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少女的内衣里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中国古代少女的内衣里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3/12/30 7:11:00

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女人穿不穿裤子是件极为重大的事情。道德家们甚至把女人跟裤子的关系,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扯上瓜葛,认为女人穿上裤子,两条腿分立,是极其不成体统的。正是这种观点,让女人在千年里都不穿裤子……

《易经》里说:“黄帝、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在我们老祖宗那时候,男人们上衣下裳,女人们就只穿长袍。穿裙子的男人们撩起衣角渡河去会情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野且!”《诗经·褰裳》)。当然,裙里面也不是光溜溜的两条腿。裙里面所谓的裤,其实要称作“胫衣”,只是遮住两条小腿。

女人们偶尔也穿那种没有裆的套腿裤。好玩的是,政治和权力最终给裤子加上了一个裆,不仅解放了身体,也解放了生产力——此后的底层人民就一直喜欢穿这种方便行动的服装。

据《汉书·上官皇后传》记载:大将军霍光权倾一时,当时的皇后是霍光外孙女,也是另一位权臣上官的孙女。为保证权力可以延续下去,霍光希望皇后独享皇帝的床笫之欢,生个皇位继承人。皇帝身体不好,也没有汇仁肾宝,皇帝不好,大家都不好。识眼色的医官和侍从们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他们劝皇帝,您身体不好应少做运动,即使做有皇后就够了。您要实在管不住自己,也好办,让宫女们都穿上有裆的“穷裤”,再系上几条带子。即使皇帝“兽性大发”,一时半会也解不开,不能随时随地行“周公之礼”了。这位不幸的皇后还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还在15岁时成为了寡妇,一直到52岁去世。

倒是南北朝时期的胡女,穿着到臀部的短褶,腰间束带,下身是裤口很宽的大口裤,十分精神。胡服热潮席卷唐初风尚,女子们穿翻领长袍,束带,穿紧口裤和皮靴,俏丽可爱。

然而裤子真正成为中国女人的常服,还要再过1000多年。两条腿分立,成何体统!尤其是女人,穿裤子就是明显要勾引男人嘛。道德家们虎视眈眈,希望把女人们掩在宽袍大袖里,失去本来的女性性别特征,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至于那种只能护住腿部的“胫衣”,也并未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无踪。1949年之前的北方,只有两个裤腿的套裤是老年女人过冬的常备。这种套裤中间絮棉,穿的时候把两条裤腿套在裤子外,用带子系在裤腰带上,扎紧裤脚的裤脚带。套裤把冷风阻挡在外面,上了年纪的人可以过一个融融的冬日。

从性爱角度看,不穿内裤的女人往往值得向往。年轻男子对于性爱的渴望使其焦虑而压抑,那些不穿内裤的女人则提供了被观测时的“放荡”内容。性爱的幻想记录着每个年轻男子的青春期,女人穿与不穿内裤便有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女人不穿内裤有其历史传统。王小波在《红拂夜奔》里写道:“洛阳大街上的妓女对红拂是最不客气的了,动不动就转过身去,撩起裙子来,给她看光溜溜的屁股。见到了这些屁股后,红拂才知道这些人原来不穿内裤。不穿内裤仿佛是要突出屁股,然而那些屁股本身并不好看。然后她们又转过身来说:想逮人吗?回去打听打听,老娘是几进宫!”

隋唐时期洛阳城里的妓女不穿内裤,虽无记载,但考校野史笔记,不难发现王小波描述的贴切。但她们究竟有过“几进宫”的光辉事迹,却不得而知。

三代以来,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穷裤”,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则不穿内裤,便也顺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不穿内裤。

标签: 中国古代女的内衣究竟藏着哪些秘密中国漫长的

更多文章

  • 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何有惧内的传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族英雄,戚继,为何,惧内,传闻,提到,戚继,现在,大家,海

    一提到戚继光,涌现在大家脑海里的可能都是民族英雄,抗倭名将等等,但是,对于大将军的家庭生活,大家可能就不知道了。戚继光在战场杀敌,所向披靡,但是,戚继光惧内的事情是真的吗?说起戚继光的夫人,因为古代女子地位的原因,我们并不知道她叫什么,只知道姓王,后世称为王夫人或者戚夫人。据传,这个王夫人出生于官宦

  • 麻姑:中国道教神话中的一位女性女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麻姑,中国,道教,神话,中的,一位,女性,女神,麻姑,简介

    麻姑简介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神仙传·麻姑传》中,提到了麻姑简介。了解麻姑简介得知,麻姑是虚寂冲应真人,是一位道教人物。汉族民间流传着麻姑的故事,作为汉人信仰的女神人物,麻姑也被称为寿仙娘娘。据《神仙传·麻姑传》记载,麻姑是山东莱州市人,东汉时期,麻姑受到仙人王方平的招降后,坐化成仙。在古书中,麻姑大

  • 道同之死为何被称为是明朝冤案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道同,之死,为何,为是,明朝,冤案,之首,明朝,道同,同是

    明朝道同明朝道同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是朱元璋执政之初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不过道同后来因为在出任番禺县令期间得罪了权贵,权贵一怒之下把道同告到了朝廷,恰巧道同得罪的是当时朱元璋的亲信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在朱元璋面前说了道同的坏话,并且诬陷这位大清官,朱元璋一怒之下赐死了道同。道同剧照明朝道同出生于

  • 明知是死刘邦为什么还要赴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知,刘邦,为什么,还要,鸿门宴,刘邦,鸿门宴,原因,因在

    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有很多说法,但是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秦国时期刘邦项羽分别独立攻破城池想要称王的历史背景原因;二是刘邦了解项羽容易冲动的性格以及相信自己能够圆滑处理,随机应变的能力。刘邦剧照首先,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是当时正值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各自有其大军不断攻破

  • 海盗陈祖义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海盗,陈祖义,最后,谁杀,死的,海盗,陈祖义,明朝,年间,大

    海盗陈祖义陈祖义是明朝年间最大的海盗头目,陈祖义祖籍在广东潮州。后来,陈祖义带上全家成为海盗,陈祖义海盗集团发展速度特别快,他占据马六甲海峡数十年,壮大了海盗集团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当时陈祖义手下的海盗共有上万人,战船数量多达上百艘。陈祖义剧照常年在日本、印度洋、台湾等海域活动,陈祖义海盗集团拦截

  • 夏侯氏令负心男黄允身败名裂 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侯氏令,负心,男黄,身败名裂,这是,为什么,那是,东汉,晚

    那是东汉晚期时候,知识分子地位比较高,有一些所谓名士,占据着相当可观的偶像地位,常有粉丝主动扑上来,给他们高官厚禄或者自己的女儿。有个叫黄允的,就遇到了这种好事。黄允所在的时期,政治黑暗,宦官当道,知识分子出于对社会现状的反对,就拒绝做官出仕,以表达自己不与宦官同流合污的决心。慢慢的社会上形成了这样

  • 一诺千金:烟洞秀姑为救朱元璋断舌成哑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一诺千金,烟洞,秀姑,朱元璋,断舌成,哑巴,烟洞,揪出,个龟

    一、烟洞揪出个龟老儿元末明初年间,汝河岸边曾有个小镇叫陈家堡。既然叫陈家堡,镇里的第一大户自然姓陈。粮店、盐铺、钱庄,但凡重要的商铺大多由陈姓子弟打理,甚至官衙行事都要看陈家族长陈忠仁的脸色。在镇上,还有一户宋姓人家,与陈家相比,财势稍逊一筹,因而户主宋喜旺时常受些窝囊气。这年初秋,宋喜旺的独子宋满

  • 揭秘慈禧一生到底睡过多少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揭秘,慈禧,一生,到底,睡过,多少,男人,慈禧,太后,183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同治即位后,与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光绪即位后,仍听政。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光绪二十一年,光绪

  • 陈祖义的假降计划为何会被郑和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祖义,假降,计划,为何,会被,郑和,发现,海盗,陈祖义,明

    海盗陈祖义陈祖义是明朝年间最大的海盗头目,陈祖义祖籍在广东潮州。后来,陈祖义带上全家成为海盗,陈祖义海盗集团发展速度特别快,他占据马六甲海峡数十年,壮大了海盗集团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当时陈祖义手下的海盗共有上万人,战船数量多达上百艘。陈祖义剧照常年在日本、印度洋、台湾等海域活动,陈祖义海盗集团拦截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竟是死于自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公子,之一,春申,竟是,死于,自大,春申,君黄,最近

    春申君黄歇在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电视剧《芈月传》中,女主角芈月的一生中有三段爱情,其中她的初恋情人便是古代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御日益强大的秦国,避免本国被秦国吞并的命运而招募天下的贤能之人为自己所用。而在这四个人之中,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有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