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玄武门事变的真相

揭秘玄武门事变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42 更新时间:2024/2/10 8:52:34

公元626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不料二皇子唐王李世民带领人马赶来,射死李建成,杀死李元吉,并诛杀两家老小,进而带兵进宫朝见李渊说二人谋反。李渊随即下诏改李世民为太子。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这场兄弟相残的惨剧,牵连人命多达数百人。但是令人稀奇的是,这一血腥事实的真相却一直扑朔迷离,学者们也一直争论不休。总结学者们的观点,大概有三种说法。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隆),是中国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与明君。李世民在位期间,任贤纳谏,文治天下,宽厚爱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是影响中华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人们的崇敬。

然而,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却让李世民做出了“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这在明宪宗时期命儒臣订正重刊《贞观政要》中有这样的评价:“太宗在唐为一代英明之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纯也。”指的就是太宗与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争。

一是自卫之说。秦王李世民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后发制人,发动政变。史书记载,李世民在灭隋兴唐的大业中功高劳苦,显露出雄才伟略。作为太子的李建成不可能感觉不到李世民咄咄逼人的威胁,面对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可能有失去的危险,李建成当然不甘心,于是一场你死我活、手足相残的争夺皇位的政治斗争爆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暗中蓄意谋害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之变前不久,李世民到李元吉家喝酒,才喝几杯酒腹痛不止,回府之后“吐血数升”,差点死去。而李建成和李元吉此次进宫也正是为了向李渊参劾李世民。故李世民为了自卫,被迫先发制人,不得已发动政变。

二是预谋的杀兄篡位之说。李世民主动发难是蓄谋已久的,并不像史料中记载的那样。李渊诸子中,李建成是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当然应该以他为嗣君。高祖即位之初,也的确是立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既然被立为太子,如果不发生意外,便可以顺利继承皇位。然而在太原起兵以后,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李世民的功业远远超过了李建成,且李世民本人又气度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必然企图登上权力的顶峰。而李渊也曾对其许诺,若一朝得天下,必封其为太子。然事实上却是将李建成立为继位者,因此李世民怀恨在心,想自立为帝,遂发动玄武门之变。

三是李渊的暗中相助之说。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高祖李渊“处此难矣,非直难也,诚无以处之,智者不能为之辩,勇者不能为之决也”。认为李世民虽有篡位之心,但是得到了李渊的默许和暗中支持。李建成和李世民虽都才识俱备,但是太子李建成贪图酒色,性格懦弱寡断,李渊早有意传位于李世民。但是李建成是长子,按照封建观念,废长立幼是不合礼制的,又加之李建成早已培植了一批亲信势力,如果改立太子,必定会激起兵变。所以,为改立太子,李渊策划了这场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几次怂恿李渊杀了李世民,都被拒绝。这些都为李渊的暗中相助提供了佐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修改国史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后人眼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代帝王的表率。但即使是这样一位英明圣主,他的一生仍有很多瑕疵,“玄武门兵变”的历史实情一直让后人迷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让人议论纷纷。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别设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但是同年闰十二月,太宗又下令

  • 唐高宗李治喜欢武媚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历来都被一些人看做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事实上,高宗之所以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是由于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唐高宗李治其母长孙皇后温柔慈祥、英明果断,然而却在李治8岁时离他而去。母亲的早逝给高宗的心灵带来了深重的创伤。之后十多年

  • 唐中宗李显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借口李显要超封其岳父韦玄贞官爵,把才登上宝位两个月的儿子废掉,押送房州安置。直到武后晚年病重,经狄仁杰等众大臣力保,李显才从房州贬所被召回京城。公元710年农历六月壬午夜,唐中宗李显身穿赤黄龙袍,神情郁郁,在神龙殿呆坐无聊。恍惚之间,数日不相

  • 唐玄宗李隆基传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是唐朝中期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玄宗的交出政权,肃宗的接受政权,在这一交接过程中,至今留有许多谜团还没有被解开。这其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有意传位?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敏强记,两岁封王。玄宗废掉太子瑛之后,朝廷中以李林甫为首的多

  • 唐玄宗“三庶人“之谜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王皇后为庶人,太子少保王守一被贬为泽州别驾,随后又被赐死。三个月后,王庶人死在冷宫之中,死因成谜。随后李隆基立即将武氏册立为“惠妃”。武惠妃工于心计,她的最终目的并不仅止于皇后,而是想要易储。因此,在礼部尚书李林甫的挑拨下,玄宗与裴耀卿、张九龄等大臣的关系

  • 黄巢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时,曾有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借此形容势不可当的义军力量。然而与唐朝军队的仓促应战,让他败北。结果,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山东,自此没有任何音讯,他如何终老也就成为一个千古之谜。在唐朝历史关于黄巢的记述

  • 甘露之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文宗太和九年阴历十一月廿一,文宗坐殿,金吾将军韩约高声奏称:“左金吾听事房后石榴树上,昨夜降下甘露,特向陛下禀报。”文宗皇帝欣喜,百官齐齐拜舞,向皇帝称贺。天降甘露,是国家大治、天下清平的瑞兆。文宗忙乘软舆往含元殿升座,命宰相李训、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众宦官前往验看。仇士良

  • 秽乱宫闱与五王之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三思是中宗李显的表兄,安乐公主与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是夫妇。高宗时代,谏劝废掉武后的上官仪被加以谋反罪杀掉后,其小女儿上官婉儿没入宫府为奴婢,后被武则天看中,让她专掌宫内之秘。中宗复辟后,对上官婉儿也无恶感,便“拜为婕妤,专掌制命诏书”。在武后时,上官婉儿与武三思就一直暗通款

  • 高力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力士本姓冯,武则天喜欢他的聪慧机敏,就让他在身边侍奉。后因高力士犯了小错,被鞭打赶出。一年后,武则天又召其入宫。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天性谨慎细密,擅传诏令,授官宫闱丞。景龙年间,玄宗在藩国,高力士对他倾心侍奉,因此获得了玄宗的恩宠。到唐隆年间平定内难,玄宗便表奏高力士进入太子官署内坊每日侍奉左右,

  • 房玄龄能坐稳宰相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房玄龄对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可说是居功至伟、无人能及。虽经历宦海浮沉、三起三落,仍能稳居相位、后世流芳。其中的秘诀耐人寻味。房玄龄天生一副敏锐的政治触觉:老成持重,目光长远。忧心于为李世民招揽人才,收集各地民情民风、图书典籍,以备有朝一日治国之用。他的远见卓识,令李