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科举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古代科举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2/2 11:10:48

如果说考试是一种产业,那么在这个产业中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产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古代的科举亦是异曲同工,尽管我们现在叫做考试,古代叫做科举,但是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古代科举的结果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

对于学而仕的古代,现代的考试制度选举出的人才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相比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金字塔选拔,现代的考试优势是,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在古代,丢了状元,你也许就再也不会有机会摘取状元的皇冠。古代科举考试居然有因为自己名字的谐音不好,丢了原本已经到手的状元的奇事。

那么这个关于“丢了状元”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顺治十二年,本拟定的状元是太仓人揆,唱名的时候,顺治帝因读音相同想起了《王魁负桂英》这个流传极广的剧本。剧中的王魁是个负心汉,中了状元抛了糟糠之妻。接着唱名大臣的话音,顺治帝脱口说了句玩笑话:“是负心的王魁耶?”皇帝金口玉言,王揆马上就被抑为了第三甲。

无独有偶,同治七年科考,江苏人王国钧被初定为一甲,但也是自己的名字给自己惹了麻烦。

其实,国钧这个名字还是不错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赠樊著作》诗云:“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国钧者,国家重任也。可是,要把“王国钧”连起来读,就是“亡国君”的谐音。这可是大忌讳。因此,当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听到这个名字后,甚是不悦。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王国钧遂被抑置三甲。

历史网总结:对于这样的奇事轶闻,在古代也很多。只不过被大家记住的少之又少。今日道来也是茶饭后的插诨打科。历史总会过,但是弥留的印记会被有心人记住。记录下来,告诉后人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历史网推荐

国考与古代科举有什么区别?深度解读科举等级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古代科举透视:揭秘有考生意外死亡的真相

标签: 古代科举趣闻考生名字谐音不好状元如果说考试

更多文章

  • 汪东兴的悲惨下场:历史是如何书写汪东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汪东兴,东兴,悲惨,下场,历史,如何,书写,汪东兴,东兴,来

    对汪东兴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是遇到了毛泽东。因此,历史对他的书写,不可避免地要和毛泽东纠缠在一起。不仅是这样,汪东兴和宋庆龄的事情也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在历史中是如何来书写汪东兴的呢?一起接着往下看。汪东兴生平经历1916年1月,汪东兴出生在江西弋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参加了方志敏领导的农民

  • 古代科举透视:揭秘常有考生意外死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科举,透视,揭秘,常有,考生,意外,死亡,真相,古代

    古代科举作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能够中了状元,那是举世无双的荣耀啊。而在中国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外国人看做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竞争如此激烈,难免会有些特殊的手段,大概那个时候科举也是一名二运三风水的事情,只不过,有些人还是要通过非常的手段取得名望。说起科举考试,中华传统文

  • 揭秘古代刑具:清末让人不忍直视的刑具(组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古代,刑具,清末,让人,不忍,直视,组图,各种,历史

    从各种历史书籍与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酷刑可谓是残忍至极。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被赐死刑的人是有多么的痛苦。那么,在古代,责罚犯人的刑具都有哪些呢?1、木笼,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刑具。囚犯在其中蜷缩不能伸展,时间稍微长久,便会全身麻痹。常用于一些重刑犯的审讯或惩戒。若在夏天,囚犯很容易就会晕厥甚

  • 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后世,影响,多大,什么,科举,基于

    什么是科举?基于最近的国考成为大众焦点,同时国考与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同点,来一次深度解读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

  • 历史揭秘:中国第一个王朝为什么叫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揭秘,中国,第一个,王朝,为什么,叫夏,夏朝,约前,2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那么,夏朝为什么加夏朝呢?夏朝是按四季的叫法才叫夏朝的吗?如果是那为什么不叫

  • 南京大屠杀申遗成功 披露日本试图阻挠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京大屠杀,申遗,成功,披露,日本,试图,阻挠,细节,日媒

    日媒在谈起南京大屠杀申遗时,关于细节方面,认为日本阻止行动迟缓。尽管在南京大屠杀申遗过程中进行过阻扰 ,甚至有报道日本公然威胁联合国,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强烈谴责”,自民党人士声称要“暂停承担教科文组织的经费”。但历史不容改写,这是日本无法改变的事实。

  • 解密诺曼底登陆:曾有中国人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解密,诺曼底登陆,曾有,中国人,参加,诺曼底,陆战,现如今

    现如今,许多网友在求证当年的诺曼底登陆是否有中国人参加?诺曼底登陆作为二战诸多战役当中最著名的一幕,这场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的战争将被用于载入史册。然而,在这段历史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似乎都与中国军人无缘。但事实上,曾有一批年轻的中国海军军官参加过这些军事行动。他们的名字在各国史书

  • 国考与古代科举有什么区别?深度解读科举等级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考,古代,科举,什么,区别,深度,解读,等级,制度,又到

    又到一年国考时,2015年泱泱一百多万的考试大军已吹响号角。此时此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l

  • 袁世凯袁克文父子共享的女人有多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世凯,袁克文,父子,共享,女人,有多,漂亮,说起来,袁世凯

    说起来,袁世凯也算得上是一代乱世枭雄。他少年苦读诗书,也曾挣得一份秀才的前程。早在13岁时,袁世凯便写下“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对联;后又作《言志》诗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其吞天食日的野心由

  • 张良的妻子是谁?历史上张良的妻子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良,妻子,历史上,什么,张良,秦末汉,杰出,谋士,被誉为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被誉为“初汉三杰之一”,后世称其为“谋圣”。张良出生世家,张良的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虽然在韩国灭亡之时张良家没落了,但是以张良的眼界来看他的妻子不是贵族小姐也应该是个大家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