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为什么要烧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晋文公为什么要烧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3/12/31 7:10:25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从皇子变为四处流窜的流浪汉,介子推以为重耳有德,是以追随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屡屡受到诸国王公大臣调戏。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贪占他人之财的小偷,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

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

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致死不忘其衷心:爱其君不受其禄之廉志。虽然有点极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如果他读过儒家思想,必定不会不受其禄,既然文公开口让他做官,他就会接受。《孟子》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当仁不让”,介子推爱其羽翼,授爵不予,非爱好官爵者能知,尔爱其羊,吾爱其礼。

介子推遁入深山以后,晋文公感觉自己对不起介子推,于是听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不怕他不出来。在这场大火中,介子推枹树身死。晋文公十分痛心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在这一天全国熄火。这个日子就是清明的前一两天。

更多文章

  • 破蜀第一功臣邓艾为何以谋反罪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破蜀,第一,功臣,邓艾,何以,谋反,被杀,邓艾,攻破,蜀汉

    邓艾是攻破蜀汉的第一功臣,可是在灭蜀不久,却被以谋反罪名抓捕,以至于被冤杀。在多年之后,邓艾是被冤杀,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了。可是,对于邓艾,晋武帝司马炎却一直没有公开给邓艾平反。这是为什么呢?多年之后,司马炎即位称帝,那时全国皆知邓艾是被冤杀。有位叫做段灼的官员上书晋武帝司马炎,段灼列举了许多邓艾并

  •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棣为什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朱元璋,关系,为什么,造反,朱棣,朱元璋,关系,父子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与朱棣是父子关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得。朱元璋朱棣像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并谓“一日安

  • 唐灭高丽之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灭,高丽,之战,是什么,原因,导致,唐灭,高丽,之战,背景

    唐灭高丽之战背景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唐灭高丽之战图片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生了民变,继而灭亡。高句丽虽然在与隋朝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仍旧因

  • 街亭之战大败诸葛亮的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街亭,之战,大败,诸葛亮的,诸葛,亮的,竟是,现在,少的,特

    现在不少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只看过少许有关三国时代的书,所以对三国时代很多人物都不甚了解。有的人甚至把一部《三国演义》当成“圣经”来膜拜。将书中许许多多虚构的成份当成是历史。故而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它成书于元末明初,那是封建的时代,作者免不了会受封建糟粕的影响,为

  • 赵高简介 赵高是如何死的?是被子婴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高,简介,如何,死的,被子,婴杀,赵高,出生年月,不详,嬴

    赵高,出生年月不详,嬴姓,赵氏。赵高是秦国的权臣,也是一个十足的阴谋家,他成功源于他的聪明和勤奋,他失败也是因为他太聪明。在秦始皇执政的时期,他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深得秦始皇的信任。赵高最开始只是秦国的一个小小的宦官,他的任务是服侍始皇帝。关于他进入秦宫的说法历来纷杂。赵高是赵国的宗室远亲,也算半个

  • 管仲之器小哉解释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管仲,之器,小哉,解释,隰朋,从于,桓公,内容,介绍,管仲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管仲之器小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管仲这个人器量很小,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管仲呢?管仲作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名相,他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霸主,同时也帮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对于齐国来说,管仲为他们国家出谋划策才使得他们国家变得富强了,

  • 介子推与重耳是什么关系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介子,重耳,是什么,关系,文公,退避三舍,原因,也许,是因为

    也许是因为当初重耳的血统问题,也可能是宗法分封的遗留,总之,重耳当初逃亡的时候,身边还是有一些忠臣的,比如说介子推。介子推是个人物,很聪明,也很有智慧,还特别的清高。当初重耳逃亡的时候,他跟随着重耳,给了他很多的帮助。传说中有一次重耳饿到不行了,身边只有介子推,没办法,介子推也找不到食物,就把自己的

  • 揭秘:李渊是怎么夺得帝王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揭秘,李渊,怎么,夺得,帝王,之位,隋朝,大业,初年,隋炀帝

    隋朝大业初年,隋炀帝杨广因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招致天怒人怨,先是礼部尚书、上柱国杨玄感起兵造反,接着各地义军蜂起。瓦岗军是隋末最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当时瓦岗军的首领是翟让,公元616年,魏公李密加入瓦岗军,翟让推荐李密为瓦岗军首领,视李密为密友。但心理阴暗的李密以怨报德,就这样翟让被李密用计杀害。

  • 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齐国政治家管仲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管仲,相桓,有何,结果,齐国,政治家,名言,管仲,春秋战国

    管仲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名十分有才能的人,他一开始是齐桓公的弟弟公子纠的谋士,在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王位失败之后,管仲为了展示自己的雄心壮志以及建立功勋,成为了齐桓公的宰相。在春秋战国的史料当中,管仲相齐桓公是一件十分著名的事情。管仲为了说服齐桓公实行一些政策,不惜当面与齐桓公争执,那么,结果如何呢?结果

  • 为何梁山上的人都当坐牢跟吃饭似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何,梁山上,山上,人都,坐牢,吃饭,似的,水浒传,发现,一

    看《水浒传》时,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梁山好汉们杀人放火十分随意,谈起坐牢来,更是如吃饭喝水般简单,就像去旅游了一番回来,这十分令人费解。最典型的是梁山的大哥宋江,他在杀了阎婆惜被抓住之后,被判刺配沧州。他的父亲宋太公在他被抓时就教导他,你到江州去,不要去做强盗。宋江知道父亲是什么意思,就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