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出租车发展史

中国出租车发展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04 更新时间:2024/1/20 23:02:26

出租车,供人临时雇佣的汽车,多按里程或时间收费,也叫出租车。台湾称作“计程车”,广东及港澳地区称为“的士”,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一带则称为“德士”。

出租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香港和广东地区较早出现。


一、服务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租车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乘坐的。当年,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高级官员、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被誉为广州市的“国宾车队”,需要外汇券才能乘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租汽车的经营方式发展为定点候客,乘客到站找车,司机接单载客。而司机完成一趟接待任务后,必须空车赶回服务点等候下一次的出车指示,不得中途载客。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市民对出租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1978年春天,毗邻港澳的广州逐步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些新的经营观念和服务方式开始冲击南粤大地。

广州市汽车公司从香港市民“打的”中得到发,毅然决定结束历年来“路上空驶的士不载人”的怪现象,在1978年4月春交会期间用中英印制的近万《告来宾信》送到了国内外乘客的手中:“在没有汽车服务点的地方需要用车时,如遇空车可招手示意叫车。”

这是国内出租汽车行业的第一次改革,打破了历年来传统的封闭型服务方式和经营老格局,随后“扬手即停”服务迅速在全国铺开。


二、广州交易会时期

广州交易会刚开那几年,与会客商还不算多,60辆出租车勉强能应付,实在紧张就到各单位去借调。那时,加上各级领导专车,整个广州市的小车也不过100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参加交易会的外宾日渐增多,即便司机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工作至晚上十一二点,仍满足不了宾客们的需求。1957年第一届交易会大会组织从省属单位抽调大客车4辆、小轿车1辆,供国内与会人员上下班使用;交易会开幕、闭幕酒会和文艺晚会用车再租用部分公共汽车。以后随着交易会规模扩大,需要借调的车辆不断增加,社会上可供为交易会服务的车辆毕竟有限。

1965年秋交会从省市机关团体和驻穗部队借调大小汽车150辆,但仍不敷使用,只好再从佛山地区调来小轿车7辆。为了缓解用车紧张,经国家批准,交易会陆续购置了国产车和进口了大小车辆,提高了自身的接待能力。

但由于车辆增加而司机不够,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每届交易会仍从佛山、惠阳、肇庆等地区抽调数十名司机来支援。1973年,周恩来总理特批“广汽”获增购200辆日本丰田皇冠等车辆,并从部队中抽调一批曾参加过抗美援越的军人充实司机队伍。

此后,“广汽”又分批多次引进车辆,于上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600辆左右,基本解决了交易会的“坐车难”

但交易会用车状况根本好转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首先是因为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增强,交易会所需租借辆数量容易落实。其次,交易会自备车辆也有较大增加。第三,从1980年起,交易会用车由过去的无偿服务改变为按章收费,为合理使用和发挥车辆效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交易团自带车辆不断增加。


三、接送客商专车几经周折

从1956年的商展会至1970年春交会,大会期间来宾来往于住地与会馆间,由大会安排一定车辆负责接送。广州市汽车公司、市三轮车管理总站为方便来宾用车,分别在交易会会址、西濠二马路、海珠南路和华侨大厦等地段设立小汽车和三轮车营业站,派专人管理。凡佩带来宾条的来宾优先乘车。

从1970年秋交会开始,大会不再设专车接送客商。在客商住地和交易会会址,由市交通运输局、市服务局小车公司适当增加小汽车、微型汽车、机动三轮车供客商租用。从1981年春交会开始,外宾来往住地与会馆之间,由大会恢复安排大客车接送,实行有偿服务。

1987年春交会取消大客车接送来宾,全市投入交易会的接待车达6000多辆,并加强了指挥调度,从而满足了交易会来宾用车的需要。

此后,一些宾馆、酒店为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如派车到车站、机场、码头免费接送来宾和免费接送客商往返交易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胡人”都包括哪些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胡人?华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胡”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都有哪些民族被称为胡人?先秦时期中国将北方游牧部族称为北狄,后来

  • 蒙古第一次西征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蒙古第一次西征的原因一、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1218年蒙古大商队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

  •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分别是哪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是: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以下为您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一、扬州仙鹤寺仙鹤寺又名清白流芳清真寺,位于江苏扬州南门街。宋德佑元年由至圣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西域先贤普哈丁创建。明清重修,至今仍存有宋、元、明、清四代伊斯兰教文化遗迹。受到中外穆斯林的珍视

  • 中国古代十大女医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十大女医是指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十位女医生,包括义妁、鲍姑、张小娘子、谈允贤、曾懿、淳于衍、胡愔、邢氏、蒋氏、方氏,她们都具有出色的医术。以下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十大女医。中国古代十大女医一、义妁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古河东人,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

  • 明代女医谈允贤生平有哪些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谈允贤简介谈允贤(1461年-1556年),明代名医。谈允贤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其祖母对医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学,从十来岁时即“昼夜不辍”地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著作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谈允贤生平经历谈允贤生于明朝天顺5年,其祖父谈复、祖母茹氏为当时名医,伯父谈经

  • 鲍姑——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鲍姑简介鲍姑,名潜光,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鲍姑生平经历鲍姑,小字潜光,陈留人。其父亲鲍靓,字太玄,曾任南海太守,师事阴长生真人,学得炼丹之术。鲍姑自幼耳濡目染,后来也参与炼丹和行医。319年,鲍靓在越秀山南麓建越岗院,供鲍姑居住修炼。

  • 汉代女医义妁的故事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义妁简介义妁,河东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义妁的故事一、义妁的生平经历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

  • 曾懿——注重实践经验的清代女中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曾懿简介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清咸丰二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一个官绅家庭。十岁时其父曾咏卒于江西鄙阳任所,其母左锡嘉带着子女返回了四川老家。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左锡嘉把家搬到了成都城附近的浣花溪一带,这个新家和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近在咫尺。在左锡嘉淳淳教诲下,曾懿自幼研读经史,擅长丹青、文辞。许多

  • 女医淳于衍——丧失医德毒害皇后的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淳于衍简介淳于衍,字少夫,汉宣帝时期宫廷女医,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专职妇产科医生之一。她被扯入宫廷斗争,受霍夫人威逼,毒害许皇后。后又得到霍光的庇护而逍遥法外。淳于衍生平经历一、淳于衍有很高的医学天赋淳于衍是汉代宫廷女医,她与朝中大臣霍光的妻子关系十分密切。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权倾朝野,足

  • 中国古代四大女间谍的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四大女间谍分别为:女艾、妺喜、西施、貂蝉。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这四位中国古代的女间谍的故事。一、夏朝女艾女艾是有史可循的第一位女间谍,生于夏初。此时的国君是篡位的寒浞,寒浞杀死了少康的爸爸、爷爷后才坐上了王位,只有少康在母亲的保护下侥幸活命。少康自幼有大志,比他的爹爹辈爷爷辈有出息,长大后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