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孝庄死后为何葬在昭西陵?

揭秘:孝庄死后为何葬在昭西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3/12/19 17:25:28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5岁的孝庄离开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如此出于情理之外的请求,引发了多方的揣测,世人以为发生这种变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史书记载,孝庄太皇太后在临终之时,告诉圣祖康熙,由于太宗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为自己而轻动土木,而且,自己心中还时刻惦念着顺治与康熙父子,所以,应当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但这不过是官方文书藻饰之辞,不能够令人折服。而且,在事实上,康熙年间也认为这事难办,难堵众人悠悠之口。终康熙一朝也始终未能安葬孝庄,孝庄的梓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服父丧27个月之后,才动工兴修昭西陵。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但康熙却三十多年不葬祖母,虽然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这始终是说不过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在孝庄崩逝之后,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因朝臣反对,康熙也戴孝将近两年。康熙的言行留给世人的感觉是,在纯孝之外,似乎还对祖母怀有一份非常浓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补偿。而这份歉疚来源于何,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隐痛。这隐痛就是孝庄为了保存皇太极的遗孤,保住皇太极一生奋斗而来的事业,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孝庄不仅没有辜负太宗,而且应当为太宗谅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碍于世俗礼法,孝庄竟然不能与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负着不白之冤,这是康熙心中永远的隐痛,至死不休。

当时,多尔衮提携原本不受重用的满达海、阿巴泰、尼堪继承了王位。他们成为议政王之后,自然对多尔衮唯命是从。此时,八旗兵力的分配情况是:两黄旗,名义上归世祖,实际上由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指挥。正白旗,为多尔衮的嫡系武力。镶白旗,本由多尔衮胞弟豫亲王多铎为旗主,此时亦归多尔衮。正蓝旗,本为太宗所有,顺治初又归多尔衮,而名义上的旗主为豫王之子多尼。正红旗,此旗为代善所有,现在旗主为满达海。镶红旗,旗主为克勤郡王岳托,英亲王阿济格亦持有一部分。这样,多尔衮握有两黄、两白、正蓝五旗,对两红旗亦有影响力,只有完全属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唯一的敌对势力。

在这样的压倒优势之下,何事不可为?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贬斥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诛杀了豪格,手握重兵,党羽密布,所有的反对势力都已臣服,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那么,多尔衮由未入关以前想夺皇位而不能,到此时能夺皇位而不夺,其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孝庄。作为少年时的爱侣,孝庄太后以万缕柔情,约束多尔衮的“最后行动”,其间绸缪委屈,调护化解,不知费了孝庄多少苦心。

至此,可以判断孝庄决无下嫁多尔衮之事,但其失身却是不可避免的。孝庄太皇太后留下遗旨不与太宗合葬,就是认为自己白璧有玷之身无法再与太宗同穴。康熙完全了解孝庄当年辱身以存太宗天下的苦心,所以孝养无微不至。孝庄去世之时,不能葬于皇太极昭陵,但是康熙不忍心让祖母孤零零地别葬他处,所以才形成了停孝庄梓宫数十年,而无法下葬的局面。孝庄不能与太宗合葬的苦心不仅康熙了然,朝臣心中也如明镜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揭秘孝庄死后为何西陵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更多文章

  • 平阳昭公主一介女流为何用军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平阳,公主,一介,女流,何用,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史书上

    平阳昭公主,史书上对她的姓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后人一般统一都叫她李秀宁。她是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李世民的同母姐姐,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平阳昭公主的丈夫也赫赫有名,是唐朝建立后,功表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谯国襄公柴绍。当初李渊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把女儿配婚给了柴绍。李渊起兵前,就写了封书信,要

  • 平阳昭公主米汤退敌兵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平阳,公主,米汤,敌兵,怎么,做到,大唐,王朝,开国,皇帝

    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他本身并没有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手段,能赢得天下,全靠的是他的几个儿子,特别是李世民。而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平阳公主,她的军事领导能力也完全不在她的几个兄弟之下。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并没有提及平阳公主的姓名,后人习惯称之为李秀宁。很早的时候,李渊便把李秀宁许配给了他的

  • 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继位,475年,10月

    475年10月31日欧瑞斯特赶走西罗马帝国皇帝尼波斯,扶植自己的儿子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在位时间475年 - 476年)为西罗马帝国皇帝。476年奥多亚塞杀死欧瑞斯特,废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自立为意大利国王,这也象征了西罗马帝国的覆亡。公元450年,匈奴大帝阿提拉大单于在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

  • 王莽篡汉后的新朝 只维持16年就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莽

    王莽篡位后,建立“新”朝。按照王莽之前的设想,他在称帝后首先要对西汉的制度进行整改,以便对底层农民公平。但当王莽刚刚实行完他整改的制度,准备着手建立一个永不覆亡的“新”朝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却接踵而来。最终,“新”朝灭亡。极具讽刺

  • 伯夷叔齐抱节守志;饿死也不食周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以及帝王将相皆以伯夷叔齐为道德典范,歌功颂德。伯夷叔齐图片伯夷叔齐典故讲述的是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的两个

  • 唐高宗儿子李弘死因之谜 武则天杀亲生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高宗,李弘

    李弘是唐朝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太子,二十四岁结束了宝贵的生命,留给了后人无法破解的谜团,关于他的死因也留下了种种谜团,女皇武则天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吗?这似乎太残忍了,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下面小编就来揭秘唐高宗儿子李弘死因之谜。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所生长子。显庆元年(656年)

  • 唐高宗儿子李弘是怎么死的?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高宗,李弘,武则天

    李弘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生前被封为监国太子,英年早逝后更是被追封为皇帝,那么唐高宗儿子李弘是怎么死的?揭秘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死因。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

  • 李弘为何叫韩国夫人“娘”而叫武则天“母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弘,韩国夫人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关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下文讲述的就是李弘为何叫韩国夫人“娘”而叫武则天“母后”的奇闻。李弘于永徽三年(6

  • 历史上有没有薛丁山?薛仁贵与薛丁山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这个人历史中其实并不存在,薛丁山是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氏,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被武则天杀害。关于薛丁山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下文就有薛丁山的详细介绍。历史原型名薛讷,字慎言,薛仁贵之子。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

  • 许筠为何背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光海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许筠,为何,背叛,己有,知遇之恩,光海,光海,君李,朝鲜,历

    光海君李珲朝鲜历史上有着很多的王,因为朝鲜和中国也是相同的传统制度,所以王族的孩子从小就有继承王位的权利。而宣祖是朝鲜历史上没有嫡子的一个王,但是他的爱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被王后所养大,其中一个就是光海君,那么这个光海君李珲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光海君李珲画像光海君是朝鲜王朝中的第15位君主,他是宣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