从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馆陶公主

    西汉时期汉文帝有一个女儿,是皇后窦氏所生,名为刘嫖,别名馆陶公主,历史上关于她的记载也是非常传奇的,不仅性格刁蛮跋扈,而且行为处事都有其母窦氏的风范,在她中年时期丈夫就去世了,作为长公主的她,竟然与一个庶人建立了暧昧不清的关系,让后世对此议论纷纷。说起来,馆陶公主其实是汉文帝的长女,是当时的长公主

  • 秦孝文王的死因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孝文王

    嬴柱,即秦孝文王,秦昭襄王嬴稷次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九任国君,在位仅三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昭襄王在位时,公子柱受封安国君。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被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正式继位,册立公子子楚为太子。三日后,离奇去世,谥号孝文,安葬

  • 夏景宗李元昊为什么被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元昊

    说起李元昊,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此人是我国历史上北宋时期党项人,当时的西夏政权正是由他所建立,能与辽、送并立。李元昊的祖先为拓跋姓,由于在唐朝时期,协助大唐一同剿灭了黄巢起义,所以当时的唐朝皇帝便赐予了他们当时皇族的姓氏“李”姓,同时还被册封为了平西王。大唐灭亡之

  • 苗疆十大禁蛊是哪十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苗疆

    说起蛊术,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这时一种来自苗疆的巫术,是一种以毒虫为引子的巫术。这种巫术能够为人造福,同时也能害人,一种非常邪门的术数,而且历史极其古老、恐怖和神秘,非常的罕见,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当中,尤其是苗族。就光从“蛊”这个字来看,就绝对与虫子脱不开

  • 关于秦始皇有哪些争议?秦始皇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嬴政,即秦始皇,,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嬴异人之子,生母是赵姬, 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继承王位,时年十三岁。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