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海海战历史简介黄海海战历史过程起因结果和历史影响

黄海海战历史简介黄海海战历史过程起因结果和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6:16

历史上黄海海战是怎么回事?黄海海战怎么爆发的?黄海海战的历史过程和结果是怎么样的?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来说说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简介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黄海海战历史背景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

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朝鲜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巡洋舰,随后击沉了英籍高升号运输船,俘获操江号炮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随即全面爆发。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黄海制海权。

北洋水师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弋,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清光绪皇帝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1894年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舰12艘由威海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当日本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1894年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北洋水师主力决战。

黄海海战历史经过

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师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陆军刘盛休部12营6000人搭乘的“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5艘运兵船。

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下锚。

1894年9月17日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9时,北洋水师舰队起航“巳时操”。

10时23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发现因使用劣质煤而冒出大量黑煤烟的北洋水师。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1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发现日本舰队。

12时05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以吉野号为首,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

12时20分,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但北洋舰队初衷是排成紧凑的夹缝雁行阵,而实际则排成松散横阵,类似“人”字形。原因有三种猜测,一种是北洋海军各舰传令兵传递命令发生错误;一种是部分北洋海军将领怯战而缩于阵后;而最接近事实的猜测是,计划位于阵型两翼的战舰(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基本为航速缓慢的老舰,却需要航行最远距离达到两侧。在没来记得完成阵型部署的情况下,战斗已经打响。

鸭绿江口外海,大鹿岛海域,集中了两国几乎全部主力舰艇。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炮。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

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一说因战船老朽发炮时震塌飞桥),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从此时起,北洋水师各舰除能随定远进退之外,已经失去了指挥。

13时左右,第一游击队炮击北洋水师右翼超勇、扬威两舰。

13时20分,北洋水师超勇、扬威起火。联合舰队本队航速较慢的比睿、扶桑、赤城成为北洋水师的打击目标。比睿、赤城受重伤。第一游击队左转,回救两舰。本队右转,形成夹击阵势。

14时20分,日舰西京丸中弹起火退出战场。北洋水师超勇沉没,扬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有记载被济远撞沉于浅海)。

14时30分,北洋水师平远号命中日舰松岛(法制的日本战舰松岛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也被其所伤并引起火灾,暂时退避。

15时04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中弹起火。

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打击北洋水师突前的致远号。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沉没。济远、广甲在致远沉没后,径直驶回旅顺(广甲在途中触礁搁浅,之后丁汝昌先后派遣济远号、金龙号拖船前往牵引,均未成功,于是就地将其炸毁)。北洋水师已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15时30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被击中,并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爆炸。

16时10分,北洋水师靖远、来远受伤,退向大鹿岛。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发出了“各舰随意运动”信号。

17时左右,北洋水师靖远、来远经抢修恢复战斗力。靖远代替旗舰升起队旗,收拢各舰。

17时30分,北洋水师经远(管带林永升)沉没。联合舰队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脱离战斗。

黄海海战的历史结果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8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黄海海战历史影响

在历时近5小时的黄海海战中,日军指挥处置有方,战术运用得当,充分发挥了第一游击队航速高和舰炮射速快的优势,运用灵活的战术,始终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损失较少,只有5艘战舰受伤,伤亡仅290人。北洋舰队的战场指挥严重失误,丁汝昌采取了极其不利于发挥机动与火力优势的阵法与战法,且交战不久即失去了对全舰队的统一战场指挥,加之弹药不充足,因此舰队损失重大。

此外,“济远”率先逃跑,也影响了斗志,“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被击沉击毁,“靖远”和“来远”受重伤,伤亡官兵约千余人。但是,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是英勇顽强的。他们在惨烈的战斗中,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关于黄海海战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更多战争故事请关注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辛丑条约简介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辛丑条约简介《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

  • 马关条约简介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马关条约是什么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马关条约有哪些内容条款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详细说说马关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马关条约简介《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

  • 火烧圆明园历史简介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过程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火烧圆明园是怎么回事?火烧圆明园是怎么发生了,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火烧圆明园简介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

  •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影响和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怎么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怎么样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来说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

  • 努尔哈赤简介努尔哈赤是怎么建立大金的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努尔哈赤是怎么建立大金统一女真族的?努尔哈赤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努尔哈赤吧!努尔哈赤简介: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

  • 皇太极简介生平经历介绍皇太极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太极生平有哪些经历?皇太极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皇太极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爱新觉罗·皇太极吧!皇太极简介: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爱新

  • 顺治皇帝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起来了解一下顺治皇帝有哪些生平经历,顺治皇帝最后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等历史吧!顺治皇帝简介: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

  • 康熙皇帝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康熙皇帝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康熙皇帝是怎么智擒鳌拜的,怎么统一台湾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康熙是怎么死的,陵墓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康熙皇帝简介: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

  • 雍正皇帝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雍正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雍正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雍正的轶闻趣事有哪些?雍正最后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儿?一起来了解一下雍正的相关历史资料吧!雍正皇帝简介: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

  • 乾隆皇帝简介生平经历介绍乾隆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乾隆皇帝最后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乾隆皇帝简介: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