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唯一异姓王爵位可传子孙 却连出两代草包

清朝唯一异姓王爵位可传子孙 却连出两代草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21 更新时间:2024/6/6 5:01:38

富察福康安,满清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第三子。乾隆时福康安任侍卫、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后任封疆大吏,立下累累战功,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是乾隆后期的一代名将。

镶黄旗为清朝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乾隆的元配妻子孝贤皇后的娘家便是镶黄旗富察氏。孝贤皇后是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孝贤皇后的兄弟傅恒也极受重用,但更受重用的便是福康安。乾隆甚至追封这个内侄为郡,这可是只有皇子才能得到的爵位。

福康安生于乾隆十八年,在乾隆心中,福康安和自己的皇子没多大差别,自幼便由乾隆带到内廷教养。福康安也很争气,十九岁就展现出军事才能,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参加过不少重大战役。在清朝,除清初如吴三桂等为平定各地反抗势力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功将领以及蒙古等少数民族领袖外,异姓王仅福康安一人。

没想到年轻的福康安竟然死在了乾隆前头,福康安去世时,乾隆十分悲痛,赐谥襄,追封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即福康安死后,他生前的一切可由他的后代继承。

可让人意外的是,福康安的继承人德麟却是个草包。

标签: 清朝唯一异姓王爵位爵位可传子孙却连出两代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谁是隐蔽最深的间谍?苏秦合纵六国乱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谁是,隐蔽,深的,间谍,苏秦,六国,苏秦,战国,时期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杰出的谋略大师,他擅长周旋于各利益集团之间,制造纷争,玩弄他人于股掌之中,当然也为自己谋得最大利益。西周在东周的上游,东周百姓要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大王很是发愁。苏秦对东周王说,我去让西周放水怎么样。东周王说,你若能让西周放水,我重重有赏。西周王借自己的地理优势,不放水给东周,

  • 洪承畴降清朝 真是贪恋考庄皇后美色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洪承,畴降,清朝,真是,贪恋,考庄,皇后,美色,史上,洪承

    据野史上说,洪承畴被抓宁死不降,范文程说洪承畴好色,于是皇太极派庄妃以色相诱劝降。首先,庄妃是蒙古人,嫁给满族人,又长年在后宫不得宠,想来皇太极不会为她请家教教汉语。直到清兵入关之后,我们还经常看到有记录说孝庄跟大臣们用满语交流。你要想想咱们学英语之难,就知道以庄妃的环境用汉语来劝降有多大可能。老洪

  • 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皇太极之间的三角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庄,皇后,多尔,衮皇,太极,间的,三角,关系,揭秘,通过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大家对孝庄皇后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历史上的孝庄皇后究竟是怎么一样人呢?《孝庄秘史》孝庄皇后剧照历史上的孝庄皇后不叫大玉儿,她的真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寨桑的女儿。因为当时满蒙交好,于是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后者登基为帝之后,她被封为庄

  • 乾隆年间假冒高官行骗案 骗子为何能大行其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年间,假冒,高官,骗案,骗子,为何,大行其道,乾隆,年

    乾隆年间,京城有个无赖,纠集了一些党羽,冒充高官福康安到地方行骗。为了避免被见过福康安的官员识破,骗子们一路上都称福大帅偶染小恙,不便见客,所以不见任何人。而沿途州县的官员也不敢多问,只是争相行贿,以谋攀附巴结,骗子们一行所获颇丰。当骗子队伍来到湖南辰州,入住后等待官员行贿。清安泰乃是福康安亲信,被

  • 被称之为一门三公 父子同宰的家族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称之为,一门,三公,父子,同宰,家族,山东,诸城,有一个,刘

    在山东诸城有一个刘氏家族在清代十分显赫。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与和珅斗智斗勇,看的观众捧腹大笑,为他的大智若愚,拍手称赞,得到观众极大喜爱。民间有关刘墉的传说很多,被民间称为“宰相刘罗锅”的刘墉在他的家族中名气最大仿佛官位也最显赫。其实,刘墉的官位不及他父亲刘统勋的高,在正史的记载中也没有他父亲的

  • 高纬为何愿意和人共享惊艳无双的冯小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纬,为何,愿意,共享,惊艳,无双,冯小怜,冯小怜,原来,北

    冯小怜,本是原来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旁边的一名聪明灵巧的婢女,原名郑儿,只因高纬皇后穆邪利失宠,便作为一颗棋子,将她进献给了昏庸好色的高纬,想要借冯小怜巩固自己的位置。毛林林饰演的冯小怜冯小怜没有辜负穆邪利的期望,她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很快就赢得了北齐后主高纬的宠爱,被封为了淑妃,高纬对冯小怜的宠爱远

  • 明朝趣闻:明代老百姓竟然也可花钱买文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趣闻,明代,老百姓,竟然,也可,花钱,文凭,买卖,文凭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

  • 中国古代严禁炒房:房屋买卖严格的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古代

    媒体隔三岔五就曝光拥有几十套、上百套房产的“房姐”、“房婶”、“房叔”的信息,赚足了眼球,也引发人们深层次思考,这样的事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大多严控炒房,一个人想拥有两套房产都很困难。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房地产虽然

  • 揭秘美女国度:赵国女子遍布秦汉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揭秘,amp,ldquo,美女,国度,rdquo,赵国,女子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曾对战国秦汉时期的赵地民俗进行概括:“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孙继民先生在《战国秦汉时期赵俗例证

  • 你懂的:两千年来的政治隐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政治

    你最好不要想;如果你想,就不要说出来;如果你说,就不要写下来;如果你写,就不要公开发表;如果你公开发表,就不要奇怪你将会遭遇什么。苏联谚语在中国古代礼法中,尊者、长辈的名是不能直呼的,由此产生了一种今天看来既有趣又严酷的规矩避讳。有的避讳是被动的,如皇帝名字;有的却是民间主动创造的“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