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状元”张謇的一句什么话让慈禧失声痛哭?

“清末状元”张謇的一句什么话让慈禧失声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1/16 13:34:37

清代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使当现行体制遭遇不测、命悬一线时,他仍旧会为其效命奔波,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旧体制的 “愚忠”,只是为了将民族革新的代价降到最低点;但是如果这个体制真的被排挤出局,张謇就会毅然决然与新政府展开合作,而决不会对旧时代存在丝毫的留恋。无论处于任何政治集团、任何人主宰的政府,他都会勇于站到前台严厉批评当局的失策。

张謇这样的态度却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从1907年春开始,他受到慈禧太后4次召见,最高统治者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和有益建言。据他后来的回忆,慈禧太后多次“语及时局之非,不觉泪下。”张謇直言官制的混乱和行政效率的低下,以及为推行新政筹措资金,国家财政陷入两难的窘境,还如实陈述税收加重,官吏盘剥,怨声载道等世情。又言及海外留学生对国内官员腐败和宪政进程不满,纷纷拥护革命,民心涣散令人震惊。慈禧太后闻此不禁失声痛哭。

张謇曾直面向慈禧太后问道:改革是真还是假?

太后愕然:因为国家形势不好才着手改良,改革还有真假不成?

她在张謇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心力交瘁:“我久不闻汝言,政事败坏如此。你可以问问皇上,现在召对臣工,不论大小,甚至连县官也时常召见,哪一次我不是用言语以求激发天良,要求他们认真办事?万不料全无感动!”

其实慈禧太后在新政中、在宪政改革中也是大体跟着革新的潮流往前走,她的作用就在于利用她的铁腕和权力保证了大局的平衡和稳定。

1908年11月14日,37岁的光绪皇帝拖着久病的身躯在孤寂之中离开人世。

第二天,74岁的慈禧太后也随之去世。慈禧太后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张謇中国唯一一个第六十名的状元

光绪二十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岁。为了祝贺她六十寿诞,皇宫里头特地设立了个规矩:这一年要增考一期恩科状元。

本来状元是三年考一科,这次它不受这个三年之限。这一年去考的人也不少,在初考的时候呐,张謇考的六十名贡士。在京城,从乡试、会试一直到殿试,一共化了三十五天。在这三十五天当中,张謇也认识了不少人,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先生。他对张謇比较了解,晓得他有学问,也想成全他。正好他这时又考了六十名。翁先生就向慈禧太后建议,今年这恩科要打破常规,要选一名有久远纪念的人当状元。

慈禧就问:怎么为久远呢?

他说:依臣之见,往年是第一名贡士当状元,今年就以六十名贡士为状元,以示太后的六十寿诞之庆。

慈禧一听说:哎,倒有些道理。但并没有最后表示可否。

后来,翁同和就找考相公布臵:?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你们所有考相公都要送礼品,这个礼品不要你们送钱财,而是要你们每人送一个条幅。

话说西太后六十大寿,六十名进士都要写对贺寿。张謇想,太后六十大寿,自己又是第六十名进士,应该把这名次的六十跟太后寿庆的六十联起来才好。他主意拿定,摆开房四宝写起来。写的是:

太后寿诞六十花甲轮流转返老还童千千岁

佛祖治国二圣临朝天地应大清江山万万年

写到底,年字的最后一笔,落笔时高了些,成了出头的年。

六十大寿前一天的晚上,西太后在百官陪同下前去观赏贺幛贺联。

贺幛贺联全部挂在乾清宫贺寿的厅堂里,张謇的一幅,挂在第六十位进士的位臵上。西太后从头看起,当看到第六十幅时,眼睛突然一亮:噫,这是谁写的?龙飞凤舞,不但字写得好,内容也好。六十花甲轮流转,让我六十岁之后从头活起,又把佛祖、二圣用得恰到好处。不是有人反对老娘垂帘听政吗?此联说我垂帘听政应天顺人,惟其如此,才使大清江山万万年哩。西太后一看落款地方的名字,忍不住脱口而出:好!好!只是这‘年字出了头,好象多了一点,不知是何道理。张謇就站在一旁,他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连忙跪地叩头,说:奏太后,‘年字头上本无点,只缘玉帝施恩典,敬祝太后福寿添,百姓人家出头年。出头年乃民间俗语,意思是苦日子好容易过去,从此步入好光景。此话好象醮了蜜糖,西太后听了,三条钥匙挂胸前开心开心真开心,嘴巴更像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哈哈倒有状元之才!

西太后话音未落,张謇伏在那里立即又是一阵磕头,一边磕一边说:太后、皇上英明,谢太后、皇上恩典,祝太后、皇上万寿无疆万万岁!太后一看,心想勿好,本是开心辰光的玩笑话,他张謇怎么当起真来了呢?若说点状元,那是明天五更三点皇帝的事,你是谢嗲个恩啦?转念一想:金口玉言,君无戏言么,将错就错算啦!于是收起笑容正色道:?众卿听着,多蒙皇帝孝道,文武忠心,在本后六十大寿之际恩科取士,又特地将状元郎排

在六十花甲之位,借此吉日良辰,要我恩准加封。为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准各位所请,加封江苏举子张謇为恩科状元!

这样,张謇就成了恩科状元。

更多文章

  • 诸葛父子与司马父子的区别:两个家族竟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父子,诸葛,父子,司马父子,司马,区别,两个,家族,如此

    诸葛父子与司马父子三国的政治格局,其实也是家族的格局,曹、孙、刘的大格局下,又有其他姓氏的格局,诸如诸葛家族,陆氏家族,司马家族,贾氏家族等等,其中诸葛家族在三个国家的管理层面上,都有相当的分量,为历史所罕见。而蜀汉的诸葛家族是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当诸葛亮在蜀汉舞台上已经是实际的第一管理人时,司马家族

  • 慈禧太后对中国有哪些非凡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国有,哪些,非凡,贡献

    我们结合历史来看,就可以发现慈禧确实有才,并且是有大才。咸丰帝在避难热河时去世,当时同治帝年幼,朝中有肃顺等托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断和咸丰六弟恭亲王联手,铲除肃顺,夺取政权。当然,当时是两宫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在排位上同治皇帝的嫡母慈安太后还在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之上。和民间传说不同,慈安太后同样是一

  • 愤怒!日本竟然这样强征慰安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愤怒,日本,竟然,这样,强征,慰安妇,随着,战争,大和,升级

    随着战争扩大和升级,日军更加残暴抢夺各地女子充当慰安妇。日军如何强征中国慰安妇早在日本对华战争爆发以后,日军高层便号召部队“抢粮于敌”,“在当地自己养活自己”。在这一口号下,日军需要的各种物资及补给品均抢自中国战场,其中当然也包括性奴隶“慰

  • 四阿哥胤禛为何能当皇帝 胤禛的儿子有谁 胤禛和黛玉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胤禛

    四阿哥胤禛为何能当皇帝四阿哥胤禛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是位非常沉稳而且有谋略的皇子,而且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非常好。也正是因为四阿哥胤禛的毫无戒心的坦诚,最后赢得了若曦的芳心,在四阿哥胤禛舍命相救后若曦更是决定一生追随。《步步惊心》中的四阿哥胤禛是一个做事沉稳,而且敢爱敢恨的皇子。那么历史上的四阿哥

  • 耶律德光是被谁杀死的 耶律德光女儿是谁叫什么 如何评价辽太宗耶律德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被谁杀死的耶律德光是辽王朝首位皇帝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有平定中原的野心。他在位期间可以说是一位好皇帝,但最后却突然暴死,那么耶律德光是被谁杀死的呢?谈到耶律德光的死,这还要从他灭后晋说起。耶律德光像之前汉奸石敬塘认耶律德光做干爹,后来耶律德光帮他当上了皇帝,为了感谢耶律德光

  • 三国英雄后人今何在呢?刘备的后人还在卖草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英雄,后人,何在,刘备,还在,草鞋,雄的,后代,能否

    英雄的后代能否再诞生英雄呢?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也是各路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那么这些英雄豪杰的后代现今又都在何方呢?网络配图刘备后人草鞋生意好在成都锦里小吃街口有家草鞋店,店主叫刘畅,今年50多岁了,他自称是刘备的第60代后人,从事草鞋编织已经有20多年了。他在郫县有个作坊,雇用了六七个员工,工人们

  • 周瑜病故:诸葛亮吊丧多情还是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瑜,病故,诸葛亮,吊丧,多情,还是,无情,周瑜,病故,之后

    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都错啦。而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和孔明关系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伤,心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东吴诸将以鲁肃为首,都被诸葛亮祭奠周瑜的情谊深

  • 郑和有老婆吗 郑和是宦官所以没有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和有,和有,老婆,郑和,宦官,所以,没有,郑和有,和有,老

    郑和有老婆吗,郑和没有老婆,据资料记载,郑和是12岁净身入宫的,是一位太监。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呢?何来老婆一说,真是无稽之谈。郑和七次下西洋为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郑和是民族的英雄,是我们的骄傲。郑和生平郑和是(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

  • 是因为惜才?刘备为何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是因为,刘备,为何,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为什么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荐,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而且,拥有更

  • 郑和下西洋时三次海战胜利 曾活捉锡兰国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和,西洋,三次,海战,胜利,曾活捉,活捉,锡兰,国王,公元

    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海上的郑和号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