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翻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翻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07 更新时间:2024/4/3 18:07:25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翻译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孔子非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子路,我想子路在自己心里对孔子肯定也有一个评价,可能这个评价不能随便做出,不可以随便说,所以在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子路没有回答,也许对于子路来说这是对孔子的尊重,一个弟子怎么可以妄议自己的老师呢?

孔子塑像

《论语》中就讲了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的故事。叶公问子路,你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啊?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自己回答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我的老师啊,发奋学习甚至是忘记吃饭,学习到了高兴的时候什么都忘记了,一点忧愁也没有了,甚至连自己已经衰老了也不知道了。

在《论语》中弟子对于孔子的评价有不少,但是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却不多,在这里孔子这样说自己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有点自夸,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实事求是,对孔子比较了解的人可以知道孔子完全没有自卖自夸。对于谦虚这个词来讲,谦虚是指对一些知识不知道,所以谦虚,并不是对自己明明已经知道却说不知道,那样就是虚伪。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真实的,不加以矫饰的。对于孔子来说,能够学习到知识就是快乐的,所以才达到了“乐以忘忧”甚至“不知老之将至”。从这里可以知道,孔子完全超脱了生死,每天幸福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老了,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了。

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解析

子路是一个豪爽的人,也是一个勇于实践的人,当懂得了一个道理的时候就一定要积极的去实践,甚至认为实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没有必要一定读书学习,完全可以一边干一边学,这从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并且与孔子辩论就可以见到一斑,孔子不能辩过子路,于是就生气的说,我讨厌伶牙俐齿的人,有点赖皮的表现哦!

子路画像

《论语》中有一句话,这样评价子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路一旦是听说了一个道理就会立刻去施行,立刻去做,如果这个道理还没有真正的做到,就会非常害怕再听到新的道理。这一方面说明了子路是一个能够做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的运用的而一个人,也说明了子路是一个非常能够自省的人,如果不能将善行实行到底,如果不能够将自身的缺点或者是错误及时的改正就会内疚惭愧的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子路的可爱,可以看到子路是善于学习,并且善于实践的人。

孔子对于评价子路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见在孔子看来子路的学问和修养还远远没有达到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的,孔子又说“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可见对子路的能力还是非常肯定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子路可以说学业成绩并不怎么好,但是实践能力却是非常强的一个人。我想着肯定是得益于子路能够做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所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一个诚心学的人。

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

孔子是一个儒学大家,不仅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会因材施教,并且非常注重知识的实践,对于一件未知的事情不仅仅听别人如说,还要自己亲眼所见,亲身做一下实验,这样得来的知识就比较的真实,即使是一件小事,自己如果有疑惑,也一定要坚持实验一下,而不是人云亦云,也就是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存疑。

孔子试欹

《说苑》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孔子去周庙参观,看到有欹器,问,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放在座右,作为劝谏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过这样的器皿,如果里面空了就会倾斜,如果里面的水适当就会比较中正,如果满了就会倾倒。是这样吧?回答说,是的。于是孔子让子路取来水试一下,见到果然是这样的,孔子长叹一声说,是啊,世界上哪里有满了不不覆的道理呢?于是子路问,有能够使得满了而不覆的方法吗?孔子说:“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极。能习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满而不覆的情况只有那些德行非常好的人才可以做到。

标签: 叶公孔子于子路子路翻译叶公孔子于子路子路

更多文章

  • 何琢言双儿演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何琢言,双儿,演得,怎么样,何琢言,双儿,演得,怎么样,一个

    何琢言双儿演得怎么样何琢言是一个美丽可爱的浙江女孩,杭州艺术学校毕业,参加多个国内艺人有关的选赛,最终被导演相中在电视剧鹿鼎记中扮演双儿一角,成为她开启演艺界大门的第一个电视剧人物。何琢言双儿是几个电视剧版本中最受网友喜爱的人物角色。何琢言双儿何琢言参演鹿鼎记的时候还在读高二,没有恋爱经历的她非常的

  • 纳兰性德如梦令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纳兰,性德,如梦,赏析,纳兰,性德,如梦,赏析,众所周知,淡

    纳兰性德如梦令赏析众所周知,纳兰性德是位淡泊名利,喜爱恬淡之人。在纳兰性德很多首词作中,都以描写景色为主,进而宣扬出自己热爱大自然之情。纳兰性德所写的如梦令就是他寄情山水的名作。纳兰性德所作如梦令有两首,一首名为《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另一首名为《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纳兰性德如梦令在鉴赏纳兰性德如

  • 揭秘康有为的老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揭秘,为的,老师,揭秘,为的,老师,康有为,自小,学习,一些

    揭秘康有为的老师是谁康有为自小就学习了一些知识,长大后也不忘四处游历,拜访老师,学习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的文化,这也为他的变法奠定了基础。康有为蜡像他最初的老师就是他的祖父康赞修,虽然祖父给他的教育不是很深刻,但是也算是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毕竟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能带给孩子对知识最初的了解,在他记忆里刻下对

  • 爱迪生临终遗言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爱迪生,临终,遗言,介绍,爱迪生,临终,遗言,介绍,一直,都

    爱迪生临终遗言介绍爱迪生临终遗言一直都很令人费解,人们一直都无法理解他所说的那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的遗言有点令人高兴,又有点让人害怕。爱迪生图片爱迪生的晚年过得并不舒心,自1929年之后他的身体就被各种病痛折磨着,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经过检查,发现他同时患有糖尿病、尿毒病等多种疾病。后来他于1

  • 陈景润的教书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景润,教书,生涯,陈景润,教书,生涯,人生,经历,之一,1

    陈景润的教书生涯教书是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之一。1949年,陈景润被厦门大学数学系录取,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陈景润被政府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学教书。于是陈景润教书生涯便开始了。在政府的安排下,刚从厦门大学毕业的陈景润,立马就前往了北京第四中学入职。陈景润教书时,因为口齿不清晰而被校方百般嫌弃。陈景

  • 历史上的妲己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妲己,真的,在吗,历史上,妲己,真的,在吗,因为,封

    历史上的妲己真的存在吗因为封神榜的深入人心,因此在大多数人在心中对于妲己的印象都是那个无恶不作的风骚九尾狐,然而妲己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她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女,因为背上祸害商纣灭亡的罪名最终被处死。苏妲己 画像妲己,有苏氏部落之女,世人称之为苏妲己,根据左传中的记载,商纣王发动大军讨伐其部

  • 周亚夫军细柳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亚夫,军细,怎么回事,周亚夫,军细,怎么回事,想必,大家

    周亚夫军细柳是怎么回事想必大家对周亚夫这个人不陌生吧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仅仅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那么周亚夫军细柳是怎么回事呢?又有什么故事呢?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是一个历史故事,出自《资治通鉴》,在《史记》中也有记述。

  • 百团大战的人数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百团大战,人数,多少,百团大战,人数,多少,我国,近代,以来

    百团大战的人数是多少在我国近代以来,发生了很多场战争。百团大战就是这诸多战争的其中之一。关于百团大战,很多人都只知道有百多个团参与了这场战争,但是关于这场战争中的具体人数却是不清楚。《百团大战》剧照这场战役涉及的范围很广,有驻有日军的三个师团全部人员和二个师团各自的两个连队,以及四个独立的旅团所混合

  • 周文王请姜子牙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文,王请姜,说了,什么,周文,王请姜,说了,什么,话说,渭

    周文王请姜子牙说了什么话说姜子牙在渭水边上钓鱼,然后引来了周文王,周文王为了能够获得人才,在派遣士兵、官员相邀无果的情况下,亲自动身下山来请姜子牙。姜子牙剧照话说有一天晚上,周文王梦见了一只飞熊,醒来之后派人去寻找,找到了渭水边上,遇见了姜子牙,姜子牙号飞熊。周文王听了禀告,亲自乘着步辇来到渭水边请

  • 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怎么回事,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怎么回事

    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怎么回事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目的就是为了反抗腐败的清政府,甚至让清政府借用了国外的力量才得以镇压,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回事呢?太平天国运动图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要分析出答案无非要从两点出发,一个是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另一个是太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