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

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3/12/18 7:53:56

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

近代史上,隆裕太后是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的末代皇后,那么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呢?又是什么令她忍受满腹屈辱同意在交出权柄的诏书上加盖玉玺的呢?让我们将岁月的年轮倒回一百多年前,重新审视那个在军阀的铁蹄中已然日薄西山的满清朝。

隆裕太后剧照

武昌起义爆发后,神州大地上各种革命运动已然越演越烈,军阀割据,派系斗争不断,北洋军阀取代满清王朝的统治势力,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彼时隆裕太后带着年幼的溥仪皇帝依然居住在紫禁城中,表面上虽然依旧是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军政大权一概没有,说得更明白点,不过就是一对可怜的孤儿寡妇,任人摆布而已。由于皇族内阁早已解散,此时大清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手中。袁世凯一直野心勃勃,欲先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恢复帝制,而当时软弱的革命派也希望早日建立共和,由此,经南北议和,双方终于议定:清帝退位、建立共和、优待皇室。命运终究将软弱的隆裕推上了历史舞台。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因为,面对虎视眈眈的满蒙王公,面对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宫,隆裕束手无策,除了退位,别无他途。亲手断送大清二百余年基业,隆裕痛心疾首,却无可奈。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迫于北洋军阀的重重压力,终于含泪签发了大清朝的最后一道上谕-——《退位诏书》。至此,大清朝长达268年之久的统治宣告结束,不久之后,隆裕太后也在久病缠绵后郁郁而终。

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后

1912年2月22日,紫禁城还未走出冬季的阴霾。在乾清宫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标志着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烟消云散,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正式完结。外人或许很难想象,在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后,受到满蒙王公及北洋军阀怎样软硬兼施的逼宫,因而,纵然这个才能资质皆平庸的寡居妇人对亲手葬送大清二百余年的基业有多不甘心,也只得顺应历史的潮流,在退位诏书上加盖宝玺。

隆裕太后剧照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大清朝的倾覆敲响了丧钟,武昌起义的猛烈炮火摧毁了这个腐朽帝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彼时,手握北洋军政大权的袁世凯急于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立刻将矛头指了上下矛盾重重的满清皇族,迫使无依无靠的隆裕皇太后母子宣布清帝退位,让位共和。1912年1月1日,由辛亥革命核心成员组成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近代史由此进入了民国时期。

在各地越演越烈的革命风潮下,袁世凯再度逼宫,并以内阁总理身份承诺“优待皇室”,隆裕太后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只得妥协,同意签订退位诏书,同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当着众王公大臣的面,拟定退位诏书并加盖玉玺,正式宣布退位让国,满朝武无不悲从中来,痛哭流涕。清帝退位后,曾经轰轰烈烈的大清朝树倒猢狲散,此后的民国迅速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之中。隆裕太后在拟定那份令她抱憾终身的退位诏书一年后黯然离世。

隆裕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更多文章

  • 解密:古代女子床上功夫了得为何却不受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解密,古代,女子,床上,功夫,了得,为何,不受欢迎,嗜欲,之

    嗜欲之心,如堤之来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清张英《聪训斋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性爱观念。为了生娃娃,性行为当然合情合理。皇上的三宫六院,百姓的娶妻纳妾,都不是为了淫乐,而是为了生殖,叫做“为后(代)非为色也”。在这个原则的指使下,甚至可以冲

  • 宋朝时期的六贼当政是哪个皇帝在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时期,六贼,当政,哪个,皇帝,在位,六贼,当政,哪个

    六贼当政是哪个皇帝在位关于六贼当政是哪个皇帝在位这个问题历史学界只有一种统一的答案,那就是宋徽宗时期,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花鸟皇帝,他不善于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却非常善于画画作诗,而恰巧当时被称为六贼的六个为非作歹的大奸臣也是当时著名的才子,正是由于他们和宋徽宗有同样的艺术细胞,又受到宋徽宗的赏识

  • 宋仁宗庆历新政最终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仁宗,庆历,新政,最终,败的,原因,庆历,新政,导火线,1

    庆历新政的导火线庆历新政的导火线是1038年党项人元昊建立西夏,要求北宋承认西夏的合法地位,至此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彻底破裂,民族关系骤然紧张。双方先后发生了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但都以北宋的失败告终。经历了两次打败,北宋元气大伤,而已经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辽国此时也来趁火打劫,威胁北宋。北宋王朝

  • 历史上记载的孙思邈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记载,孙思邈,死因,是什么,孙思邈,简介,581-6

    孙思邈简介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在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在陕西秦岭太白山中,后来声名鹊起,当时的政府征他当国子监博士,孙思邈拒绝。孙思邈像他主要研究钻研道家经典,对医学相当的有兴趣,重点研究雇人的医疗方剂,更注重

  • 揭秘李秀成死因:究竟是被斩首还是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李秀成,死因,竟是,斩首,还是,凌迟,李秀成,简介,生

    李秀成简介李秀成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8月7日,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家境非常的贫寒,后来参加了太平军,屡立战功,获得了提升,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被提拔起来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进行的战役中可以说数次打败清军,堪称一代豪杰。

  • 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会没有主帅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1974年,3月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下河大队西杨生产队的几个农民正在打水井,突然,从地下三四米深处挖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陶土烧成的人头。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东西——不就是一个“瓦盆爷”吗!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要打井或挖墓穴,就会有这些“怪物”出现,伴随这些“怪物”的,不是井水忽然枯竭,

  • 慈禧死后内务府为何用纸扎的洋兵为她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死后,内务,为何,用纸,洋兵,陪葬,1908年,对于

    1908年,对于满清来说,不是个吉利的年头。这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以一天之差,前后脚到阎王爷那里报了到。之后,小宝宝溥仪继位,满清江山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光绪和慈禧死后,慈禧的那些生前死党们,把光绪暂且搁在一边,先为他们的慈禧老佛爷举行了风光大葬。虽然当时的满清已经奄奄一息了,但慈禧的葬礼还

  • 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安石,司马光,比较,泊船,瓜洲,介绍,王安石,司马光,比较

    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说起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明星人物,王安石发动了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成就上两人在各个领域各有春秋,有说法认为两人曾是好友,且很多方面都有共通点,可谓是知己范畴的。两人的学识,性格等多有相似之处。但在治国领域的见解及理念却截然相反。王安石江西临川人氏

  • 孝庄皇后死后37年为什么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孝庄,皇后,死后,37年,为什么,下葬,孝庄,皇后,简介,中

    孝庄皇后简介孝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名气的皇后,她一生辅佐、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位贤名君主。是清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下面通过孝庄皇后简介,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女子。《孝庄秘史》孝庄皇后剧照孝庄皇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本名为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寨桑次女。公元162

  • 李冰治水:怎样缔造出造福人类的都江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冰,治水,怎样,造出,造福,人类,都江堰,李冰,简介,战国

    李冰简介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家。他号称陆海,出身地与生卒年不详。在公元前256年,他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蜀郡那时是旱涝之地,蜀郡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与洪水与干旱做着斗争。李冰在当地人民的呼吁声中,担当了治水的大任。李冰图片李冰简介里说李冰治水采取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