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赵括纸上谈兵真相:失败只因遇上了战神?

揭秘赵括纸上谈兵真相:失败只因遇上了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1/5 23:53:36

赵括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

电视剧《西风烈》赵括剧照

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便是他。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读各种兵书。在谈论兵事时,有时候连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难不倒他。但其父却并不因此觉得骄傲,反倒认为赵括缺乏战场的实战经验,对待打仗过于轻率,不懂得灵活应变。他很担忧自己的儿子一旦上了战场,不当将军还罢了,如若为将,恐怕使得赵军失败的也会是赵括自己。没想到,赵父的担忧还是发生了。

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谋,撤下老将廉颇,换上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上任后,更换了军中的官吏和制度,并改变了廉颇之前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兵攻打秦国。秦军的主将白起听闻消息,他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一路佯败,将赵军吸引到秦军的阵地附近,实施反包围,切断了赵军的后路,使得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粮草断绝。

最终,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虽然他英勇杀敌,但还是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赵括终究还是为自己的“纸上谈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源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大多数也是以反面形象居多的,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没什么能耐,只能逞口舌之快,但如果真的要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显得毫无才能。

纸上谈兵漫画

但事实上的赵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事迹真如人们传闻中的那么不堪么?接下来,我们便仔细来看看这个人,研究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赵括,赵姓嘛,自然是一赵国人的,那时候的赵国实力还可以,本来打算与秦国联合的,但后来因为主观原因而没能够成功合作,最后秦国恼羞,派兵出征攻打赵国。

当时这场战役赵国的主帅是老将廉颇将军,但秦国知晓廉颇虽老矣,但实力却不容小觑,于是纷纷造谣说,要是赵括来攻打我国,我国肯定一败涂地,这话一经传开之后,赵国国君居然信以为真,竟真心将赵括给换上去,将廉颇给换了下来。

赵括,其实也并非是那种不学无术的那种人,只是他缺少大战的对战经验,虽然理论学的十分炉火纯青,但却不知道灵活运用于实际,换成现在来说,赵括就好比一个应届高才生,有才却无能,高分却低能,这种人才如果加以辅导、传授经验,必将有大作为,但是如果指望这种人可以独立撑起国之大业,也未免太过轻率。

正因为赵国君那轻率的行为,导致整个赵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

纸上谈兵

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吗?又或者是有什么隐情导致了人们对他的认识发生了偏差?

我们对赵括的评价,应该是来源于历史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当时的一些客观实际情况,这样作出判断才较为全面和客观。

更多文章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服饰,发展,关系,隋唐,时期,中国,裂变,统一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时期的章服制度,为唐代

  • 贾宝玉四大丫鬟之一的晴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宝玉,四大,丫鬟,之一,晴雯,怎么,死的,晴雯,红楼梦,服

    晴雯是《红楼梦》中服侍宝玉的四个丫鬟之一,她长得风流灵巧,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聪明过顶,个性刚烈,反抗性极强,敢爱敢恨。然而,她却遭到了残酷的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时候,把她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绞下

  • 乾隆肃贪为何却极度宠信首贪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肃贪,为何,极度,宠信,首贪,我们,知道,腐败,问题

    我们知道,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与人心向背,社会公众争论最多,执政者最头疼的问题,人们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政府也提倡反贪倡廉。然而,因为金钱因为美色因为权力而产生了无数的贪官。贪污是中国历史上屡禁不止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乾隆在位的时候,朝廷内部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乾隆不得不花费很大的力气去选拔官吏,

  • 项羽为何宁愿自刎不愿过江呢? 项羽有过江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为何,宁愿,自刎,不愿,过江,有过江,机会,对于,项羽

    对于项羽的结局,很多人是抱着为其感到遗憾的心态的,晚唐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对他自刎乌江的决定作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评价。那么项羽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根据最早的记录,项羽是因为无

  • 皇帝微服私访:后宫触目惊心还是考察民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帝,微服私访,后宫,触目惊心,还是,考察,民情,微服私访

    “微服私访”?皇帝住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宫里,闷了、闲了、想了解下民情了,看看外面大千世界,就有亲自出宫的欲望与必要。他们外出,方式无非明暗两种:鸣锣开道,八面威风,周遭肃静回避,大张旗鼓地外出为第一种;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摸摸地“溜”出去,是为第二种。后一种因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

  • 解析孟子离娄是什么 孟子少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解析,孟子,离娄,是什么,少时,故事,孟子离娄,儒家,经典

    《孟子离娄》是儒家经典《孟子》当中的一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具体阐述了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在这里,孟子把他理想中的圣人君子的形象具体说明出来。比如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就是因为君子时时刻刻把仁义知心放在心里,并且实施在行为当中。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很凶狠残暴的对待君子

  • 贾南风怎么用计陷害太子司马遹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南风,南风,怎么,用计,陷害,太子,司马遹,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立司马遁为太子。司马遹是司马衷登基前与宫中的一个才人谢玫所生。母因子贵,司马适立为太子后,他的母亲也由才人升为淑媛(嫔妃的称号)。皇后贾南风嫉妒成性,自己没生下儿子,对太子横竖看不顺眼。在亲信的支持下,贾后决定用上屋抽梯之计废掉太子。一天,贾后以皇帝身体不适为由,召太子人宫。太子

  • 崇祯皇帝为何冤杀边关第一守将袁崇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皇帝,为何,冤杀,边关,第一,守将,袁崇焕,说起,袁崇

    说起袁崇焕,在历史上他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在宁远,面对努尔哈赤率领浩浩荡荡的六万大军,而袁崇焕手下只有一万多守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努尔哈赤亲临前线,一连打了三天,依然处于下风,后金军大量死亡,努尔哈赤遗憾离开宁远,不幸去世。皇太极继位后,决定一雪先父宁远兵败的耻辱,皇太极亲自率领后金精兵

  •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伯寮,子路,于季孙,故事,具体,怎样,伯氏,名寮,春秋,末年

    公伯氏,名寮。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与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历史上关于公伯寮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的故事。关于“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中具体讲述的是关于公伯寮与同学之间的故事。当时公伯寮在季孙面前大力毁谤子路。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很是替子路打抱不平,想要将他除掉。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孔

  • 近代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近代,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回事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目的就是为了反抗腐败的清政府,甚至让清政府借用了国外的力量才得以镇压,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回事呢?太平天国运动图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要分析出答案无非要从两点出发,一个是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另一个是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