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清官有时候比贪官更可恨?

为什么说清官有时候比贪官更可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1/7 12:23:44

在普通民众心中,清官可谓是完人,是神的化身,身上只有耀眼的光环而不可能有哪怕是白璧微瑕的黑子。然而,翻阅古人留下的笔墨,我们却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意识断裂”—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评价实在是不能令普通百姓满意,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中国古代民间的清官信仰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元时期,清官文学开始大量涌现和流行;到了现代社会,电视剧中还有大量的清官戏来延续这种传统。老百姓为他们的“青天大老爷”立庙塑身,四时享祀,香火千年不绝。这既是因为清官自身所具有的可贵品质—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体恤民情等等,也从反面说明这样一个可悲的问题:那就是贪官污吏层出不穷,“滔滔者天下皆是”,老百姓处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境地,孤立无援,迫切希望有人能为民父母,为他们做主。清官的事迹正是百姓这种心理需求的集中反映,悲观一点说,是一种画饼充饥式的心理补偿。

古代十大清官

晚清小说家刘鹗对这一问题有直接的阐述。他在《老残游记》中说:“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为了支持这个论断,他在书中塑造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个以清廉自居但同时又刚愎自用、滥施重刑、草菅人命的酷吏形象,并让他们办了许多冤假错案。

清官在道德上的优越感

刘鹗认为,清官的毛病在于道德上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这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从而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的境地。对自己的行为盲目自信,做事所凭恃的只是道德上的居高临下,现实情况、世俗人情一概斥之为乡愿,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往小的方面说,比如听理刑狱时,容易滥用刑罚、草菅人命;往大了说对国计民生无所补益,反而会误事。

京剧里的包拯

古代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批评远早于刘鹗,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就对清官的盲目自信提出了批评。他在上宋仁宗的《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对包拯作为风宪官劾罢两名大臣后接替其职位的做法表示了否定,认为这样做会使“言事之臣,倾人以觊得,相习而成风”。包拯辩解他本无此心,欧阳修说:“夫心者藏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所瞻。今拯欲自信其不见之心,而外掩天下之迹,是犹手探其物,口云不欲,人谁信之。此臣所谓嫌疑之不可避也。”他还很有针对性地对包拯的道德优越感做了抨击:“夫有所不取之谓廉,有所不为之谓耻。近臣举动,人所仪法。使拯于此时有所不取而不为,可以风天下以廉耻之节。”

欧阳修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批宋代士大夫的态度:他们对包拯的节操无疑是赞赏的,但是政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个人修为不可等量齐观。包拯仅仅重视道德上的无可指摘,却忽视了其行为对朝政风气的影响。这样仅凭道德自信的一意孤行,“朝廷事体或有不思”,“思虑不熟,处之乖当”。

上层阶级父清官的认识

明代的海瑞同样也招致了士大夫阶层的批评,而且比包拯更甚,几乎已经到了不见容于当世的地步。海瑞一生廉洁耿介,平时所学以刚为主,自号刚峰,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但命途多舛,道不得行,几次为官开场时轰轰烈烈,却都黯然收场。其中原因,当然并不仅仅因为“天下皆浊我独清”。万历皇帝给他的断语是:“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表面上肯定了海瑞的长处,实际上是一种批评和否定。万历皇帝对海瑞的廉洁操守深信不疑,但他认为这位耿介的忠臣只在道德风化方面有榜样作用,在国计民生的事功上并不能有所建树。

标签: 为什么清官有时候贪官可恨普通民众心中清官

更多文章

  • 达伽马航海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伽马,航海,时间,什么时候,伽马,航海,时间,什么时候,首个

    达伽马航海时间是什么时候达伽马是首个开拓出从西欧到达印度这条新航线的人,他所开通的航线,给葡萄牙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让这个国家迅速从西方富强国家中崛起。可以说,达伽马是西方国家的功臣。那么达伽马航海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达伽马出海图片在达伽马之前,迪亚士曾经在国王的命令下,曾经探索过印度之路,但是却

  • 明朝后期倭寇肆虐严重的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后期,倭寇,肆虐,重的,原因分析,大明,嘉靖,三十,四

    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有六十七名倭寇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流劫杭、严、徽、宁、太平等地,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明正规军、地方民团都是望风奔溃。在一次战斗中,明军不敢上前与倭寇交战,就在远处放箭。没想到几十个倭寇都能够用手把箭接住。明军士兵面面相觑,一齐溃逃。明朝倭寇肆虐倭寇继续杀进,居然进犯到

  • 拿破仑有什么军事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拿破仑,什么,军事,思想,拿破仑,什么,军事,思想,从军,时

    拿破仑有什么军事思想拿破仑的从军的时间其实并不算特别长,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拿破仑所取得的成就却是有些人几辈子读追赶不上的,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经过的却是六十多次的战争,而且最后战争的结局还是胜多败少,那么从中可以看出的问题就很多了,除了他本身聪慧的头脑和卓越的领导人力之外,其实拿破仑军事思想也占

  • 周恩来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处?分别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恩来,骨灰,到底,撒在,何处,分别,有何,用意,周恩来,骨

    周恩来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处?分别有何用意?周恩来出任国家总理之后,不仅没有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还用各种方法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3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地就地平掉,并交给当地农民耕种和使用,首开中华民族殡葬改革的先河。对于这件事,周恩来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不

  • 刘璋手下张任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璋,手下,张任,厉害,刘璋,手下,张任,厉害,东汉,末年

    刘璋手下张任厉害吗张任是东汉末年刘璋的下属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士。在罗贯中著作《三国演义》中,张任只出场了四次,从六十回到六十四回。刘备进入蜀地之后,张任非常担忧刘璋的处境。张任和刘璋手下的官员们都让刘璋小心刘备,刘璋听完下属的话觉得他们有些大题小做了。张任剧照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没有遇到状况,手

  • 秦时明月东皇太一是谁演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时,明月,皇太,一是,谁演,秦时,明月,皇太,一是,谁演

    秦时明月东皇太一是谁演的2015年,根据3D动漫《秦时明月》系列改编,由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并与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由陆毅、蒋劲夫、陈妍希担当主演,众多演员加盟出演的电视剧《秦时明月》正式上映。电视剧《秦时明月》赵高剧照在该剧中由张雷同时出演“赵高”和“东皇太一”这两个角色

  • 城濮之战原文及翻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城濮,之战,原文,翻译,介绍,城濮,之战,原文,翻译,介绍

    城濮之战原文及翻译介绍城濮之战的原文是出自于《左传—城濮之战》,描写了城濮之战交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内容详尽、手法简练,非常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场战争。城濮之战首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楚国实力不断膨胀,与陈、蔡、郑、许等国进行会合,自称为王,但是晋、宋等国不赞同楚国的做法,拒绝与众国进行会合。于是,楚

  • 光绪墓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光绪,位于,何处,光绪,位于,何处,王朝,第十,一位,皇帝

    光绪墓位于何处光绪是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出生于1871年,于1908年驾崩,享年38岁。中国古代的帝王都非常地注重自己死后的陵墓的建设,那么光绪墓在哪里呢?光绪墓图片光绪墓与其他帝王的陵墓不同,他的陵墓不是在生前建成的,也不是自己挑选的。光绪墓是在光绪驾崩之后,溥仪继位将年号改为宣统之后才开始兴建

  • 萧铣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铣,评价,是什么,萧铣,评价,是什么,生于,583年,卒于

    萧铣的评价是什么萧铣,生于583年,卒于621年。他出身显赫,父亲是安平文宪王萧璇;祖父是安平忠烈王萧岩;曾祖父是西梁宣帝萧詧。萧铣一生的主要成就是雄踞江南,复兴萧梁。那么,人们对萧铣的评价是怎样的呢?萧铣画像隋大业元年,因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萧铣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大业十三年,萧铣被

  • 王玉龄与张灵甫之间跨越生死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玉龄,张灵甫,之间,跨越,死的,爱情,王玉龄,张灵甫,之间

    王玉龄与张灵甫之间跨越生死的爱情王玉龄,1928年生,是原国军74师师长,抗战名将张灵甫遗孀,17岁嫁与张将军,19岁,张将军战死时,他们的儿子张道宇刚刚出世21天。经历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坎坷艰难,王玉龄没有接受任何人的资助,仅在姨夫孙立人的帮助下,远渡重洋,抵达美国,半工半读,独自抚养幼子,在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