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是对的吗

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是对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51 更新时间:2024/6/6 17:35:28

《三国志·吴书第九》对东吴三任早逝的大将周瑜、鲁肃吕蒙的生平进行了周详的表述。不禁令人感慨,数千年以来江东子弟才俊何其之多。结尾处,陈寿记录了一段孙权与陆逊的交谈,在评价大都督鲁肃的时候,孙权是这样说的:

“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孙权认为,鲁肃对东吴政权有两个巨大贡献,即在见到孙权之初就力劝他把江东的事业看成帝王的事业,做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第二是在曹操率领大军屯兵赤壁的时候,张昭、秦松等人都已经提议向曹操投降的紧要关头,鲁肃建议把在外带兵的周瑜叫回来,抗击曹操大军。但是孙权同样也认为,鲁肃有一个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建议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能够有后来的成就,鲁肃在东吴发挥的作用是超过所有人的,在二人刚刚见面的时候,鲁肃就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又称《吴中对》,在三国历史上,这一战略的地位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不相上下,但是从历史后来的发展以及对实际情况的结合来看,仅从两份企划书来看,鲁肃的战略视野是要超过诸葛亮的。

而孙权所说的,鲁肃“两个优点,一个缺点”基本上就体现在榻上策中。鲁肃是东吴境内第一个对孙权明确提出“建号帝王意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的人----既然要创立帝王之业,而且《榻上策》中鲁肃最初提到的也是两分天下,天下的诸侯迟早都会是自己的敌人,那么鲁肃为什么要劝说孙权借荆州呢?首先我们看《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的借荆州的过程:

《汉晋春秋》中记载,刘备占领了荆州之后,只身来到东吴的首都,跟孙权商量想要统领荆州。从道理上讲,刘表死后荆州虽然是无主之地,击败曹操刘备是依靠了孙权的力量,但是战后孙权却没有得到实惠,所以刘备想要占据荆州,去征求孙权的意见,是讲道理的表现。虽然就算孙权不同意他也不会归还,但总体上表现出了团结的诚意。

不过在那个乱世,诚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吴的将领们都让孙权扣押刘备,只有鲁肃一个人劝说道:“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鲁肃不希望孙权去夺取荆州的最直接理由是荆州尚未安抚,曹操威胁大,而孙权在荆州“恩威未洽”,所以建议荆州可以先让给刘备。

那么这个理由是否合理了呢?很多人认为,孙权不攻打刘备的理由在于刘备军事实力比较强大,而且既然已经占据了荆州,加之北方曹操仍然虎视眈眈,所以东吴想要夺取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只能借荆州。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这这却绝对不会成为孙权在当时同意借走荆州的最主要理由,因为本身天下大乱,时代本身就是战争的时代,进攻荆州固然会有损失,可一旦成功,所取得的回报却是极大的。

而且后来周瑜提出的不攻打荆州,软禁刘备的方案,也被孙权拒绝了。这表明,孙权当时除了对夺取荆州的困难有考虑之外,仍然还是想借刘备之手管理荆州的。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

三国时期,对于孙吴来说最大的缺陷并不在于兵将的多少,而是在于天时,因为天时又常常决定着人和。曹操在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则发挥自己姓氏的利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这样天下就会有很多人归附他们。比如荀彧等人,认为曹操是汉朝丞相,是天下正统;关羽、诸葛亮这类人,则认为刘备是正统。但至于孙权,无论如何都是逆贼,这也是孙权之所以是三国最后一个称帝的主要原因。

而荆州这个地方在刘表占据时期,与东吴有着深刻的仇恨,孙权的老爹孙坚就是死在江夏太守黄祖手里,大将凌操(凌统之父)也死在黄祖手里。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东吴政权在当时去统治荆州,双方的矛盾很难说不会爆发。

再看东吴自身的情况,由于缺乏“正统”的名义支持,大批的东吴英才纷纷背叛,孙策期间,与孙家发生矛盾或者被杀或者逃跑的人物有:

前吴郡太守盛宪;现吴郡太守许贡;扬州牧刘繇;会稽太守王朗(《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曹丕时位列三公);陈登的叔父陈瑀;后来官至蜀汉太傅的许靖

而且,东吴内部矛盾爆发也给孙氏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孙策就是被许贡门客所杀。除此之外,孙权在他统治江南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始终在与这些不认可孙家正统的人做斗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张昭等人才力主投降。曹操也充分利用孙权这个弱点,不断的去离间东吴君臣关系,比如曾经给太史慈送了一箱当归(《三国志·太史慈传》)。

由此可见,鲁肃建议把荆州借给刘备并没有任何错误,反而可以借刘备之手安抚荆州;同意了刘备“借荆州”的说法,反而还多了一个名义上对拥有荆州的理由;随着时间的发展,荆州民众对曹操一方的认可度降低,对原汉朝的认可度也降低,孙权再夺回来,就容易管理的多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统观念可谓根深蒂固。秦朝灭亡之后天下没有皇帝,但是很多人从心里开始认可灭亡秦朝的刘邦,而不是实力最强的项羽;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即便对方是个少数民族政权,却仍然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这其中的原理跟三国时期人们对正统的认识观念是类似的。正统,必须要有,而且不能断,非正统想要被认可为正统,则需要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在刘备之前率军攻占益州前 孙权为何没有抢先占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荆州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今天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杨贵妃的美容秘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贵妃

    说到杨贵妃的美容秘籍相信老铁们都很好奇,现在有一个产品据说都是古时候杨贵妃所发明出来的,而且现在还深受大众的认可。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制造对皮肤有神奇功效的黑科技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古代既没有制造高科技也没有现代医学美容的仪器。古代有四大美女,貂蝉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在历史上有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貌,而

  • 关羽为什么不和孙权结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往来的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关某自从军师和三弟、子龙支援大哥攻取益州,便负责荆州一切军政要务。关某平生知道荆州是个战略要地,北上可攻中原,西进可取西川,南下可通交州,东进可取江南。东吴对此虎视眈眈,曹魏对此垂涎三尺。这不孙权派使者前来为他的儿子提亲,要关某心爱的女儿将许配给孙权的儿子。关某拒绝了孙权

  • 古代的睡和现在的睡意思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

    说到我们中国的汉子,那可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很多时候一个字的意思真的是有各种,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字所表达的意思也都不一样。就比如说,古代的“睡”这个字,和现在的“睡”字意思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睡这个字,大家肯定都知道是

  • 古代有人造假银票吗?古代为何没人敢造假银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银票

    在如今我们市面上流通的都是人民币,而且基本没有假钱,不是没有假钱,而是不敢去伪造假钱,因为假钱最终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发现的,而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哪里都有摄像头,就算收了一张假钱那也能根据层层线索很快的就能抓到罪犯,而为了一张百元大钞去犯法那肯定是划不来的。而在古代那个防伪技术还没有起步的年代说白了一

  • 晋惠帝司马衷是傻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惠帝

    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有世人皆知的有名的傻子,关于司马衷是傻子的事情是因为司马衷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司马衷是真的死了吗?下面小编将为你解答晋惠帝司马衷是傻子吗?司马衷真是傻子吗,有何证明?提及晋惠帝司马衷人们对于他最初的想法都是司马衷是个傻子,司马衷天生就是傻子吗?为什么有人说司马衷是傻

  • 古代“玉女登梯”是什么刑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玉女登梯

    说起武则天,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父亲是五品大员,她是家里的二女儿,却成了两代君主的妻子!低调了53年,她终于在67岁登上了皇位。武则天的政治才能非常的出众,绝对不逊于男人,她善于算计,但她同时也是一个无情的,心狠手辣的女人!在《资治通鉴》中曾经就有记载过,武则天的女儿安定寺公

  • 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为何最终选择归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良

    《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之于刘邦

  • 杨贵妃(杨玉环)有什么魅力能迷倒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贵妃

    大唐开放之遗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存在。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个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却独痴三人,更专情一人。一、杨家有女初长成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宦门世家,她天生丽质,再加上优质的教育环境,使得她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懂音律、擅歌舞,总之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大美人。正因如此,杨玉环后来光荣入选&ldq

  • 明宪宗为何给景泰帝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宪宗

    明朝天顺元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之后就将明代宗朱祁钰废黜为郕王,而且他还在明代宗朱祁钰病逝后赐其谥号曰“戾”,按照亲王礼埋葬,没有任何庙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为明代宗朱祁钰平反?要知道朱见深在朱祁钰成为皇帝之后,他就被废黜了太子之位,但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